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商学院2024新春征文活动
齐帆齐写作营|回老家过了个异样的年

齐帆齐写作营|回老家过了个异样的年

作者: 默然行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21:17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写作营迎春征文活动》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婆婆2021年4月份去世,快三年了。去年过年因大雪封路,被挡在了高客站没有回成老家。但在五一放假回去了一趟。没有婆婆和老三媳妇儿在的家,有点儿让人泪目。

婆婆的三周年被老三在家人群发通知提前到了大年初四。原本打算4月过三周年再回老家的计划也不得不提前到过年回了。

那是年前回还是到初四跟前回呢?考虑到过往的种种,也考虑到我和孩子放假的实际情况,我很想说我们初二三再回吧。但碍于老公的面子和固化的思维,我纠结再三,写了一篇文章给他。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达成我们最晚在大年初三赶回去的目的。

也许是因为我们年龄一年添一岁吧,道理讲清楚了,现实情况也不容不考虑,老公终于同意我们初三再回老家。

回老家的路程,过去要经过一夜的火车,再赶早班车翻秦岭4个小时,再坐每天只有两班的中巴2小时才能到家。现在有了高铁,高速路,一路顺利的话我们回家的时间就缩短到5小时可达。

每次回家,我都会想起第1次跟他回家的情景,我竟然被憋的要尿裤子了。每次说起来,把儿子都逗乐了。不过现在好了。当天出发也能当天抵达了。虽然还要换5种交通工具,经过8次上车下车,但总归是时间缩短了。

回老家前我预定了高铁票也预定了镇上老四家的房间,说好了老四来县城接我们。因为我把回家的住行都安排妥了,老公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也就一路按照我的安排来。

唯独不和谐的是临走的那天晚上,我们发生了小摩擦。在装东西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起了争执。导致我在回老家的路上窝着气。

只是想着,大过年的不想跟他置气,也不想让孩子看出来,我们俩之间的不高兴。我们一路无言,各自玩着手机。

1小时高铁,50分钟地铁,直到高客站。

在候车的空档,孩子要吃饭,我们陪着。也不知我们俩谁先说的话,总算开口搭话了。

趁孩子去洗手间的空档,才把前一晚的事情说开了。一个是好心,一个是误解了。一个觉得委屈,一个觉得尊严被侵犯了。就这样,谁也不多解释一句,才闹了那一出乌龙。还好,他媳妇儿我,是个有格局的人,不跟他计较。

到县城是老四的孩子开车来接我们的。到了老三家,因为家里过事儿,也因为是过年,村里的人都回来了,帮忙的人也多,闲聊的人也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打着招呼,很热情。

老公村里的亲属辈分关系,我至今也搞不清。只认识见的最多的几个至亲。至于出三伏的,他不知道怎么叫我更是一脸茫然。反正过年就一声“过年好”打个招呼就过去了。

进院子,见院长两边正在准备搭建两个灵棚。我还在诧异,老四媳妇儿和小姑子跟我说,他三哥把婆婆和他媳妇的三周年放在一起办了。

老三媳妇的三周年还有一年一个月才满。这能在一起办吗?心中有疑问,但也不好说什么。

初四过三周年,按照当地的风俗,初三先请灵回来,然后初四再送灵。两个灵棚搭起来了,遗像相对而立。德高望重的婆婆看着德范长存的儿媳。儿媳也那样深情地望着婆婆。

请的乐队也在那里卖力吹着,拉着,弹着,唱着,舞者。既要表现的热闹又宣泄着一些情绪。真是难为这些“八音”了。

我是第1次参加这样的三周年祭奠仪式。婆媳两个一同举办,真有点难为司仪了。流程相同。但每一个过程,得分组进行两遍。

下午3点多的时候先去坟上。孝子贤孙们(仅限男士)把婆婆的“灵”位请回来。进行跪拜,上香,烧纸,敬酒,烧纸,上供品和金山银山,金童玉女,别墅,彩电等一应俱全的纸扎生活用品。

另一边也是让老三儿子和其他侄儿,外甥这些小辈们去给老三媳妇儿请灵。叩拜仪式也仅限于小辈们参与。

三周年,也意味着这是最后一次,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纪念他们了。至此之后,桥归桥,路归路,逝者安息,生着就要奔生活过自己的日子了。

老三的孩子祭拜着母亲,脸上很平静。也不知道他此时拜别后,将来的路会怎么走?有妈在的家才是真正的家。亲妈走了,继父的家还是自己的家吗?自己已经成年了,也许在那一刻,他已经暗暗的发誓,要活出个成年人的样子了吧。初四过后,我们也就没再见过他了,听说是去县里了。

初四请朋友好友和帮忙的坐席吃饭后,拿着祭拜的东西和纸扎上墓地送灵。唢呐声声,吹得人泪下。安息吧,婆婆。安息吧,老三媳妇。

初四的晚上本来要来一场家庭会议的,说好的事,老二又变卦了,会议没有进行下去。

据说当初分家时,公公婆婆把两院房子分给老二老三,各得一院。公公婆婆住在老三院里。公公由老二赡养,婆婆由老三赡养。老大在外地,老四从小过继给别人的。所以没有老大老四的份。

婆婆走了,老三也有了新媳妇。理论上公公要去老二那边的。现实中,老三也因为当初老三前媳妇病重,公公一些做法伤了老三的心。老三这边也想让公公搬去老二那边。老二那边说是没有多余的炕,答应在院墙边再给建个房子,砌个炕的。但不知何故,又变卦了,说暂时建不了。

老二老三都是在老宅地基上起的两层楼,都有空房间。可是每次回来都没有一间房能给大哥和小妹两家人住。小妹一家四口,每次都分散在姑姑叔叔家,我们一家三口挤在老三孩子的床上。老三孩子去他朋友家住。

以前孩子小,挤一挤也到罢了。现在孩子都成年了,挤不下了。这也是我今年借住老四家的原因。

因为没有谈妥搬去老二那边的事,大家都不是很开心。初五晚上,我们返回老四家,没多久小姑子一家也搭便车来了老四家,跟他三哥说晚上不回去了,就住四哥家了。

我们这边其乐融融的吃喝聊着天。老三家只剩下他和厨房炕头的公公两个人。如果公公再搬出去呢?这年过得……

是的,这年过得心塞塞的。婆婆走了,老人也没家了,我们还有老家吗?以后回来,回的就是兄弟家了。

初六我们在高铁站候车大厅等高铁时,接到老四的电话说,老三同意不让公公搬了还让他住在这儿。

好像可以松口气了,公公又可以睡在自己睡了一辈子的炕上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帆齐写作营|回老家过了个异样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et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