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要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是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是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是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由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此言,为个人修养比祭天求神更直截了当。
曾子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此时鲁国是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当权,其中孟氏的继承人叫孟敬子,曾子很有可能是他的老师或者幕僚,有一天孟敬子来看望曾子。
曾子说的这段话受到后世很多人诟病,觉得他接下来说的话不咸不淡,毕竟是临终遗言,大家期待的是更为高妙、深邃的人生哲理。
曾子说,君子学到,贵者有三,第一叫动容貌,第二叫正颜色,第三叫出辞气。简单点说就是第一印象的管理,初次见面,你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动容貌”是形容肢体语言,“正颜色”是形容表情,“出辞气”是形容语言。
人和人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进行语言的交流,肢体和表情也会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非语言信息”来判断一个人语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比如面试,对方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的表情发现他是否可信。
人和人如果仅仅靠语言就能传递信息,那么巧言令色的人就会轻易地说服所有人。但实际上,当有人眉飞色舞的说话时,我们常常只听个热闹便罢了。聊天结束以后,我们不会当真,因为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传递出来的信息,让我们判断他不是一个认真的人。
曾子所讲的“动容貌”就是要我们注意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肢体语言会传递最多的信息。
“正颜色”就是要表情端庄,极为认真,对方才能对你产生信任。
“出辞气”指的是说话要文明,体面,不要恶俗,不要带有戾气和调侃,生活中因为人和人相熟,言辞多随意,更不眠尴尬之语,最好要有一点书卷气,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行走坐卧皆是学问,亦是修炼。
雪堂_幸福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