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很多人都在说冥想的好处,也看见老公经常在做,
就想近期感觉儿子做事不够专注,
做作业、看书老是一会扣扣这,看看那、东张西望的。
整个作业时间拉得很长,
浪费了很多时间,反而搞得很多事情没按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
于是我们就约定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进行10分钟冥想。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坚持了一周,虽然刚起步但是也很开心。
姿势 :
双腿自然盘坐。
呼吸:
自然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关注空气从鼻孔的进出,不要去数呼吸,脑海中也不要有想象和画面。
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偏离了呼吸,及时的拉回来。
必要时可以采用加重几次呼吸的方法来拉回注意力。
感受:
刚开始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难,
我觉得我自己都很难,更别说一个7岁的孩子。
一开始整个人虽然是盘腿而坐,看似进入状态。
实则整个人脑海里不会儿就跑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一会儿听见窗外的汽车声、
一会儿听见小宝在房间外面的哭闹声、
一会儿偷偷睁开眼看看儿子在干嘛、
我都坚持不到三四个呼吸,脑子里就是各种幻灯片,一刻也停不下。
我也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
偷偷看儿子也在哪里不停的动去动来的,
不是这儿摸摸、就是哪儿扣扣,
跟我一样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然后使劲的告诉自己,
不要心猿意马,赶紧回来感受自己呼吸的节奏,
胸腔气息流动感觉。
听自己的呼吸声、
挺直腰背~~~~~~
可是坚持是多么的困难,慢慢的也就会好一点。
每次结束之后,我就问儿子
你想起他事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儿子说“我告诉自己不要想其他事情,要冥想、听自己的心跳感觉、有快有慢,呼吸时候也有长有短”
我不得不感慨,儿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要点,我可得向你学习呢!
收获:
每次冥想后我都觉得自己的注意力、工作效率确实有所改善。
儿子做事情及作业的速度也比之前快、
看书效果感觉也有点专注。
希望以后每天坚持冥想、时间慢慢延长,
刚开始每次增加5分钟为一个阶段。
过程虽然不是很好感觉也很痛苦,全身哪儿也不舒服
但是觉得还是有效果。
努力坚持是一种习惯,让习惯成自然。
冥想三式
冥想术印度式
性质:静态或动态,起源于印度教。
操行时间:任何时间。
方法:适合在安静场所、单独或集体进行。
第一步:全身放松,平躺于地面。
第二步:调息,即呼吸控制练习。
第三步:身体静止,精神放松,摆脱对身体功能的注意。
第四步:将外在意识长时间固定在一个意念对象上,不间断地默念自己沉思的对象,超越任何有关自我的回忆,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效果:提高自身体质,改善心理物理平衡。
冥想术日本式
性质:静态,即打坐参禅,起源于日本传统佛教。
操行时间:早晚各一次,或者一日多次。
方法: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或集体打坐。
第一步:弯腰,面壁,盘腿坐于坐地垫上。
第二步:把注意力集中在距地面一米处。
第三步:呼吸均匀,停止一切思考和欲念。
第四步:保持心无杂念。
第五步:松开盘腿,缓缓站立,双手合十,弯腰再盘腿而坐。
效果:远离日常的烦恼,保持头脑清醒,使注意力集中。
冥想术中国传统式
性质:静态,起源于中国西藏的绕式打坐修行术。
操行时间:一日一次或多次。
方法:盘腿坐于静室,默念经文,可用音乐做背景,单独或集体静坐参禅。
第一步:盘腿坐于莲花坐垫,眼睛微闭。
第二步:按传统方式,先三叩首。
第三步:将意识固定在一个对象上,如呼吸、佛、直觉或同情心上。
第四步:调息,心中默念自己沉思的对象,超越任何自我,达到全身心的放松。
第五步:暂时把自己带回到现实中,然后再次入定进入沉思。
效果:超越自我,解脱烦恼,调节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