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很敬重那些身残志不残的人!
第一次碰到跛脚老人,是在两年前一个冬天的早上,我习惯性的早起出门去跑步。记得那天早上好冷,地上一层白霜,寒风呼呼,零下几度的气温。
那天早上公园里锻炼的人很少,远远的,我就看到一个人拄着拐杖,慢慢的朝我这边移动。跑近了我才看到是一位跛脚老人,年龄看上去差不多也有70岁左右了,他裹着很厚实的一件棉袄,步履蹒跚艰难的往前挪动着,他好像也有朝我看了一眼,拄着拐杖继续认真的小心翼翼的一步步往前移动着。
我放慢脚步,从老人身边跑过,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刚在恢复的病人,我挺纳闷的,大清早,又这么冷,他身边应该有人陪着才对,他的家人怎么这么放心呢!
后来,只要我早上在公园里跑步,都会碰到跛脚老人。没过多久,再碰到时他还是一瘸一瘸走得很慢,但已经没有拄拐杖了,他的状态看上去比以前好多了。
慢慢的,我们就熟悉了,每次早上在公园碰到时,我都会放慢脚步微笑着对他竖起大拇指,他也会停下来满脸笑容的为我竖起大拇指,好像竖大拇指成了我们每次碰到时的见面礼。
每次早上碰到时我们并没有过多的交谈,只是礼貌性的招呼下,但每次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们却又像认识很久,彼此了解的“忘年交”一样。
再后来,孩子上高中了,学校比以前远了,因为早上要送孩子上学,我把晨跑改成了夜跑。只是偶尔周末才会晨跑,再碰到老人的机会就变少了。
前段时间由于受疫情影响,到处都封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芙蓉湖公园跑步了。
上个周末的早晨,在公园里,尽管彼此都戴着口罩,跛脚老人老远就认出了我,对我招手打招呼,我们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碰到了。
这次我没有直接从老人身边跑过,由于周末我也不赶时间,就对老人说:“大叔,好久不见,今天我不跑步了,陪你走一段吧!″
老人看上去状态非常好,乐呵呵的答道:“好啊,一起走一段吧。”
那天,我们边走边聊,4.5公里的公园我们不知不觉走了两圈,平时五十分钟我能跑完的路程,那天陪着老人用了两个多小时。
原来,我第一次碰到老人时他也注意到我了,他说当时那么冷他看到我在晨跑,他在心里就为我点了个赞。
在他娓娓道来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老人三年前老伴去世了,没多久他就瘫痪中风了,刚开始他的情况很糟糕,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出院后儿子只好把他接到一起生活,儿子、儿媳妇都很忙,天天要上班,那一年孙子也正好要备战高考,家里为了他,为了要高考的孩子忙得一团乱麻。
每天看到儿子媳妇都那么忙,还要照顾他,老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不想成为他们的累赘。等儿子媳妇上班去了,孙子上学去了,坐在轮椅上的他就把轮椅移到墙边,扶着墙壁自己慢慢站起来锻炼。他每天都很小心,生怕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再给儿子添麻烦。
慢慢的,他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就开始拄着拐杖出门了,无论刮风下雪,他每天都坚持在公园里走两圈,没有特殊情况,一天都不缺习。
现在老人完全不需要人照顾了,除了脚有点跛,和正常人一样,他不再是一个病人了,他还经常为儿子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听了老人讲了他的经历,我更加敬重他了,他说得很平淡,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一个瘫痪病人能够站起来,而且状态还恢复得这么好,需要多少勇气,需要多少坚持和毅力。旁人只看到他病好了,只有他自己知道恢复的过程有多艰难!
我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以后尽量周末去晨跑,碰到老人就陪他走一段。
加油,跛脚老人,尽管我连您的姓名都不知道,但您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在我心里您最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