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花妈妈
这两天小宝都比较着迷自己的恐龙泡泡贴,每天让我讲里面的故事,并且和他一起贴恐龙贴画。其中有两页简直就是着魔了,我几乎要在他“讲这个”的要求下,连读五遍十遍之多。
他喜欢看这一页的慈母龙妈妈保护着自己的蛋宝宝,看蛋壳里孵出来的慈母龙宝宝,足足看了有五分钟啊。真是猜不透他的小脑瓜在思索什么呢?
每次讲到“天哪,谁来救救我”,如果语气中喊叫的成分没有达到分贝,他就会特别直接的提出来“妈妈,你怎么没有喊呢”?然后我基本就是要再重新喊叫着讲一遍。
我讲到“啊”的时候,他都要问,卡卡为什么要“啊”呢。我回答说因为他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啊。然后问他,如果你摔倒了会喊什么啊?他站起来想了一会儿,说:”我什么都不喊啊,我就自己站起来。”这回答绝了,我只能嗯一声,算是回应。
他不要求讲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贴泡泡贴,我会提醒他某一页只差一个就完成了。他就会仔细的寻找起来,有时候也不按照我的提示来。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就停留下来。有一次,他盯着这张图片看了很久很久,然后突然惊喜的指着图片上的火山跟我说:“妈妈,卡卡的魔法扫帚就是掉在这里了。”
我故作惊讶的翻到最后一页,让小宝仔细看看,尽管两个页面因为远景和近景的关系,火山的颜料略有差异,但确实是那两座一高一低的火山。有什么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观察力啊,我可真是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看完火山,他指着途中的恐爪龙围攻剑龙的画面,不停的问我:为什么他们(恐爪龙)要攻击它(剑龙)呢?
我简单的解释为他们在打架,就像卡梅拉的故事里小胖墩、小六子、小刺头他们打卡梅利多一样。他不停的问,我不停的回答。
让我惊讶和意外的是我们在找泡泡贴的时候,我让他找其中的一个,他找了好一会儿也没发现。突然他自己把贴纸翻了过去,还说“这样不就好找了么。”我一时没明白,还以为他又不想贴了,就督促他继续找。结果小家伙跟我说“这样就能看到是哪个形状了。”我一看,还真是,背面反倒和贴画里的轮廓更类似,更好找呢。不用辨别颜色,也不用看他们的形态,只需要根据形状找就可以了。
他从背面看完了轮廓,然后又翻过来,把贴纸撕下来,贴到对应的位置上。
我承认,小宝今天的这个方式让我心里震惊了一下。
我没有料想过他会想到这样的办法,事实是自己压根就没有想到过这样的方法。
有时候,我催促他,教他,实际上都是在打乱他的思绪,分散他自己思索和寻找方法的思路。我把自己固有的方式教给他,让他学会我的方式,然后实践,剥夺了小宝的思想自由。
反而是这样任由他自己去发挥,去“磨蹭”,停在哪看到哪,都随他自己。
他在看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赖画面的刺激去发生和完成,是他消化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这个“磨蹭”和“浪费时间”是绝对必要的。
写下这面这段话的同时,我反思到最近两天总是因为问小宝话他不回答而着急。反复问好多遍,他都不回答,有时候需要我把他的头转到我面前,但也不是很管用。
在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意识到我自己犯错了。那个时候,孩子的思想不在我这里,他压根就没有听到我的问题,而不是充耳不闻。他被外面的环境吸引着,或许他只是胡乱或者盯着某一处看,但是他的思维在飞速的进行着,他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的一切,不然,他怎么会记住那一处的标志或者风景呢?我需要更多的耐心给小宝,今晚面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