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二:以《匆匆》为例
《匆匆》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经典美文。
这篇文章如果我们用口头的话语来说,逻辑是这样的:你看,很多事物去了都会回来的,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信,你看,时间过得好快,“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多,“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证明,时间过得好快呀。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们能怎么办呢?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逻辑,包括时间逻辑、空间逻辑、意义逻辑等。这篇文章显然属于意义逻辑。
作者朱自清先生在文首开门见山,表达了这样一个逻辑:很多事物去了可以再回来,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逻辑语句。强调的重点在“但是”之后——强调的是“时间一去不返”的观点。但是朱自清先生用文学语言写出来便格外好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不过,用非文学的或者说用理工科的逻辑思维来看,这无非便是“你看很多事物去了还会回来,但是时间不会,它到底去哪儿了呢?”从用排比描述“很多事物去了可以再回来”之后,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阐述“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个观点,而是这样写的: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紧接着的,是作者的问询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作者并没有直接地问“时间都去哪儿了”,而是这样写的: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便是文学语言的妙处了。
时间是看不见、闻不着、摸不到的,作者在阐述“时间过得匆匆,‘我’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好多,时间到底去哪儿了”这样一个逻辑的时候,作者联系自身,用的是这样的文学语言: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里用到的最为具象的就是这个关于时间的比喻,让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时间去得匆匆。时间流逝得这么快,溜得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他在说自己的感受“头涔涔而泪潸潸”,其实也是在警示读者。
本文中,朱先生最上等的文字功夫便是用生活中的细节(事物)来描述时间去得匆匆,让我们读的人有一种背后发凉的悚然之感:光阴过得咋就这么快呢?他是这么写的: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垮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当然,朱先生用的是文学语言,很多语言文字表达的是他对于时间匆匆流逝的独特感受,这是单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日常中我们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但他的表达更加形象可感。
时间是最不好写的,因为时间是非常抽象的。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作者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中的事物(细节),能够用到一些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得这么生动形象,不过其实,这篇文章文字排列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你看,很多事物去了都会回来的,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信,你看,时间过得好快,“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多,“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证明,时间过得好快呀。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们能怎么办呢?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之下,为什么会成就这么优美的一篇经典美文呢?源自于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文学素养,最直接的原因或许是作者用自己独具且擅长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自己最真挚且独特的感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