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讲了组合拆开门,不相干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说不定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有些东西被创造性地拆开,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意。
这一讲,我要为你讲的创意思维方法是转换门和借用门,是指将事物原本的样子,换个角度看,脑筋转个弯,就会产生很大的创意力量。
首先,我来跟你讲一讲转换门。
转换门有三个关键点,分别是物转其用、人转其才、地转其利。
这句话你可能很耳熟,他其实改编自孙中山说的那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地尽其利”。
下面,我来详细为你解释一下这三个关键点。
物转其用
物转其用,就是怎样去转换事物的用途。
1853年,有一个人叫李维·斯特劳斯,他带了一大堆帆布跑到美国加州,因为当时的淘金热,吸引了很多人来挖黄金。
他想这些挖黄金的人一定需要帐篷,所以就带着很多帆布来到加州。
结果发现原来加州热得要死,也不下雨,根本不需要用帐篷,那他怎么办?把帐篷再运回去?
他脑筋一转,发现当时这些淘金的人都是跪在地上干活,裤子容易磨破,所以这些人需要一条耐磨的裤子。那帆布就很耐磨啊,所以李维·斯特劳斯就把他的帆布转而做成了裤子,用原来做帐篷的铆钉拿来当扣子。
这一转,转出了牛仔裤,也转出了李维斯(Levis)这一世界知名的牛仔品牌。
你看,这就是物转其用,如果不转,那一堆帆布就不再有用,李维·斯特劳斯之前所做的事也就毫无价值,他一转,所有错的事变成了对的。
人转其才
刚刚我们说的是物品,那如果换做是人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就来给你说说人转其才。
我先来给你讲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美国的监狱犬计划。这是美国一位叫宝琳的修女发展出来的计划。
她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受到家暴和性侵,后来被教会解救,但她一直走不出阴影。
直到有一次,教会请她帮忙训练几只新来的狗,她在训练狗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出口。
所以她就发起了这样一个计划,在监狱里找到重刑犯人志愿者,让他们成为训狗师。这些人可以24小时跟狗在一起,也就有了大量时间训练狗。
这件事也解决了这些犯人的问题。他们身处在监狱这样一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压力很大。这时候有一只狗,把它当作好朋友,人的情绪也就有了一个出口。
而且他们训练出来的导盲犬、看护犬、缉毒犬,是对社会有贡献的,这些人的人生观也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转其才”。
地转其利
讲完了“物转其用”和“人转其才”,我们再来讲讲“地转其利”,最常见的就是将原来闲置的空间转换用途。
我还是举例来为你说明。纽约有个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这里原本是纽约中央铁路西线,后来这条线荒废了。
常年没人看护,铁道上长出了草和各种植物,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空中花园走廊。
于是,开始有人去修整,真的把荒废的铁路变成了空中公园。你看,转换了一个用途,它就活了。
讲完了三个转换的思路,我简单总结一下转换门的三个使用要点:
第一,不管怎么转,都要记得物转其用、人转其才、地转其利这三个大的方向;
第二,要注意,有些东西在做转换的时候,功能不变,而只是变了用途;
第三,俗话说“山不转路转”,那如果路也不转呢?人要转,就像咱们前面讲的李维斯牛仔裤的故事,问题越大,可能机会也越大,而人的念头发生转变,就可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借用门
讲完了转换门,下面来谈一谈借用门。借用其实比转换还要简单,就是直接借来用。
那借用有什么原则吗?
只有一条原则,就是直接拿来用,这个就是借用最容易的地方。
我做了很多年出版,最羡慕的案例就是一个叫Moleskine的笔记本,中文翻译为魔力斯奇那。Moleskine这个单词是法语,意思是鼹鼠皮。
早在19世纪时,法国有很多小的工厂作坊,它们做一种方形圆角的笔记本,封面还是防火的,最重要的特色是它有一个松紧带,这样这个笔记本里边夹着东西就不会掉,可以一直用,一直翻。
你猜都有谁用过这种笔记本?
海明威、王尔德、梵高、毕加索、马蒂斯,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作家都用这种笔记本,梵高在巴黎时,用过7本Moleskine笔记本,留下了大量的手稿,非常珍贵。
可是后来时代不同了,这些小作坊都倒掉了,所以Moleskine这种笔记本就逐渐消失了。
有一位叫布鲁斯·查特文的作家可以说是为此最伤心的人了,他在自己的著作《歌之版图》中写道:“没有Moleskine,这个世界简直完蛋了。”
时间来到1995年,意大利有个叫玛丽亚·塞布雷贡迪(Maria Sebregondi)的女生,她是作家查特文的书迷,她看到书中的这一段后,就想现在没有Moleskine笔记本了,那我可不可以重做呢?可不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新的品牌呢?
于是她就自己找人设计制作,在1997年照着Moleskine原来的样子做了第一批笔记本,一共5000本,销售非常不错。于是玛丽亚就扩大了生产,2016年的时候,Moleskine笔记本的销售额高达1亿4千万欧元。
为什么这个Moleskine的复古笔记本,会这么受欢迎?
因为你用这个笔记本的时候,你的感情就涌现了,你会感觉自己跟海明威、毕加索、梵高这些人同在。
如果你不了解海明威、不知道毕加索,不在乎梵高、王尔德,你就会嫌这个笔记本贵。它是卖给背后有这些感情的人,花再多钱,也没关系。所谓,佛渡有缘人。所以,感情其实会转换成业绩和金钱。
这位叫玛丽亚的创始人,就是用了借用门这个创意思维,直接将原来小作坊做出的东西拿来用,完全复古,变成自己的品牌。
听完了Moleskine笔记本的故事,你应该对借用门已经有比较直观的了解了。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厉害的关于指数基金的案例。
有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叫尤金·法玛,他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简单说,就是我们原来以为股票的业务员都是专业人员,所以他们每天在那儿分析,知道哪一只股票会涨,哪一只股票会跌。
但有效市场假说告诉我们,人不可能战胜市场,所以你不应该花钱去请这些股票专业人员,他们的分析根本就没用。
美国一家报纸还做过一个实验,让黑猩猩来选股票,结果一段时间后,黑猩猩选出的股票最后的成绩比明星股票分析师还赚得多。
瑞典还找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儿来乱选股票,结果她选的股票最后赚的钱也比交易员总体赚得多。所以,人不能够战胜市场。
有一个叫约翰·伯格的人,他看到这个理论后,感觉这个理论可以利用,于是把它借用了过来,成立了一个指数基金。简而言之就是不去选股,只做指数。结果其他人觉得太不专业,就没人理他。
约翰·伯格的这个主意,当时还被人嘲笑。结果他当时想募资一亿五千万美金,最后只拿到1140万美金。而40年后的现在,全世界有40%的基金全是指数基金,伯格的基金资产也累积到了3兆美金。
做指数基金,等于可以省几千亿美金,因为赚到的钱不用给这些股票的专业人员分,约翰·伯格的财富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你看,有效市场假说是尤金·法玛发明的,但是约翰·伯格却借用了它,并通过它赚取了巨额的财富。
本讲小结
最后,给你介绍使用借用门的两条心法,并简单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
第一,你要把世界当作一个没有利息的银行,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通通可以借用,借来就是你的,不用付利息。
第二,如果你有了一个创意,是不是要好好保护,免得被别人借走了?这可能是我们通常会有的心态,我有创意,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其实不对,我认为,保护创意最好的方法,是你要不断有创意。
创意训练
最后,给你留一道创意训练题:
一些公司,随着业务转型,原来的一些部门需要裁掉。比如当年的IBM在转型之后,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联想公司。
请你运用刚才讲的转换借用的思路,思考一下,IBM除了裁撤相应的业务部门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案?
假如你的公司,或者你朋友的公司,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否运用刚才讲到的思路,出一个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欢迎你给我留言,和我分享你的创意,我们下一讲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