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真正爱书的人,想必都领略过那种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观读书笔记有悟(2)
此时此刻斜靠在古庙中的床榻上,拿起随身带着的读书笔记翻看起来,发现了上文中的读书笔记,默默回想起这一两年的深夜闲暇时分自己的夜读生活,于是有了一点感悟,遂拿起手机点开简书记录起来。
对于心境二字,这几年的我尤为看重。这几年我总在寻找一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方法,由于少年时代的迷茫以及成年之后的许多烦恼,使得我的内心总是处于一种深深的不安和焦躁。
就像经常出现在梦中的楼梯,突然一半时分从中断落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这不仅是我梦中潜意识的写照,也是我现实人生的一种状态。我总想寻找一种东西能让自己安定下来,能让自己突破自己。所以前几年我的心是不安和焦虑的。
直到这一两年通过每日读书做读书笔记我的心境才慢慢平和起来。经常在深夜读书时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不知时间的流逝只有观书的愉悦。
我的内心向往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对陶渊明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尤其向往。看过终南山隐士的报道,我很羡慕他们,但我只能精神上向往,我对于独自呆在一个幽黑的地方怀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和恐惧,所以只能是精神上的向往,而没有行动上的实行。
观读书笔记有悟(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只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由于父母的原因,平时学习工作之余我也在庙宇里生活了十多年,那里经常是被我称之为家的地方。最初住在庙宇里的时候我毫无选择,因为我无处可走,只能跟随父母生活。后来待习惯了,竟慢慢喜欢上这种生活。
当然作为孩子的我大学毕业了长大了也该出去闯荡了,毕竟人要学会独立。所以毕业后我便去恩施山区支教了三年,因为我喜欢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光。每当坐车经过各种各样的校园,内心对里面的生活有一种深深的向往。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我对支教事业抱有一种饱满的激情,但当体制内的僵化和领导的压制同时席卷而来的时候我深深厌倦了这种体制内的生活,可我依然对三尺讲台有着深深的渴望。
我希望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看着他们一个个成长我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体制内这条路我不能进去了也不愿意走,可人总得找个事干吧,于是我三年支教期满在获得优秀支教老师的情况下我没有选择考编而是进入中小学培训行业,当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培训老师。
如今做培训老师也做了五六年了,未来的路虽然依然不太清晰,可是我的心中也渐渐有了明确的方向。由于做培训老师上班和中小学上课时间是错开的,所以我便有了大量的闲暇时光。
刚开始一两年我对于这大量的闲暇时光不知如何处理,至今都很是后悔。在我的记忆中14年和18年是我过得最充实愉悦的,14年是在用电脑进行各方面培训知识的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甚至化学我都有涉猎。
因为大学学的英语专业,虽然英语过了八级,可总感觉底子薄,于是一头钻进知识的海洋里,在那一年里除了上班之外大部分的闲暇时光都用在学习知识上,经常深夜两点都在QQ空间记录自己当天的所学所思,现在想来那时是充实的也是焦躁的。
仔细回想虽然那时的学习都在QQ空间存了档,但是那是一种碎片化肤浅式的学习,于我的内在精神状态改造不大。只是工作业务熟悉了许多而已。
15年由于一些家庭和自身的变故暂停了那种盲目的学习,人又馅于一种迷茫焦作的状态,虽然内心渴望成长,但仿佛进入一种瓶颈期,就像梦中攀楼一样,楼梯从中断裂,于是乎除了上班人过得浑浑噩噩。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
其实我是从小就喜欢看书的,山区支教时分深夜独坐窗侧静静地看书是我的一种常态。只是回到家乡,那种阅读的心境却一时进不去了,心乱了只能这样称呼当时的自己。另外那时虽逛过一些书店,但要么所遇非书或者囊中羞涩负担不起,竟与阅读时光错过了好些年头。
这种状态直到17年下半年才有所改善,在此感谢网络购书的便利,于是开始在淘宝上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翻看。随着阅读时日的增加,以及经常获得书中作者的循循教导,自己的心境也慢慢平和起。对于未来不再感到深深的迷茫和焦躁,对于当下不完美的自己也渐渐包容起来,在这一两年无论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经过书籍的洗礼我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稳步成长。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所以真正爱起书来,内心经常体会到一种澄明的心境,尤其深夜下班回家,独坐床头翻起一册书静静地阅读,没有了外在世界的喧嚣,内心世界非常平和,在心流的状态下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周遭的状态,内心却无比的充实。所以与其说我喜欢阅读,不如说是阅读拯救了我这颗不安分的心灵。
曾写过一篇文章《2018在阅读中找回自己》,愿今后依然读书如故、爱书如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