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龙学长原创
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
此山高耸巍峨,每至夏秋之际,云雨变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飞,气象万千,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可寻常人不知的是,泰山在白天时是一番景色,可到了夜晚又是另一番景色。
据麒麟子所言,这泰山之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只在夜间出现,非凡人不能前往。
而张明通自己本已通龙相,自是不比凡尘俗子,只需趁入夜时魂灵出窍,前往此处寻得玉策探寿
此时的张明通头顶引魂香,烟云缭绕盘旋不散,不久昏昏沉沉睡去,不知何时再睁眼一看,只觉身体飘飘然,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一阵倾斜,过了许久才渐渐走正。
他的手里紧紧握着一炷香,香开始点燃,刚走几步却见身后跟随者一众孤魂野鬼,有吊死者、屈杀者、怀胎生产而死者等等,神态可怖,瞪目吐舌,发出阵阵怪叫。
明通随即掏出一块石头,霎时间迸发出夺目金光,无数孤魂被金光照射的那一刻周身焚烧成灰烬,众鬼这才放开明通不敢靠近分毫。
他迈开步子疾行而去,过了四分之一香的功夫,一座巨大的牌坊挡住了他的去路。
此坊高达数十丈有余,只见此坊:螭吻外盘镇火气,中立宝瓶纳妖邪。
其中不时传来鹤鸣麟吼之声,边柱有几条金龙攒动盘旋,龙须浮动,舞爪张牙无怒自威,柱其南北方各有几头巨狮蹲列镇守,虎视眈眈环顾四周,不少孤魂饿鬼哭天抢地,欲闯此地却皆被其吞入腹中。
张明通初生牛犊不知深浅,仗着胆子刚踏步进去,不料那巨狮金龙发觉,一狮子摇头晃身叼起张明通纲要吞吃,怎知身旁一条金龙口吐人言道:“且慢,此人天生异相,命格极贵,吾等不敢造次,暂且放他一条生路。”
巨狮听罢点点头,一送嘴张明通便摔了下去,幸而此时的他是阴魂,若是肉体凡胎早就摔成馅饼了。
他如无头苍蝇般乱走,最后来到一处破庙处,周围尽是残痕断壁。他壮着胆子走进去,发觉里面漆黑一片,隐隐约约摸出供桌上有盏蜡烛,便以香引燃。
灯光照亮了一处,一个老头猛然出现在明通面前,明通被吓得头发都要竖起来,只见那老头生的是鹤发童颜貌,腰不弓背不驼。手持拂尘迎风摆,自比南山不老松。
明通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没曾想老头见他竟恶狠狠地说道:“汝等凡人为何踏足此地?”
说罢,老人脸色阴晴不定,渐变成青面獠牙,红发赤须之相,身形渐渐涨,手中拂尘幻化成玉环,可一瞅见张明通胸口带的上的石头,以及明通的长相,脸色蓦然一变样貌恢复原样,随即说道:“嗯……龙眸?”
说罢,老头将手放入金箧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玉片递给他,嘿嘿一笑道:“哈哈,原来此等缘故,汝是第二个来此地探策之人。”
张明通不由起疑道:“那第一者是何人也?”
老头没有回答,只是递给明通一张玉片,“好了,给汝罢。”明通举着灯烛仔细端详着,此片刻玉填金为字,上书古篆文:张明通寿至二十九而终
明通记起麒麟子所言,不可诵读自己的最后活到的寿数,明通脑筋一转,直接诵读道:“张明通~寿至九十二而终!”
老头听罢言语道:“汝得长寿后,若是做伤天害理之事,吾温琼绝不轻饶你!” 说完此话,只见四周阴风惨惨,百鬼哭嚎,明通一看手中的香即将熄灭,不由心乱如麻。不远处阵阵车撵之声,人喝马嗤,旌旗迎风飘动之声不绝入耳,仙乐悦耳。
老头似是极其畏惧,直接推搡张明通往外跑,“不好不好,若是吾家主人发觉你,定会责罚吾,还不快走!”说罢,顺手一推,张明通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俄而苏醒,一看手里哪有什么玉策,只有一堆泥土。
直至他问起麒麟子缘由,才知 早在西汉时,便有人以此法探策,那人正是汉武帝。
在汉时,武帝魂游泰山,遇东岳大帝,探策得十八,倒读曰八十。后寿果八十。
那老头便是温元帅,位列十大太保之首,姓温,名琼。为东岳大帝麾下十大元帅之一。
而赠给张明通的石头则是泰山之石。
有道是:石出自山,山为石之母。泰山之石有神灵之气,有“镇百鬼、厌灾殃、镇宅院、化煞辟邪”之能。只有带上这个,魂灵出窍令令你百邪莫侵。
亥时,据说是东岳大帝出游时辰,此时东岳庙的诸多守卫看守渐松,故百鬼此时外游,亥时,而明通正是亥时后出魂,才遇到孤魂纠缠,幸亏有泰山石相助。
“那我最后听到车撵之声,以及卫兵旌旗之声,是怎么一回事?”
麒麟子言语道:“正是此庙主人——东岳大帝,如若发觉你进去,必引天雷诛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