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国学入门之我见

作者: 燕山东篱下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09:07 被阅读0次

        追根溯源

         

      大家好,我是**。也就是海报里的***。感谢大家因为共同的志趣能够在千聊课堂里相聚,也感谢大家能够聆听我的讲课,本人经验和学识水平都有限,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理解和包容。

      今天能有这个话题,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在半个月前,教而有方的群主nosun和我谈起怎么样让儿童学国学的问题,我发表了一番议论,nosun觉得挺好,建议我在群里面说一说,我欣然接受,于是就有了这个微课。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听一听,不感兴趣的就算打扰了。

      我和郭华伟都是生手,我们两个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负责组织,我负责课程,我们愉快了忙活了几天,才算有了这次课程,在这里对郭华伟表示感谢,也对参与这次活动的志愿者和推广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支持,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基础。

        好,闲话少说,书归正传。看我们今天的主题:儿童国学之我见—追根溯源,这个题目当时起的有点大,我可能驾驭不了,但是从实际的观察角度我还是争取讲出一些内容出来,不是纯理论,更多是一些实践。

    课程 题纲部分

一、  什么是国学?

二、    我国目前的儿童国学教育状况

三、 儿童要不要学习国学?     

四、儿童学国学有哪些利好       

(1) 从实用的角度

(2)从生活的角度

(3)从“道”的角度

五、]儿童学习国学的入门之道

(1)  儿童学国学的时间段。

(2)  幼儿学国学的次第----学什么?

(3)  幼儿学国学的几大因素

(4)  幼儿学国学的具体方法(6点一线经验)

  六、  幼儿学习国学的注意事项

七、 结语

因为这个课程内容涉及到很多初学的家长,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和消化,郭华伟建议我讲深讲透,所以中间我改了三次,从5千字变成了2万多字,内容有点多,所以我就把计划把文稿三次讲完,大家要耐心等待一下。这次公众号上的文字稿,我根据内容编成了六篇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取舍。

      基本六篇文字的大意是这样:

(1)我们目前的国学现状,儿童要不要学国学。

(2)从实用角度谈学国学对孩子的影响。

(3)从生活角度谈学国学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

(4)从”道”的层面谈国学对人的影响。

(5)儿童学国学的年龄要去和学习次第。

(6)儿童具体学国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叫国学?

对这个词,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拿现在社会上多数非专业人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国学就是古色古香的环境,就是汉服,就是唐诗宋词,就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如果再深入一些那可能就是四书五经,历史这些。而且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那么规范的国学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从百度找到一条还算靠谱的解释(虽然百度的有些内容也不全面),国学就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另外我觉得这个解释还不够完善,还应该加上同时期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传统。也就是说这是哲学和意识形态等宏观方面的问题。

再多说一点“国学”这个词也有指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 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的一种称呼。这里也包括一直以来比较有群众基础的汉字学,书法,国画,国乐,国医,国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应该说这些对提升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发挥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国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每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只可能完成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切不可认为孩子学了一本《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读了几本书,穿上一套汉服,就沾沾自喜,觉得这就是国学,这也没什么,甚至还有一点炫耀的意思,其实这就是肤浅的表现。因为刚开始的学习的和国学文化的内涵相差还是很远的,甚至连门都没有入,而且搞不好,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常会看到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说孩子学国学如何如何,这是大家学国学要特别注意的。如果咱们的听众已经入了门的,可以参考一下,没有入门的,你们就要慎重考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我国目前的国学教育状况

我们国家目前的国学教育状况很有意思,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故事有很多,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细聊。简单来说可以从官方和民间两种情况来分析。

随着时代的需要和知识分子的觉醒,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首先在各个大学成立国学院,从而带动了全国范围的国学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第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在2005年成立了全国的一个大学国学院,相继北师大,北大和清华都成立了国学院,而且每一个国学院也都各有特点。其中自主招生就是他们突出的特点之一。比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在面试的时候,你会背四书五经,可以比别人低60分,比例非常大,确实很诱人。这些信息在某一方面也推动了民间读经运动的浪潮。比如有一个小伙子叫程鹏,18岁破格被武汉大学录取。就因为他写了一封文言文的自荐信。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内容要比高等教育晚一些,一般在2010左右出现,普及阶段是2014-2015年,而且逐年增多。但因为公办基础教育的科学性和普及性和权威性,国学教育内容学浅藏辄止,不深入,不系统,学习时间也不够,难以满足一部分家长的需求,于是民间的国学教育活动就发展起来

民间以私塾和学校形式专门学习国学的时间比较早,一般研究是在2000年左右,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开始的那一年,主要是从台湾和香港传到大陆来的一股思潮,我所了解的比较早的有台湾王财贵等为代表的读经派,这一流派以深圳梧桐山的私塾一条街为代表。还有以净空法师和陈大惠为代表的中华圣贤教育,吴鸿清教授为代表的伏羲教育派等等,下面还有很多各色各样的团队和小团队等,这四五年出现的特别多,比如济南有江洪波的普明派,还有深圳赖国全的育心经典,云南弥勒市的仁爱书院,黎明即起读圣贤书QQ群等等不一而足。

强调一点,以上列举我只说我了解和接触的,不是捕风捉影的,所以我有直接发言权。坦率的说除了陈大惠所代表的圣贤教育目的性比较纯粹之外,绝大部分国学教育是蹭热度,以盈利为目的的,逐利思想非常严重,当然也确实有热爱这块的,但这部分人不多,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国学这个东西挺有意思,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就是找个事做等等。所以就干脆办个班吧。

这里补充一点CDH的圣贤教育虽然完全公益,但有很明显的佛教化倾向,这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大家要留意一下。我本人道行(heng)不够,可能有失偏颇,这个请大家要包容一下。但我对他们是理解和包容的。别的本人不做过多评价。

      以上是我从一个小范围内对我们目前的国学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小的整理,而且更多是民间的信息,可能很不全面,但是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经过观察和思考的。 

还有就是我们国家民办教育的先天不足和管理松散,造成这类私立国学学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办学导向,学习内容,师资水平,科学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国学,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被广告和宣传所迷惑。

通很多次的走访和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私塾学校的老板并不是教育出身,不太懂教育的,是外行,但是他却管理这个学校,你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怎么可以搞好。还有一些私塾的经营者是企业出身的,做营销和宣传很在行,让他做教学和管理就不见得行了,因为他自己连基本的教育的书都没有读过,连基本的教育思潮和流派都分不清,怎么去领导这个团队?

]三、  儿童要不要学国学?

关于儿童要不要学国学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争论时间也很长了,比较有意思。我分析大概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类家长是坚决反对孩子学国学 ,认为那些东西都是陈年老调,就是一些糟粕,没什么营养还会误导孩子,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所以坚决反对。另有一派家长因为认识的差别,则是喜欢的不得了,是国学的忠实粉丝,从各个方面也力挺国学的优势,所以自己的孩子也学国学。还有一群就是中间派的,觉得学不学都可以,没有太多的偏好,这是占了很大比例的一群。

之所以出现挺国学派和反国学派,我个人分析,这里面除了有少部分敌对势力刻意胶混水,抹黑中国文化外,包括污蔑和黑中医的那些人(这部分之坏不容小视),绝大多数家长的本意是对错与否的,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都是出于对孩子教育的关注。那为什么有这些争论呢?我认为这是一个价值感和认识论的问题。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越来 越多的中国人发现除了中华文明之外,西方的某些文化思想也很好,比如所谓的“自由,独立,科学”等在中国本土很缺的东西,于是民众开始开始接受,开始觉醒,意识形态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这在改革开放的后三十多年尤为突出,很多人形容我们是长在红旗下,听着英语歌,看着美国大片长大,每个人自觉不自觉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谁都避免不了,包括我本人。所以这时候如果没有人为干预和引导,每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就各有自己经历和兴趣的特点,就各有不同。正所谓“人有千面,心有千般”,一点不虚。价值观一旦形成以后,他在做选择时,特别是在做有关文化的选择时,区别就特别大,甚至是两个对立的面。这种对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在不危害社会情况下,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也就没有差别。选与不选择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和国家,问题就特别大。比如中美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但美国容不得多元和共存,非要打你,那我们只能自卫。但历史发展观告诉我们,中美之争 ,美国肯定是要败下来的,因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有问题,文化也落后中国(不是科技),这几乎是绝对的事。

中西方文化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中方侧重一个“道”字,,西方侧重一个“术”字。从高度来说,中方智慧胜西方,我深信这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认识论。如果价值观没有问题,在选择时再出现分歧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了。因为“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倡导西学,阻断了大众学习中国儒家,乃至传统文化的机会,解放后,我们国家教育系统又全面苏联化,还是扔掉了我们以前自己很重要的文化传统的部分,结果造成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断代和断层,相关的人才少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也停滞下来。一般非专业人士,他们认不全繁体字,看不懂古文,又不接触这些,所以看古书的人就很少了。教育系统里面,体现儒家核心思想的章节和课文没了,中小学里面,会讲《论语》,懂得孔子的老师没了,更别说读《论语》了。错过了学生时期,走上社会,普遍大众多数不明白儒家文化是个什么东西,传统文化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我们和西方文化从区别在哪里?很多人说不上来。

有些人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但是比较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深入一些就不懂了,所以这样一群人你让在做选择时,他会怎么做呢,基本上是三种情况:(1)本能抵触和自我保护;(2)不知所措,人云亦云。(3)走走再看,先观察一会儿。其实以上这些就是没搞明白。

基于以上两点的不同,所以就造成了对同一个问题 的误解和误判,所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呢?

那 在这里末学要给这两派的人说一下:国学既不是你们反对的那样不好,也不是你们力挺的那样十全十美,国学确实有一些不太积极的成分,但他更多的是积极和有为。他就是一个太极,有阴有阳,有正有反。他是一个整体,看你怎么用。任何孤立看问题的倾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不是一个理性人的做法。   

另外我发现学国学的和不学国学的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高知家庭比较多,按说他们的聪明才智足够判断是非,但是在这点上却分歧很大,很有意思。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有没有智慧和学历一点关系也没有,要看你是否觉悟。人生的可叹和可悲也在于此。

末学曾在一些场合和一些人进行讨论,发现很多成年人的观念陈旧而且偏执,他们不知受何刺激、影响,认为国学就是不好,儿童绝对不能学国学如何如何,总之是洪水猛兽,孩子就是不能碰,执念蒙蔽之深真是无奈到有点怕。

还有激进一些做法的也有。XH大学附近有一家私立的国学幼儿园,他们很小就要求学习甲骨文,而且很多XH大学老师的孩子在里面学习,对此我不能理解。     

从我个人的认识和角度来说,我觉得孩子们学国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早二十年学习和研读国学,我的成绩可能更大一些,如果我再早一些,比如中小学开始接触和学习国学,我知道我命运绝不是现在这样的。国学真的能让一个人更早的开悟,他能让一个人的格局更大。

因为我悟到了国学对一个人,对孩子们的影响,我觉得他好,所以我开始办国学班推广国学,每次在开班和结课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惯例,就是师生一起朗读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时候我总是热血沸腾,非常自豪和骄傲。

我想这就是中国读书人的使命,这就是一个人价值的最终归宿。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们作为一个有灵性的生物,要的不就是这样精神的永恒吗?

那么有人问我了,你只是讲了一些自我的感受,你能举例说一下国学和孩子们有什么关系吗?孩子学国学到底有什么好处?不学国学又能怎样?我那我就简单是说一下吧,不当或不完整之处,请多多包涵。

                        2020年5月8日

相关文章

  • 儿童国学入门之我见

    追根溯源 大家好,我是**。也就是海报里的***。感谢大家因为共同的志趣能够在千聊课...

  • 国学教育之我见

    昨夜读到王小波的《智慧与国学》, 不知怎么的脑洞大开,竟致于夜不能寐,直到此时脑细胞仍然活跃不止。 不管自己...

  • 禹音儿童国学:论语六十八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

  • 禹音儿童国学: 李元昊执法如山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

  • 儿童“读经”之我见

    文/小丑一人的康桥 打开短视频软件,充斥眼球的内容,最多的一类无非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才艺表演。而真正能够使人学到知识...

  • 2014-2015已读书目

    国学: 2014.3.1-2014.7《国学入门》龚鹏程 经济学: 2014.2.1-2014.5.7《经济学原理...

  • 关于儿童国学学习的几点意见

    近年来,兴起了国学学习热,更让人在意的影响更大的是兴起了儿童学习国学的热潮,虽然争议较多,但是儿童学习国学...

  • 国学入门

    《三字经》讲教、史和学,而口诵,而心惟。即朱熹所说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更要如曾国藩所言,读书要耐。细细品...

  • 什么是国学?7本国学入门书,一场寻根之旅

    什么是国学? 7本国学入门书,一场寻根之旅 倡导国学是相对“西学”的文化自觉, 也是一种寻根之旅 国学因其庞杂, ...

  • 禹音儿童国学:将近酒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中国健康果蔬可追溯创始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国学入门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dh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