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痰饮

作者: 7a5497d49159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2:47 被阅读2次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饮停胃肠则为狭义的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溢肢体则为溢饮;饮撑胸肺则为支饮。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其临床表现多端,大致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疾病有较密切的联系。

    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饮”始见于《黄帝内经》,其中有“水饮”“积饮”的记载。而《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指出,脾肾功能失调,湿邪淫溢,可发生停饮之病。《黄帝内经》对水液代谢生理、病理的论述,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至汉代始有“痰饮”之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篇加以论述,并提出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张仲景提出“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

    隋唐至金元时期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中列有“流饮”“癖饮”等证候,谓:“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痰饮》有五饮之说。宋·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清·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病因病机】

    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动。三焦司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是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如《圣济总录·痰饮统论》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壅闭,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因此痰饮的病机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欲所伤,致使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1.外感寒湿 因气候湿冷,或冒雨涉水、坐卧湿地,寒湿之邪侵袭肌表,困遏卫阳,致使肺不能宣布水津、脾无以运化水湿,水津停滞,积而成饮。肺居上焦主气,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若外感寒湿,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聚为痰饮。

    2.饮食不当 如暴饮过量、恣饮冷水、进食生冷,或炎夏受热以及饮酒后,因热伤冷,冷热交结,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水液停积而为痰饮。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饮发于中。”《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即指此类。脾居中焦主运化,有运输水谷精微之功能。若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而为饮。

    3.劳欲体虚 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可停而成饮。如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提出“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为饮停之因素。肾居下焦为水脏,主水液的气化,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肾气、肾阳不足,蒸化失司,水湿泛滥,亦可导致痰饮内生。

    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虽然间有因时邪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为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水饮属于阴类,非阳不运,若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阴邪偏盛,寒饮内停。饮邪具有流动之性,饮留胃肠,则为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流肢体,则为溢饮;聚于胸肺,则为支饮。故中阳素虚,脏气不足,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肺、脾、肾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因脾阳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水谷不归正化,反为痰饮而干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
    由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流溢各处,波及五脏。其流溢停留的部位不同,分别演变成痰饮、悬饮、溢饮或支饮。

    痰饮病虽久,若正虚而脉弱者,是脉证相符,可治。正虚而脉实者,若见痰黄稠成块,咯之难出或吐臭痰、绿色痰,或喉中痰鸣,是痰火灼津,正衰邪盛,难治。痰饮为阴邪,其脉当沉,如见弦数实大之脉、痰喘声高、喉中辘辘有声、不能咯出、精神昏聩、面色晦暗、脉散、汗出如油、通身冰冷者,为邪盛,脉气欲竭,神气溃散之证,此时饮邪尚盛,正气已竭,当属死候。

    image.png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应根据四饮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诊断。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汗当出而不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胸部X线及CT检查有助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胃镜检查可明确慢性胃炎诊断;有心衰临床表现者,颈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增高,有助于右心衰或左心衰的诊断;
    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肾炎等疾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1.悬饮与胸痹 两者均有胸痛。但胸痹为胸膺部或心前区闷痛,且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较短,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而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证候。
    2.溢饮与风水证 风水证即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
    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 上述病证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但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渐积而成;喘证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哮病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支饮是痰饮的一个类型,因饮邪支撑胸肺而致;伏饮是指伏而时发的饮证。其发生、发展、转归均有不同,但其间亦有一定联系。如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证的肺寒、痰饮两证,又常具支饮特点;哮证也属于伏饮范围。
    【辨证论治】
    (一)痰饮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引起。
    1.脾阳虚弱临床表现: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水声,伴脘腹喜温畏冷,
    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小半夏加茯苓汤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水饮内阻,清气不升而见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若脘部冷痛、吐涎沫者,加干姜、吴茱萸、川椒目、肉桂;若心下胀满者,加枳实。
    2.饮留胃肠临床表现: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或虽利,但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排便不畅;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甘遂半夏汤由甘遂、半夏、芍药、甘草组成;己椒苈黄丸由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组成。前方攻守兼施,因势利导,用于水饮在胃;
    后方苦辛宣泄,前后分消,用于水饮在肠,饮郁化热之证。饮邪上逆,
    胸胁满者,加枳实、厚朴,但不能图快一时,攻逐太过,损伤正气。
    (二)悬饮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络气不和。如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在病程发生发展中,可见如下证型。
    1.邪犯胸肺临床表现:胸痛气急,伴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呼吸、转侧则疼痛加重,心下痞硬;
    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
    本方由柴胡、枳壳、半夏、黄芩、瓜蒌仁、桔梗、杏仁、青皮、甘草组成。痰饮内结,肺气失肃,见咳逆气急,加白芥子、桑白皮;胁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延胡索;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身热盛、汗出、咳嗽气粗,去柴胡,加麻黄、石膏。
    2.饮停胸胁临床表现: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伴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椒目瓜蒌汤方由川椒目、瓜蒌仁、桑白皮、葶苈子、橘红、半夏、茯苓、苏子、蒺藜、生姜组成;十枣汤由芫花、大戟、甘遂、大枣组成。前方主泻肺降气化痰;后方峻下逐水,用于形体壮实、积饮量多者,应从小量递增,一般连服3~5日,必要时停两三日再服。必须注意顾护胃气,中病即止,如药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若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舌苔浊腻者,加薤白、杏仁;如水饮久停难去,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白术、甘草,不宜再予峻攻;若见络气不和之候,可同时配合理气和络之剂,以冀气行水行。
    3.络气不和临床表现: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天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暗,
    质暗,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
    本方由生香附、旋覆花、苏子霜、半夏、薏苡仁、茯苓、橘皮组成。若痰气郁阻,胸闷、苔腻者,加瓜蒌、枳壳;久痛入络,痛势如刺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饮留不净者,胁痛迁延,经久不已,
    可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
    4.阴虚内热临床表现:咳呛时作,胸胁闷痛,咯吐少量黏痰,伴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
    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沙参麦冬汤由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生扁豆、桑叶、甘草组成;泻白散由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组成。前方清肺润燥,养阴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质红;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咳呛气逆、肌肤蒸热。若阴虚内热,潮热显著,可加鳖甲、功劳叶;咳嗽者,
    可加百部、川贝母;胸胁闷痛者,可酌加瓜蒌皮、枳壳、广郁金、丝瓜络;日久积液未尽,可加牡蛎、泽泻;兼有神疲、气短、易汗、面色白者,酌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
    (三)溢饮多因外感风寒,玄府闭塞,以致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四肢肌肉,寒水相杂为患;或宿有痰饮,复加外寒客表而致。因此,多属表里俱寒,为表寒里饮证。
    表寒里饮临床表现: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伴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治法:发表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
    本方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若表寒外束,内有郁热,伴有发热、烦躁、苔白兼黄,加石膏;若表寒之象已不著者,改用大青龙汤;水饮内聚而见肢体浮肿明显、尿少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饮邪犯肺,喘息痰鸣不得卧者,加杏仁、射干、葶苈子。
    (四)支饮多由受寒饮冷,饮邪留伏;或因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留伏,支撑胸膈,上逆迫肺。此证多反复发作,在感寒触发之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1.寒饮伏肺临床表现: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宣肺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
    本方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若无寒热、身痛等表证,见动则喘甚、易汗,为肺气已虚,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不宜再用麻黄、桂枝表散;若饮多寒少,外无表证,
    喘咳痰稀或不得息,胸满气逆,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白芥子、莱菔子;饮邪壅实,咳逆喘急、胸痛烦闷,加甘遂、大戟;邪实正虚,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黧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经吐下而不愈者,用木防己汤;水邪结实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
    若痰饮久郁化为痰热,伤及阴津,咳喘、咳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滑数,用麦冬汤加瓜蒌、川贝母、木防己、海蛤粉。
    2.脾肾阳虚临床表现: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胸闷,伴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金匮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制附子组成;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前方补肾行水;后方温脾利水。二方主治各异,合用则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若痰涎壅盛、食少痰多,可加半夏、陈皮;水湿偏盛,足肿、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可加茯苓、泽泻;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候,可用五苓散。
    【辨治备要】
    (一)辨证要点1.辨清部位 辨明饮邪停聚的部位,即可区分不同的证候。留于肠胃者为痰饮;流于胁下者为悬饮;溢于肢体者为溢饮;聚于胸肺者为支饮。
    2.标本虚实 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都要根据症状辨别两者主次。
    3.区分兼夹 痰饮虽为阴邪,寒证居多,但亦有郁久化热者。初起若有寒热见症,为夹表邪;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
    4.预后转归 痰饮之病,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若施治得法,一般预后尚佳。若饮邪内伏或久留体内,其病势多缠绵难愈,且易因感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金匮要略》根据脉诊推断痰饮病的预后,认为久病正虚而脉弱,是脉证相符,可治;如脉反实大而数,是正衰邪盛,病为重危之候;脉弦而数,亦为难治之证,因饮为阴邪,脉当弦或沉,如脉数乃脉证相反之征。
    (二)治法方药1.治疗总则 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因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因此阳虚阴盛,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通过温阳化气,
    可杜绝水饮之生成。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化是痰饮治则。痰饮还为本虚标实,因此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其中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不能图快一时,攻伐太过,损伤正气,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
    2.临证化裁 若患者久病体虚,中气不足者应补中益气,可加人参、黄芪。当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必须指出,健脾温肾也可化气利水,行气导滞祛瘀亦为攻逐之术。因此水饮壅盛者应祛饮以治标,阳微气虚者宜温阳以治本;在表者当温散发汗,在里者应温化利水;正虚者补之,邪实者攻之;如属邪实正虚则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
    【临证要点】
    1.温化痰饮,健脾温肾。痰饮总属本虚标实,阳虚为本,水饮壅盛为标,故应宗《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温化为主,寓以行消之品。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化。如明末清初医家喻昌之喻,“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水饮壅盛,当采用汗、利、攻逐等治标之法,衰其大半即止,水饮渐去,转予温化之法以振奋阳气,使饮邪不再复停。《金匮要略》创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二方,“外饮治脾,内饮治肾”,指“饮之标在脾,饮之本在肾”。外感寒湿,饮食生冷,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者责之脾;肾阳虚衰,阳不化阴,饮从内生者病属肾。如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夹饮伤寒》说:“惟苓术二陈及真武加减,一主外饮治脾,一主内饮治肾,则治夹饮之属虚者也。”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2.急者治标,当以缓急。若痰饮壅盛,其证属实,可相应采用攻下逐饮、理气分消等法以祛其邪,继则扶脾固肾以治其本。至于脾肾阳虚之微饮,则以扶正为首务,略加化饮之品。如痰饮证,饮留胃肠标实为主者,当攻下逐饮。水饮在胃,心下坚满,可用甘遂半夏汤(遂、夏、芍、草、蜜)攻逐留饮。水饮在肠,腹满,沥沥有声,用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支饮喘咳痰盛不得卧,饮多寒少,外无表证,亦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逐饮,剧者可予十枣汤,如《金匮要略》说:“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说明久病未必皆虚,不能拘于常规不变。
    3.明辨兼夹,预防传变。治疗本病,应注意辨明有无兼夹之证,施治方可中的。痰饮停积,影响气机升降,久郁又可化热,故本病有夹气滞、夹热的不同。饮邪内蓄,复染外邪,易诱发而使证情加剧。注意痰饮的转归,主要有脾病及肺、脾病及肾、肺病及肾。若肾虚开阖不利,
    痰饮也可凌心、射肺、犯脾。另一方面,痰饮多为慢性病,病程日久,
    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且饮积可以生痰,痰瘀互结,病情更加缠绵,故应注意对本病的早期防治。
    【预防调护】
    凡有痰饮病史者,平时应避免风寒湿冷,注意保暖。注意劳逸适度,以防诱发。饮食宜清淡,忌肥甘、生冷,戒烟、酒。
    【小结】
    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诸饮之总称,可根据饮停部位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者仅为四饮中的痰饮。本病病机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欲所伤,致使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辨证应先从部位分别四饮:痰饮病在胃肠;悬饮病在胁下;溢饮外溢肌表;支饮病在胸肺。其次抓住体虚邪实的特点,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故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其中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
    【名医经验】
    纵览近现代名医经验,治疗痰饮总以温化为原则,并融合各自临证特色。
    张锡纯从脏虚入手,尤重肺、脾、肾三脏在痰饮病中的作用,分别创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剂。如肺心阳虚致饮,以理饮汤温补心肺之阳,
    兼以温化;肾虚失藏生痰,以理痰汤补肾复其气化,佐以化痰;脾胃虚弱生痰,以健脾化痰丸健补脾胃,以除痰源;痰因思虑所生,以龙蚝理痰汤宁心固肾,兼以下痰;人老气虚生痰,则以期颐饼方作食疗,意从本缓图。其见解独特,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丁甘仁认为痰饮的成因是脾肾阳气受损,肺胃肃降失司,导致三焦水道失调,水液停积为患,以“温药和之”为根本大法,综合运用健脾肃肺、散寒蠲饮、温肾纳气、攻逐水饮等多种治法。其遵内饮治肾的原则,以真武汤及肾气丸为主方,治疗肾阳亏虚之痰饮。若见咳嗽短气,
    伴有小便不利、饮后欲吐或吐涎沫、水泻、脐下动悸等症,证属三焦、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者,治以通利三焦、分消水气,配合五苓散加减。标本兼治,疗效卓著。另外常用丸剂,如肾气丸、附子都气丸等,
    取“丸者,缓也”之意,对疗程较长者缓调善后。
    颜德馨教授将痰饮之成因归咎于脾肾阳气不足,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通阳化饮。颜氏认为痰瘀同源,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是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而瘀是人体血液循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津血同源,很多痰饮病与瘀血相关,故将活血化瘀应用于痰饮治疗。颜氏常在化痰药中加入赤芍、桃仁、丹参,或水蛭研粉吞服,以祛瘀血而消痰水,取得较好疗效。
    【古籍摘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此论饮之所得,其来有五:
    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时伤冷而得之者。饮证虽多,无出于此。”
    《临证指南医案·痰饮》邹滋九按语:“总之痰饮之作,必由元气亏乏及阴盛阳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滞,不能输布,留于胸中。水之清者,
    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
    《医宗金鉴》:“稠浊为痰,阳之盛也;稀清为饮,阴之盛也。有痰无饮,当以凉药治之;有饮无痰,当以热药温之。若痰而兼饮者,此不可纯凉,又不可纯热,故当以温药和之可也。”
    【文献推介】
    1.徐艳玲.论《金匮要略方论》痰饮的证治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47-2149.
    2.范蕊,辜炳锐,段富津,等.浅谈陈修园治痰饮病七法[J].中医药信息,2015,32(2):71-72.
    3.何任.痰饮二十一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45-46.1989,13(4):46-47.
    4.李印珊.痰饮的因机证治及其相关的理论探讨[J].光明中医,
    2006,21(5):11-13.
    5.李公文.张锡纯诊治痰饮证学术经验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8-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学-痰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ly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