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勿懒惰
关于语言学习方法,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每一个语言学习的成功者,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或相同或不同。
而各路方法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再比如语言类考试的应试。
应试也有各种方法,有技巧流,有硬刚流,有混合流。
但即使方法再多,也架不住一个懒字。
虽然并不是说天赋没用,但笔者想在最初强调的是,
对于一般人来说,即使说勤奋决定一切,也并不为过。
-----------------------------------------------------------------
2.要有独立思考和揣摩的意识
不仅仅是日语,学任何外语之初,都要先学语法。
而语法学习者们都会遇到种种问题。
在勤奋学习的前提之下,
如果你一旦有问题就不能忍,
一定要立即问一个能给你解答的人,
得不到解答你就绝对不往下学,
那么这种强迫症在语言学习当中有时候往往是有害的。
学语言当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其寿命都很短。
也就是说,即使这些问题你放着不管,
只要你继续学习下去,这些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或者说自动解决。
当你的学习时长只有50小时的时候,你产生了许多问题,
如果你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
等你自己学着学着,
你的学习时长已经达到500小时的时候,
你就一定会突然发现,当时你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现在你自己都可以给你自己一个完美的解释。
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和揣摩的意识,
你自己思索而获得的,才是永远忘不了的。
3.学语法必以实践优先
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
这门语言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在于以主宾谓为主的语序,
另一方面在于这门黏着系语言当中助词的黏着作用。
而具体的句型词法细枝末节还有许许多多。
现代日语的语法不算难,也不算多,几个月便可以学完。
剩下的即使不称之为语法也可。
都是些句型或者某些语法功能性较强的词汇的使用方法。
语法有限,而背单词无限。
待语法学完以后,便只剩单词。
谁背得愈多,谁便愈强
而笔者一己之见,若非有志于语言学研究的语法学家,
若是一般学习者,学语法时必以实践优先。
某个语法点,看十段解说,不如看一个例句。
背下来其前接续某类词后接续某某形,不如多看几个例句。
每一句当中出现的语法,虽然先后不一,
但若想学好该语言,则每种语法早晚必见,早晚必学,
那么也就可以无所谓顺序了,先啃硬骨头的哪个位置,
后啃哪个位置,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谁硬头皮的本事强,谁学语言自然学得好。
当然,肯定会有不少人认为此法过时了,
应当在理解所有语法的前提下再慢慢循序渐进。
我不否认这类学习方法,但笔者个人坚定地支持实践优先流。
因为实践优先流永不过时,放之四海而皆可用。
或许是因为这种方法只适合语言学习的硬核玩家,
不适合语言学习的轻度玩家,因此许多人不愿采用。
可是那些学着玩玩的语言学习者,怎么学都是可以的,
笔者不想以这些人为主要对象来提供学习方法。
。
4.背单词大于一切
听说读写译,外语的五项基本能力,
全是依赖单词来完成的。
学语法有崖,而背单词也无涯也。
现代日语的语法变化,几个月便可精通,
自N3学完以后,所谓N2和N1语法,
只是背一些新句型该如何接续罢了。
那些东西与其非说是语法,其实当做单词亦可。
但是背单词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切不以背单词为基础的语言学习方法都是乱放狗屁。
当然,关于背单词,能说的可就太多了。
首先,不用说,
大家都会按照从使用频率高到使用频率低的顺序去背,
而且也必须这样才对。
其次,背单词贵在坚持。
就像本文开卷劈头所说,
背单词更是需要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
在这里我就是要再说一遍这个老生常谈,人人听烦,耳朵出茧的话题。
我知道很多语言学习者都听过N遍让大家坚持背单词的学习方法了,
但是笔者就是要在这里说第N+1遍。
众所周知,N1的难度在上升,
N1考试的新题型改革也在筹划中。
而EJU日语考试的人数和难度也在上升。
想要N1考高分,至少要有12000个日语单词量才算稳当。
如果你能做到每天坚持一天不断地
背10个完全不会的新单词并且绝对不忘,
那么你需要学习3年零3个多月的日语。
如果你能做到每天背20个则你依然需要1年零8个月。
并且除此之外不能耽误你的工作,事业,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
例如文理综,英语,专业课等等。
许多在日本的语言学校学习的学生,往往就1年时间,
尤其是打算考日本大学院的学生,
没有那么多时间可让你慢慢悠悠地学,
再加上你无论是考EJU还是N1,
考试来临的那一天为止的时间才是你真正用来准备的时间,
那么假如你4月1日来日本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
12月1日考N1,那么你只有4~11月这八个月的时间来准备。
那么12000单词÷240天=50个。
你每天至少需要背50个单词才能保证你12月的N1考试合格。
在语言学习上,语法和词汇两方也是缺一不可,但明显是词汇占优势。
口语中常用的词汇和语法也就那些,
书面里常用的语法也就那些。真正无限的,是书面里的词汇。
先说听力
没有单词量,一切听力技巧都是浮云罢了,
因为你一句话里面有一半单词都听不懂,
还谈什么技巧?单词量便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技巧,
是无敌于天下的奥义。
其次才是大量地听,以及听抄练习等等。
再说口语
没有单词量,你语法再通顺,
稍微想表达一点复杂的概念,
说几句高水平的话,
就张口结舌,面红耳赤,顾左右而言他,
半天憋不出来或者背过但想不起来一个词。
背过想不起来,在这里和没背过没什么区别。
你再流畅的语法也会变得不流畅。
然后说阅读
没有单词量,你什么都看不懂,
借助汉字词汇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好使,
有时候想当然所招致的谬误会很严重。
尤其是想在日本读本硕博的同学,
写学术论文自然会查阅大量资料,阅读正确度,阅读速度,查阅速度,
对你的学术研究都是极具影响力的。
笔者见过很多想考日本硕士的院生,
好不容易写好了日文的硕士研究计划书想找笔者帮忙修改,
我让他读一遍,结果他自己写的单词自己很多都不会念,
那种尴尬的场景实在是不堪入目,
如果面试的时候教授让你读一段
你会不会读着读着尴尬到原地爆炸呢?
最后说写作、翻译
没有单词量,你什么都写不出来,
也什么都翻译不出来。
初级的写作吃语法,而高级的写作只吃词汇了。
词汇量直接决定你的文字功底,
同样的意思,你是用小学生的语言写出来还是用成年人的语言写出来,主要看词汇。
同样意思的词汇会有很多,替换成高级的词汇文章自然会不一样。
而没有词汇量的话,在翻译的时候你无从斟酌原文该如何选择译文中对应词汇。
不背单词就能学好语言的人,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小学语文课开始,生字本,词本,也在不断地背我们母语中的单词,
更何况这些外语呢?
但即便笔者这么苦口婆心地和学生们强调背单词,他们就是不背,
这句话用日语怎么说?
心里组织语法结构和词汇,然后心里把这句组织好了的话默默说给自己听。
觉得不通顺你再改,还有就是独处的时候自言自语,也可以精分,一人分饰两角,
当然,都是要用日语才行。
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话,就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了。
其实口语和写作一样,都是组织语言的输出,
只是快速组织还是慢速组织的问题,
以及是用口语还是书面语的问题。
最后能到地步是最好的。
阅读
阅读没有方法,没有捷径。
语法熟悉度,单词量,这两项自然是硬指标。
除了多背单词,多去阅读日文书籍,日文资料,这种阅读训练也非常有必要。
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无论你在何处,想获得一些日文的资料,
无论是电子书,实体书,还是网站文章,app文章,
以及各种免费登在网站上的日本文学作品,
都比起当年听磁带学日语的那一代人便利太多了,
珍惜当下这些资源,如饥似渴地去阅读,让自己恨不得进入文字中毒的状态,
这样你的阅读能力没法不提升。
写作
写作和阅读相似,但是你在阅读的时候,
就要养成一个培养写作能力的意识了。
一般人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只是追求能看懂,
当你全能看懂的时候就会非常满足地往下走。
但是我们知道背单词是分为三个级别的,浅层,中层,深层。
浅层追求能看懂大致意思或者知道主要意思,
中层需要知道多种意思和词性以及一定的派生词汇,
深层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还能够在写文章时熟练正确运用该词汇。
很多句型你读懂了其意思但未必会用,
这是一种能够培养写作能力的阅读心态,
而笔者在这里就是希望日语学习者要注意培养这种心态。
另外,语法的掌握与单词量的积累以及正确运用是写作的基础,
行文习惯自然流畅而且要地道,让日本人看不出来是外国人写的,
这是则是写作的进阶。
到后来开始注重文章结构,深度,广度,内涵,视角,论述过程,论据收集,
先行研究汇总,思维发散,鉴赏分析方法,文学性艺术性等这些方面的时候,
就到了深层。
最后说一下翻译
翻译又分笔译口译。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大量的训练。
口译更加吃你的口语能力和听解能力,
而笔译比较吃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之前说的听说读写,听说能力强则对口译帮助大,
读写能力强则对笔译帮助大。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
你的训练量直接影响你的翻译水平。
翻译过15万字的笔译和翻译过300万字的笔译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初学者来说,日翻中易而中翻日难;对中高级学习者来说,两者都难。
中翻日吃你日语语法词汇能力,
日翻中吃更你日语理解能力以及母语(中文)表达能力。
日翻中翻译到后来,母语文学的功底越深的人则越吃香。
中翻译翻译到后来,日本文学功底越深的人则越吃香。
翻译里面门道极深,专著极多,并非本文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
但一言以蔽之,勤学苦练。
背单词方法 零星时间法
背单词的重要性,前文已经赘述许多,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背单词的方法。
背单词的方法固然也有很多,笔者只推荐一种,
至于是否适合大家,则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状况来判断。
零星时间法。
笔者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用这个方法,一直到现在。
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有零星时间。
我们上班,上学,下班,放学,路上,等车,地铁中,电车中,甚至蹲马桶。
就好像你无论再忙也总能挤出时间查看一下你的智能手机一样。
只要你会找时间,你便是时间的主人。
举个例子,我把自己要背的日语单词,写在一张A4打印纸上,
只写日文不写中文,只写汉字形式不写假名(以便测验自己是否记住了其训读),
然后我把这张A4纸对折再对折,
也就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大小,折叠以后放在兜里。
一张A4纸而已,即使弄丢了也不心疼。
比如在上班途中,或者上学途中,你路上或者电车中,
随手打开看一眼,看几秒就够。
然后你把这刚才几秒钟捕捉到的一个单词,残留到脑海里,视觉里,
例如这个单词是【蜥蜴】,那么你把【とかげ】这三个假名,
用你的视觉残留画面,凭空在空气中看出来金光四射的这三个假名,
然后你的手指也可以小幅度的比划着【とかげ】这三个假名,
就这样,凭空妄想,眼睛看,手里比划,再加上口中默念。
这样背个半分钟接下来翻出来那张破A4纸,再看下一个单词。
这样你每天准备一张纸,坚持一年之后你的词汇量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背单词也可以背句型,成语,俗语,一切皆可。
当然,你也可以在电车里,午饭时,甚至上厕所时,来进行,都可以。
但是你不能懒,觉得时间太短,只有五分钟时间,就懒得拿出来那张A4纸了,这是大忌。现在智能手机这么发达,大家也可以看电子书,
或者用背单词app,不需要笔者当时比较落后的这种纸笔的方法了,
这些都是可以的,但贵在坚持,这是一切的前提。
而如果你有大段自由时间可以支配,
那么自然也有用大段时间背单词的方法。
笔者是由于不太有大段的时间才采用了零星时间法,
在不去特意花大段时间背单词的前提下,
零星时间法很合适。如果你没有那么多零星时间,
而是有大块时间,那么便更容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