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之说文
若要聚合,必须散开;若要消弱,必须加强,若要废除,必须提倡,若要剥夺,必须给予。(这些)都叫做微明大意。(其原理是道的属性)柔弱胜于(战胜)刚强。(如同)鱼类不可以脱离深水之处(而生存),国家不可以暴露自己的锐利武器(的道理一样,显而易见)。
《道德经》之讲理
万物运动和万事变化都是阴阳的转化,道行反动,逆向发展,都是阴极必阳,阳极必阴的过程,所以将欲所得,必行其反,将欲所为,必得其反,就是求之不得,所以最好是遵道而行,无为而治。
因为阴必盛,阳必衰,所以保持柔弱,保持平静就是阴盛之道,就是无为之德,追求刚强,时常躁动就是阳衰之理,就是胆大妄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柔,为弱,为逆,为反。妄为不是有为,而是为强,为刚,为骄,为狂。
君王和领导统御之术,浅层含义是将欲一统天下,必须要制造混乱,将欲削弱权臣的势力,必须增强其贪欲;将欲争取人心,必须给予利益。深层含义是将欲天长地久,必须懂阴盛阳衰之理,行柔弱胜刚强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