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中的智慧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36:道行其反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36:道行其反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9:28 被阅读24次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之说文

若要聚合,必须散开;若要消弱,必须加强,若要废除,必须提倡,若要剥夺,必须给予。(这些)都叫做微明大意。(其原理是道的属性)柔弱胜于(战胜)刚强。(如同)鱼类不可以脱离深水之处(而生存),国家不可以暴露自己的锐利武器(的道理一样,显而易见)。

《道德经》之讲理

万物运动和万事变化都是阴阳的转化,道行反动,逆向发展,都是阴极必阳,阳极必阴的过程,所以将欲所得,必行其反,将欲所为,必得其反,就是求之不得,所以最好是遵道而行,无为而治。

因为阴必盛,阳必衰,所以保持柔弱,保持平静就是阴盛之道,就是无为之德,追求刚强,时常躁动就是阳衰之理,就是胆大妄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柔,为弱,为逆,为反。妄为不是有为,而是为强,为刚,为骄,为狂。

君王和领导统御之术,浅层含义是将欲一统天下,必须要制造混乱,将欲削弱权臣的势力,必须增强其贪欲;将欲争取人心,必须给予利益。深层含义是将欲天长地久,必须懂阴盛阳衰之理,行柔弱胜刚强之道。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36:道行其反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 怎样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之一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章中,提出了的“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命题,指出了事...

  • 2019-05-11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36天。 早起学习第36天. 体重:66.5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反者道之动...

  •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中无处不在透露着“反者道之动”的理念。如《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写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

  • 养生必须养德,积德才能积寿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二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徳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

  • 2021听课11—道德经导读4

    道德经导读4—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核心是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7)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7)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

  • 治大国如烹小鲜

    道德经没通篇读过,但是一些句子耳熟能详其智慧常常与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法则反着来,普世认为坏的它往往认为是好的 有些话...

  • 读《道德经》36

    甘德礼(读《道德经》36)原创分享609+285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70天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

  • 范琨《素心》2020.1.25

    老子《道德经》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智慧的提出要学会反向的思维方式。古人就是用这种方式生活,生存和颐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中的智慧之36:道行其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n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