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7)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20-09-08 07:58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7)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前面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总述什么是道以及修道的基本方法——有欲观徼,无欲观妙;

    •第二章:破除分别心是修道关键,并且有六个维护阐述了修道的方法论——六种要诀;

    •第三章:摒除外缘,回到内在,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基本方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第四章:按照前面三章的方法和要点进行实修训练之后,所达到的一种体验、体悟和实修境界。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冲:鲜活的能量运动,冲,既有空、虚之义,又有运动、变化之义。

    冲,是道的运动方式,具体表现在后文中有说到: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冲而用之,就是以相反的能量进行冲和,从而达到调整、改变事物运动发展方向的效果。

    只不过,道的运动是“道法自然”的,对一切万事万物皆平等对待,不会厚此而薄彼。

    而修行者在运用道的能量运动规律【冲而用之】的时候,则具有一定的主观目的性,比如用于开启生命中本有的智慧。

    冲而用之,以冲虚为手段,以冲和为目标,无往而不胜。

    冲虚:意味着在“冲而用之“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保持虚静之心:虚其心、弱其志,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弗居等等;

    冲和:意味着在“冲而用之“的过程中,要始终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平、和乐为目的,而非增加内心的矛盾和纷争。

    •从本体论角度:

    •道——我们生命智慧的本体,以【冲和】为智慧的妙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妙用无穷;

    •什么是冲和?后文老子有详细的解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和,就是阴阳相融相和达到一种圆融一体的非常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超越了偏阴或者偏阳的状态,是一种超越的、升华的高级和谐状态。

    •从方法论角度:

    •修道的关键,在于善于妙用【冲和】的智慧,来调整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身心逐渐从混乱的追逐外境的迷乱的状态转变为有序的、和谐的、智慧的、觉悟的、自主、自由的、自在的、安详的、慈悲的、清净的状态,这种【冲和】的智慧深深地契合【道】的内在的基本规律,只要善于运用,就可以借助这种智慧入道,与道合一,而且这种智慧其实就是道的智慧,永远也用不完,永远也不会过时,永远常用常新。

    •【冲和】的智慧和方法,具体如何来用呢?

    •前面三章的内容,本身就是冲和智慧的运用:

    •1、有欲观徼,无欲观妙;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无为之事;不言指教;作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弗居;

    •3、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无知,无欲,弗为。

    •【冲和】就是佛教中【中道】的智慧,也是儒家中【中庸】的智慧,但比【中庸】更深刻,比【中道】更灵动。

    •【冲和】,相当于【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善用一切法而不被一切法所束缚,更不执著于一切法,所有二元的东西,比如有无、虚实等,均为我所用,这个【我】不是【我执】,而是【主宰、自主】,与道相合,体现的正是道的智慧、道的妙用……

    •发现自己偏于有的时候,就冲入一些【无】,发现自己偏无的时候,就冲入一些【有】;

    •发现自己过于紧张的时候,就让自己放松一些,发现自己过于松懈的时候,就让自己精进一些;

    •发现自己过于积极甚至沉迷的时候,就让自己清醒一些、冷静一些,发现自己消极的时候,就让自己乐观一些、积极一些;

    •所以一切法皆可善加利用,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只要掌握了【冲和】的智慧,可以应用到从修行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些训练最终达到【和】的状态。

    •和的第一步是合一。

    •身心合一,内外合一,自他合一,天人合一;

    在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冲和,到达一体和谐:

    •身心和谐,内外和谐,自他和谐,天人和谐;

    •只有圆融一体的和谐,而没有任何二元之分。

    •安住于圆融一体的和谐状态,然后妙用这种【冲和】【合一】【和谐】的智慧,以这种智慧为主宰,去转化生活中的各种不和谐,就是对这种智慧的应用——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层面,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句话又把这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内容非常圆融地涵括在内了。

    •当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之后,在对心性的观照中会有哪些全新的发现和体悟呢?

    •渊呵!似万物之宗。

    •渊:空旷、寂静而深远的样子

    •似万物之宗:好像这里是万物的源头

    •这时,修行者已经没有了内外之别,没有了自他之别,已经浑然一体,进入到了一种全然空旷寂静的境界,身体消失了,念头也消失了,只有无边的空寂在感受着无边的空寂……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锉其锐:在我们的心中,最锐利的是什么呢?锐气——对立分别。要彻底地扫除所有一切对立分别;如何扫除呢?了悟【道】的智慧,无为的智慧,冲和的智慧,中道的智慧。

    •解其纷:在我们的心中,最纷乱的是什么呢?念头。要彻底地扫除所有一切念头。

    解:不解而解,自然而解;观照但不干涉,纷乱自解。

    •和其光: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光明的呢?觉知。和,既意味着要融和,又意味着要温和。而这,正是观心之[观]的要点。观,是觉知作用的一种,是最能体现觉知特性的一种功能。

    •和其光,即将我们整个身心都融入这个[观]之中,成为[温和的观],即觉知清明,观照一切,又不干扰一切,是温和的,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即可。昏沉,不是[温和的观],去攀缘念头,评判念头,甚至被念头带跑了,更不是[温和的观]。

    •同其尘:在我们的内心,什么是最平凡的呢?平常心。当我们[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之后,我们的心就安静了,就安宁了,就安祥了。一如未雕之木,未染之纱,朴素平常。同其尘,即安守在这样的安宁之中,朴素之中,平常之中。

    •前面老子说: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

    •这时已经进入到了非常深的宁静的身心合一的状态之中。

    •后面又说: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中间为什么会插入——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因为,当初期刚刚进入【渊呵!似万物之宗。】的境界时,很容易转瞬即逝,进去之后一下子就出来了,无法安住于其中,为什么?因为内心深处的障碍还没有彻底地清除。

    •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际去修的时候,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功夫,是很难纯熟的。

    •从懵懵懂懂,到清清楚楚,到明明白白,到起起伏伏,到平平淡淡,到从从容容,到炉火纯青,到本来如此,是需要长期功夫的,将修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呼吸一样的存在,才能慢慢达到。

    •达到之后如何呢?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渊呵:还有一种神秘的、不知道究竟如何的无明在其中,虽然空旷寂静,但智慧的光明还没有生起。

    •智慧的光明生起之后,智光朗照,这时就变成了——湛呵!

    •似或存:老子的语言真的是达到了语言能够表达的极致。

    •注意,不要用【有】或者【无】,【存】或者【不存】等概念去定义那个你所见到的且融为一体的东西。

    •似或存:这是一种非常智慧的表达,既不是存,也不是不存,而是说,【道】的本体,已经超越了存或不存,它是超越的。

    •这时一定要用第一章的内容来体会: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似或存:就是恒道的道体,即道的本体,也是心的本体,这个本体既不是实有的存在,也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超越于名相、概念的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东西。

    •湛呵:代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湛然寂静,湛然清净,湛然空旷,湛然清明,湛然灵明,湛然光明!

    •在之前写心观《道德经》的时候,曾经将对道的本体的状态用【鲜活的空】来表达,但这同样是一种非常勉强而为之的命名。

    •湛呵!似或存。 当修行者见到了[鲜活的空]、安住于【鲜活的空】、融入于【鲜活的空】时,自己也就成为了[鲜活的空]。

    •在这种状态之中时,[鲜活的空]体验着[鲜活的空],清清楚楚地体验着,无边无际,无限深远,似乎有个什么存在,又似乎什么也不存在.......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看见了[鲜活的空]的老子说,我不知道这[鲜活的空]是[谁的孩子],倒像是人们说的天地万物之主宰的那个[天帝]的祖先。也就是说,这[鲜活的空]已经是最后的本源了。

    •注意,在这里,老子还没有将他所见到的命名为【道】。没有命名,才是最好的指示,对修行者最有启发。

    •为什么求道、悟道、见道、修道、证道那么重要?

    •是因为当你见道之后,你会发现你有机会超越生死,这是一件非常真实的没有任何神话成分的真实的事;

    •而修道和证道就像实现超越生死的过程,证道,就是真实地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证道能否达成,也许需要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而修道是可以在见道之后自己选择的;

    •悟道、见道,只要按照老子道德经中交给我们的方法去训练,悟道、见道也并不是难事。

    •而求道则完全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你可以追求道的智慧,也可以追求世俗的生活,选择权在于你自己。

    •而追求道的智慧,并不是别的什么事,而是开发每个人自己本有的智慧的宝藏。

    •你可以将整个宝藏开发出来之后,再去做你想做的其他事,那时,你一定会做的更好;

    •而缺少了这个智慧,你就会做的很辛苦,很坎坷,甚至很痛苦,很受挫折;

    •就像一个人想成为武林盟主,但如果不先练出一身绝技,不修出深厚的德行,只学了一些花拳绣腿就去闯荡江湖,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修道,就是先把自己修成顶尖高手,修出最究竟的智慧,然后再出去闯荡江湖,那时定然不一样。

    •但即使修出了顶尖的武功,出去闯荡江湖也要懂得应用老子的智慧,如何应用呢?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安住在道的智慧中,时时刻刻以道的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观照所遇到的人和事,以对于遇到的事,均可以道的智慧冲而用之——也就是说,将道的智慧融入生活,融入到具体的事情之中,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蕴藏着道的智慧,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则“有弗盈也”,永远也装不满,永远也用不完,常用常新……

    •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要磨掉自己的锐气,不要招摇、卖弄,要学会守拙,看起来笨笨的,稳重、平实、敦厚;

    •要放下心中各种纷乱的念头、心机、妄想,单纯一些,简单一些,自然一些,直心是道场;

    •在保持内心的坚守的同时,外表、言行尽量与其他人一样,平常、自然、纯朴;

    •心里有光明但外在很柔和,不张扬,像微尘一样普通平常,没有一身的佛气。

    •【冲和】智慧的生活化应用

    •1、人际关系——冲和:

    •1)首先要明了自己和对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及彼此关系中不和谐的主要关键点;

    •2)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对方排忧解难;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坦然承认,并积极改进;

    •3)赞美对方的优点,对于对方的不足要接受、理解和包容;

    •4)对于不和谐的关键点,要善于体察对方内心真正的问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找到真正的问题点,解决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然后用冲和的方式进行处理,多余的地方减少,不足的地方补足。

    •2、企业经营——冲和

    •1)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解除客户的担忧(痛点);

    •2)上下级关系:尊重、服从与独立、创新;收权与放权;集权与授权;

    •3)团队协作:团队与个人;

    •目标导向、效率导向、成长导向。

    •冲和智慧:以解决问题,达成共赢为目标,以高效工作为目标,以有利于团队成长、企业成长为目标。

    •冲和智慧:无我的智慧,不预设自己固有的立场、视角、见解,而是立体化地俯瞰全局,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在解决的过程中,只对事,不对人,对人充分尊重,对事客观处理,且要让人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达到和谐的状态。

    •在应用【冲和】这种方式的时候,有个前提——

    •就是不要预设“评判体系”

    •对于“评判体系”,我们要知道它,但同时也要超越它;

    •任何“评判体系”都是时代和文化的产物,都是相对的;

    •所以,也可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草原上牧民的生活跟黄土地上农民的生活跟大海边渔民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需要尊重这种文化的差异,在应用【冲和】的方式处理关系的时候要学会灵活地变通

    •但有些基本内容是人际关系中通用的:

    •比如:尊重、理解、宽容、同理心、多替他人着想、关心、爱护、珍惜、陪伴、照顾、帮助、支持等等;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遇到的问题,基本都和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

    •看看哪一方面存在不足,就着重改善和加强哪一方面。

    •有的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方面,过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了“侵略”和“控制”,所以要学会把握度。

    •前几天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夫妻间为什么更易愤怒?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部分内容——

    •人最不能伤害的是那个可能会陪伴我们一生的那个人,可在婚姻中,我们最容易去伤害的就是那个人;

    •而且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给对方带来伤害。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容易愤怒呢。其实发泄愤怒是一种依赖。我们常常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不过是因为把他看作心底最信赖的人。而对陌生人,我只想让你看到最好的,那是一种虚张声势,也是一种保留,更是一种戒备,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底线亮给外人看。唯有最亲的人能看到完整的自己,哪怕是非常的糟糕。于很多人而言,亲近的人才是安全的,哪怕千错万错,在家里,你获得原谅的成本永远最小。对家人发脾气,然后得到谅解,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修复。因为用了心,所以才会伤心。会较真,会争论,是因为比起外人,我们和爱人相处的时间更长,对爱人的要求也更高。

    •只是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如果对方毫无心理准备,他的心将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伤害的很痛。

    •引发愤怒的几个原因:

    担心、恐惧:你可能会害怕爱人会凌驾于你之上,控制住你,冲你大嚷大叫,不讲道理,不满足你的需要,无视你的存在等等,为的是自己免受恐惧的伤害,你会借助愤怒展开攻击。

    伤害:伤害可能会有多种原因。比如听到一句风凉话,付出了很多却被默认处之、得不到半句认可的话,发现对方有外遇等等。未来减轻伤害带来的疼痛,我们要让对方付出代价,只是伤害别人并不能抹平自己的创伤,受到伤害时,我们并不是总愿意承认伤有多深,因此我们以愤怒来掩饰伤害。

    沮丧:沮丧是大多数愤怒的核心。因为沮丧会使我们感觉到不安,可能是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让你觉得沮丧,有时会因为把这些沮丧的事情夸大,进而让自己愤怒。当你感到非常愤怒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害怕什么?我是不是受到了伤害?我是不是因为其它原因而沮丧?试着告诉自己的爱人,我现在有点害怕,或者我现在有点痛苦、沮丧,我希望我们能够谈谈,我不想让自己愤怒。

    埋怨:愤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埋怨。埋怨是愤怒的核心问题。当你对对方的欣慰吹毛求疵的时候,你就在埋怨对方,埋怨会演变成非难、指责、申斥、毁谤、谴责等等更加强烈的情绪。埋怨的时候我们会怀着纠正对方行为的期望,可是我们往往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会让对方感觉到压力、愤怒,也会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用《道德经》的智慧观照和降伏情绪——

    •当我们陷入情绪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被情绪淹没,而很难去体察对方内心的情况;

    •而且这时候我们也会失去对情绪发泄结果的预见性,只是任凭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而不知道或无法做到当下提起警觉和观照;

    •这个时候,不要说应用冲和的智慧解决问题了,首先需要降伏的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心;

    •冷静是最重要的,带有情绪的话,在脱口而出之前,最好停留几秒;

    •如果是对方陷入了某种情绪而无法自拔,这时自己一定不要说那些会加强对方情绪化的话;

    •只有冷静的观照和细微地体察,才能降伏自己的情绪,才能体会到对方内心细微的变化;

    •这时才有可能来运用冲和的方式——

    •目标:让彼此的关系恢复到和谐的状态;

    •不说不利于和谐的话,多说有利于和谐的话;

    •静静地观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恢复平静;

    •用空性的智慧觉照自己所执著的东西,了悟其无常性、无实性、如幻性;

    •以珍惜、理解、接纳、包容、担当之心向对方输送爱的能量,消除对方的恐惧、不安、担心、沮丧、痛苦和怨恨;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当唤醒了对方心里的爱,对方心里的伤痛才会得到彻底的疗愈。

    •奶格玛一直倡导一种爱的精神:唤醒爱,传递爱,享受爱——其实,这就是幸福的秘密。

    另外上面说的这篇文章中,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在此一并列出,供大家参考:

    1、及时沟通,及时表达:不要等着你的情绪一点点积聚。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受到伤害,感到恐惧或沮丧,要及时表达出来。

    2、以对方的语言方式交流。如果你的伴侣语言简单,你也就长话短说。如果对方喜欢引申举例,你也需要详细的举例说明。

    3、表达感受之前,你等待的时间越长,解决的时间就越长,因此,想打持久战还是速战速决,全在于你怎样选择。

    4、千万不要流露出“你别有用心或是不值得信任”之类的意思,这会造成你们之间有更大的隔阂。

    5、任何想要配偶感到内疚的企图,终将会困扰着你的思维,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对方难受。

    6、持一种决意解决问题的态度,最终你将看到积极的结果。

    7、不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反击配偶对你的人身攻击、人格贬低上。把这些话当成耳旁风,盯住你的目标。

    8、如果你的打击面过大或是用词太过夸张,马上停止,纠正自己的说法,承认自己的错误,重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9、讨论的时候不要下达最后通牒,即使需要,也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毕竟最后通牒显示的是控制权。

    如果能够用《道德经》的智慧降伏自己的情绪,当然更好,如果暂时还无法降伏自己的情绪,上面的这些建议也都是非常好的,也体现了一种世间法的智慧,对于生活而言,世间法和出世间的智慧,我们都需要学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营养,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让我们更有智慧地面对我们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jk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