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布衣终身的孟浩然

布衣终身的孟浩然

作者: 目送归鸿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18:24 被阅读0次

名驰于盛唐文坛,终身未曾为官,却与官场中人有着不解之缘,孟浩然的一生颇有异于常人。孟浩然生于群星灿烂,国运昌盛的盛唐,在这个贩夫走卒都要立功图名的时代,孟浩然满腹文章,岂能不思用志于世!只是他并不汲汲于科考,而是用了大才名贤惯用的终南捷径方式,以图获得当朝的注意。在鹿门隐居数年后,他开始游历天下,干谒公卿,期间认识了丞相张说以及诗仙李白等众多名流。虽然他修养好了心性,写了很多好诗,名声也逐步传扬开来,但始终未能获得入世的机会。于是在三十九岁这年,他北上长安游历,主动寻找机遇。虽应进士举不第,他却收获了关注和赞赏。

有一天,孟浩然因朋友邀请,参加一个高层次的雅集,来者都善文工诗,颇多秘书省的名士。席间,大家联名赋诗,按例要求每人都要即时创作两句新诗,最后联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诗篇。时值秋月新霁,大家以此为题,纷纷施展才华。轮到孟浩然时,他不假思索地吟诵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时满座皆惊,由衷敬服,竟为之搁笔。从此孟浩然的大名不胫而走,京城文豪皆愿与之结交,争相延请,互为唱和。所以孟浩然虽然没有通过科考取得功名,却因诗好而名满京城。张说、张九龄、王维、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这些著名的诗人与他都曾有交往唱和,其中与张说、张九龄及王维关系最为密切。张说和张九龄后来都曾高居宰相之位,王维也曾做到尚书右丞。按说,孟浩然有了一众如此显赫的朋友,进入官场并非难事,然而孟浩然似乎缺少点为官之运。

机会并非没有,而是孟浩然自己没抓住。他的好朋友王维为他专门争取了一个绝佳的出道时机,将他直接引荐给了天子唐玄宗。名满天下的王维鼎力推荐,唐玄宗还是很当回事的。而且唐玄宗也听说过孟浩然的诗名,对他颇有期待。见面之时,唐玄宗问孟浩然是否随身带有诗稿,孟浩然回答说,真不巧还真是没带。唐玄宗让他吟诵近作,结果孟浩然选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北阕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当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唐玄宗十分不悦,斥责道:我何尝弃你,是你自己没来求啊!却要反过来冤枉我?你为何不吟诵你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悬即着令将孟浩然放还南山,然后拂袖而去。天子都下了命令,即使再多的达官显贵欣赏举荐也没有用了,因为官员最终任免都要经过唐玄宗的许可,孟浩然从此再也无缘官场了。 孟浩然徒有一身报国志,却也只能在山野闲居一生。不过话说回来,孟浩然情商确实不够高,缺乏政治头脑。面见天子,事关用藏,最少应该作好充分准备,没带诗稿本就是失误。临时吟诵又选了一首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的诗篇,就更是让人莫名其妙了。唐玄宗自诩为明主,自然认为天下人才都在自己的网罗之中,你非要说他弃置不用你这个人人都称道的人才,岂不是说他眼拙昏聩不识贤才?所以即使他知道你是个大才,为了自己的威严和声名,他也要选择放弃。再说孟浩然既能来谒见天子,不正是好朋友王维的力荐吗?又岂能哀叹“多病故人疏”,这让朋友们听了也不免寒心啊。其实孟浩然只要为唐玄宗唱唱颂歌,或者背背自己的名篇,就一定能被授予一官半职的,决不至于颗粒无收,毁了前程还断了后路。

当然,未入仕途,对孟浩然未必是件坏事,他可以一心作诗,与朋友们痛快地喝酒唱和,活得逍遥自在。那些身在官场的同道诗友也并未因他没有当官真的与他疏远,还是对他尊重有加,张九龄镇守荆州时,署他为从事;王维无论在位还是隐居,都与他书信往来频繁。王昌龄贬经襄阳时,他正新病初愈,相见甚欢,纵情饮酒赋诗,结果毒发身亡。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与朋友欢聚畅饮。

因为未曾为官,政治生活阅历有限,苏轼曾遗憾地评价说: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但也正因为他终身布衣,未染风尘,所以其诗才清新淡雅,悠远高古。孟浩然诗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虽然题材略嫌单薄,但一门深入,造诣极深,与略晚的王维一道开创了唐朝山水田园诗派,两人诗风相近,合称“王孟”。无论时人或后人,对孟浩然都评价极高。唐王士源说他:“学不为儒,务掇青藻,文不按古,匠心独运,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白居易诗赞曰: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明胡应麟评价他: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清翁方纲叹服道: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磐,石上听泉,举初唐以来诸人笔虚笔实,一洗而空之,真一快也。对孟浩然,历代文人都不吝赞美,可谓好评如潮。

其名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广播于楚汉之间,曾惊动圣听: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此诗虽为干谒而作,有委婉求荐之意,但前四句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展示得一览无遗,充分体现了孟浩然写景状物的深厚功力。

田园诗以《过故人庄》为经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叙事自然,毫无雕琢痕迹,满含朴素情感。

孟浩然的一生,没有官场上的蝇营狗苟,没有宦海中的沉沉浮浮。虽然奉旨隐居,却交游广阔,饱览山河,并没有让自己的人生虚幻苍白,相反,倒是写满传奇色彩。其诗专攻五言,深耕田园,清新高妙,净心如洗,得超然之致,一如他高蹈于世外,脱迹于人间。

相关文章

  • 布衣终身的孟浩然

    名驰于盛唐文坛,终身未曾为官,却与官场中人有着不解之缘,孟浩然的一生颇有异于常人。孟浩然生于群星灿烂,国运昌盛的盛...

  • 唐诗往事17——孟浩然:终身布衣的诗人

    1 孟浩然的家乡在今天的湖北襄阳,襄阳是一块隐居的沃土,以盛产隐士著称,东汉末年的庞德公、诸葛亮(卧龙)、庞统(凤...

  • 泛在书院|孟浩然:终身布衣的诗人

    能得别人崇拜、成为偶像的人,必然有两把 刷子。李白,豪放不羁派代表人物,却唯独 偏爱孟浩然。孟浩然到底有何特别,竟...

  • 夜读·唐诗(8)

    在盛唐,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孟浩然长王维十岁,王维官运亨通,孟浩然布衣终生,二人穷达不同,但诗格相近,...

  • 念叙

    念叙 ——布衣饭菜 可乐终身 接上篇: 入...

  •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

    大学几年里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要找个什么样的伴侣,因为她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追求者。她看不清那些来来去...

  •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

    昨天中午张老师发了条微信给我,还特意问我崩溃不,哎!也是太了解一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妈妈了…… 一个个都得罪不起,要...

  •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布衣暖,菜羹香,闲书淡

    读过这样一句话: “布衣暖,菜羹香,读书滋味长。” 人生在世,布衣饭菜,可乐终身。 01 布衣暖人心 要饱家常饭,...

  • 【观影体验7】《跟着唐诗去旅行》观后感2

    今天继续看孟浩然和王维两集。 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山水田园诗人,一个终身未做官,一个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座上宾。孟浩然求...

  • 经典故事67浩从床匿

    经典故事67 浩从床匿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终生不仕,被称为“布衣夫子”。 孟浩然四十岁时第一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衣终身的孟浩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oj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