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孟浩然长王维十岁,王维官运亨通,孟浩然布衣终生,二人穷达不同,但诗格相近,被推为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宗主。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存《孟浩然集》三卷,是同代人王士源所编,收录孟诗二百十八首诗。另十四首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排在唐代诗人的第五位,仅次于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足见其影响力。
我们对孟浩然当然不陌生,因为他的那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几乎妇孺皆知。
今读他的《临洞庭赠张丞相》:八月潮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临”其实就是临望的意思,登高而下望叫做临望。“张丞相”指的是张九龄。直叙八月中的洞庭湖,空阔浩瀚,水天一色。水气从湖面上蒸发出来,波浪冲激着岳阳城。第三、四联诗意一转,说自己想渡过湖,而没有船可用,在圣明的时代,徒然闲住着,觉得很可耻。因此,坐在湖边看人家钓鱼,空有羡慕鱼儿上钩的心情。可见他也很希望“入仕”,只是他胸怀高洁,不屑作不择手段的钻营。所以后人有说道:“他是一位不甘隐沦而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再看他的《与诸子登蚬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有过江山依旧、人生短暂的感伤。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这首《岁暮归南山》:北阀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诗的大意是说:不用再向北阙(皇宫的北门)去上书了,还是回到终南山简陋的屋子里去居住一时。第三联写迟暮之感,头上渐生白发,正在催我入老境。因此有满怀愁绪,不能入睡,只看着空虚的夜窗上,照着松林间的月光。《唐诗纪事》里记载,由于丞相张说的推荐,玄宗皇帝召见孟浩然。孟浩然念了这首诗,玄宗不悦,因而忤旨放归。此后,孟浩然回归山林终老不仕。
再读《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正是孟浩然开拓了盛唐诗风的一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中,如果说有形成共同诗风的时代,一个是建安时代的“建安风骨”,另一个就是盛唐的诗风。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但景里边带给你一种孤独寒冷的感觉;三四句是景、情之间的一个过渡,有了这四句,后面“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才更加使你感动,因为诗人把他自己眼中所见的景物,身上所感的感觉,先传达给你,于是把你也带到了他的环境之中。最后两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两句把景与情完全结合在一起了。首先,“津”是指江边的码头、渡口;我不知道从哪一个渡口上船,也不知道坐哪一条船回去。这本来是现实的,可是他在“津”前加上一个“迷”字,就不只是说他在现实中找不到一个渡口了,而是说他在感情上也找不到一条出路我到底是求仕还是求隐呢?如果求隐,家贫亲老,而自己已经过了四十岁,难道一生就此落空了吗?如果求仕,哪里又有一个机会让我去仕?活了大半辈子,忽然间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这真是一种悲哀。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完成自己。像陶渊明,虽然贫穷,可在精神上最终完成了自我,他没有迷失,那就不再是“迷津”。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并且他的诗已摆脱初唐应制,给开元诗坛带来了全新气息。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闻一多评价说,唐诗到了孟浩然手里,产生了思想和文字的双重净化作用;还说他的诗之干净,同时代的诗人无一能敌,只有在他以前的陶渊明到达过同样的境界。
在当时,一个仕途挫败的读书人,可能是焦虑的、愤怒的,怎么可能有孟浩然这种富含生机的恬静文字?一个人的内心要有多么强大,才能让现世的苟且,丝毫不侵染他的诗境和诗心,岁月可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