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天气晴朗,阳光柔和,是出门闲逛的好时机。
老久听说衢城北门有一处古玩街,街市上古玩物件琳琅满目,种类很多,是众多古玩玩家探寻宝物打卡的重要地方。而街上最出名的莫过于是黄蜡石博物馆了。

那天我直奔黄蜡石博物馆而去。古玩街网红,当然得去打卡。
衢城黄蜡石大多是在江山、常山、衢江三地江河溪滩上寻觅捡拾而得。所以本地玩黄蜡石最早的一批人,不需要啥本钱。只要有时间,有精力。
大概2002年前后,三江沿岸兴起经济开发,采沙船进入江中挖沙作业,将一块块衢州黄蜡石带出水面。
有人意外发现江河溪滩上竟然有值钱宝物——黄蜡石。好事传千里。一传十十传百,外地人、本地人,开小车的、骑摩托、自行车的,一伙伙纷至沓来探寻石头。而一些当地头脑活络的农民也扛着锄头加入了寻石大军,其疯狂热闹场面令人惊叹。
随着开采黄蜡石数量的增多,衢州黄蜡石声名鹊起。
一场现实版“疯狂的石头”闹剧登场开演。传说如果运气好的话,从江里捡到一块石头这一年就不用干活做了。
每一位参与寻宝者期待一夜暴富的神话,让更多的人陷入疯狂。
也许过去有人会幸运拾得黄蜡石,如今不可能有此美事了。那些年,捡石头的人已经把角角落落翻了个底朝天。黄蜡石,像砂石被筛子筛过一样的,越来越稀少。

据说博物馆馆主就是因意外寻得了一块优质黄蜡石,转手买了大价钱而发迹。
馆主意外发财 ,投资收藏了大量黄蜡石后,雄心勃勃地开起了黄蜡石博物馆,并免费开放参观。博物馆聚集了一批古玩玩家、收藏者,渐渐地声名远扬。
朋友圈大了,馆主的把古玩生意玩成了文创产业。
这一条古玩老街,因黄蜡石的故事而声名远扬。衢城把玩黄蜡石的人很多,而玩出名堂的人却很少的。
所以黄蜡石博物馆馆主的故事,也许只是传说而已。

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黄蜡石石质细腻、硬度大、韧性强,极富稳定性。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性,是奇石藏品中的佼佼者。
在《清稗类钞》、《金玉琐碎》等书中,都有赏玩黄蜡石的记载。
赏玩黄蜡石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收藏整石,注重的是造型和石质,配以底座观赏;另一种是收藏料石,注重的是石质,切割开来打磨成各种造型的装饰品。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好、透度高。而被一些文人墨客、明星大腕和土豪巨贾所追捧。
衢州黄蜡石,也称“衢州黄玉”,是中国黄蜡石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衢州黄蜡石有三度之美誉,既“翡翠般的硬度,田黄般的色度,和田般的润度”。加上特殊的地质背景、山水环境和人文风土,使其更具独特的丰采和魅力。
衢州黄蜡石黄玉博物馆,不仅是衢州黄蜡石的窗口,更是一张具有衢州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因疫情的缘故,黄蜡石博物馆并没有开放。我在街上转了一大圈。也没有见到古玩地摊。街上只有稀稀落落的人在散漫的转悠。
有点遗憾。等下次机缘吧。我想我还会来逛逛看看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在老街,才能见证过去悠悠岁月的痕迹,温存的记忆。
衢州黄蜡石主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境内的衢江。质地如玉,色艳如虹,浑然天成,堪称石中奇品。衢州黄蜡石中,品质上乘的称作黄玉。它具有和田玉之湿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寿山石之柔韧。其外观,既有翡翠可见的纤维状结构,也有与田黄相似的萝卜纹;其透明度既有令人满意的翡翠之“水头”,又有比和田玉更好的“油头”。黄玉的主色是黄色和红色,黄色寓意“富贵”,红色寓意“吉祥”,倍受玩石赏石者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