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太阳视为天之阳,把艾视为地之阳!艾草秉阳气而生,可说是自然赐给人类,尤其是女性的礼物,它给女人带来的“福利”数都数不清。
今天是七夕,以艾为伴的节日,为了让大家更合理的使用艾灸,我们罗列出了艾灸最需要注意的8件事,大家可以收藏起来,自己受用,或者分享给周围艾灸的同道中人,享受艾灸魅力!
1、艾灸与饮食!
一般而言,太饿或者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患有胃肠疾病的人,不要空腹或者饱腹艾灸,也不要一大早起来就艾灸,可以饭后一小时后进行,灸后也不宜大鱼大肉,饕餮饮食。
其次,艾灸前后,不宜喝凉水,吃凉饭,要保护好艾灸的部位,有些人艾灸后会口干,建议施灸前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即可,可保证身体里的水份,同时有缓解上火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穴位饭后就可以艾灸,它就是中脘穴,胃经募穴,灸之可助胃消化。
2、艾灸的时间,灸量!
艾灸需要时间,需要灸量,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个时间,我们便在这里详细说明一下。
首先说艾灸的时间,没有太多规矩,大多数人,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这段时间,都可以艾灸,晚上六点之后,也可以尝试灸一些穴位,在不影响睡眠的前提下。
其次是灸量,三伏天火气旺,艾灸虽好,也要懂得收敛,不可为了快速调理病情,终日沉迷艾灸。阴阳是相对的,阳气可以足一点,但太多了就容易上火,灼烧阴液。
这其中,体寒阳虚的人可以适当多灸,温补阳气,驱散寒邪。体质偏热者,艾灸时控制好灸量,多灸腿,循序渐进。如果是用艾灸调理慢性寒性疾病,灸量可以多一点,感觉身体舒服即可,如果是单纯防病养生,保持正常灸量。
药王孙思邈有言:欲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长期艾灸防病养生的人,灸量是很重要的。
艾灸的确有养生保健之用,但它不是疫苗,不会说艾灸了一段时间,终身都能受益,一般艾灸之后,艾灸的能量会在身体里存在一段时间,慢慢消退。所以足三里固然能够补气强身,但离不开经常性的艾灸,只有把灸足三里当成一种习惯,让三里常不干,身体才会长久安。
3、什么情况不能艾灸?
艾灸比大多数人想的要容易,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几乎没什么毒性和副作用,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一根艾条,一组穴位,就可以开始艾灸。
不过也有些情况,艾灸时需要斟酌。比如情绪失常,大喜,大悲,大怒,情绪不稳定,会影响经络经气的运行,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无自制能力的人,比如精神失常,醉酒状态下,或者过于疲劳时,不宜艾灸。
4、雨天,室外能不能艾灸?
一场秋雨一场凉,七夕前后,雨水较多,潮气很重,这个时候,保持室内干燥,同样是可以艾灸的,还可以借此祛除下雨带来的湿气。晴天时,可在室外无风之地艾灸,还能利用自然空气散烟。
5、艾灸能吹空调,吹风吗?
实际上不管吹空调还是吹风,对艾灸都会有所折扣。艾灸的目的,是排出体内寒气,补充体内阳气,这个过程会打通连同内外的通道,同时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易被风寒抓住空子进去捣乱。
所以艾灸时和艾灸后不建议吹风吹空调,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需要吹风的话,建议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后,同时盖住艾灸的穴位。
6、艾灸后怎么洗手、洗澡?
很多灸友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
一般是不可以的,艾灸立刻洗澡,容易让湿气寒气进去。就算是洗热水澡,也建议一小时后,这时经络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穴位闭合,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艾灸完马上洗手是可以的,但要用温热水,高于体温的,40-50度,原则上,没有特别需求的话,灸后不要急于接触寒凉。
7、艾灸后上火,有两种处理方法!
艾灸后口干舌燥,嗓子干,这可能是灸到上火了,入秋后的末伏天尤其会上火,许多灸友为此感到担忧。实际上,灸后上火,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艾灸排病,经常会发热,有时发热多了,便是上火,故上火也可以说是一种排病反应,不必忧虑。
而且立秋之后,气候趋于干燥,人体阴阳平衡不稳定,很多人即便不艾灸,也还是会上火,但同样是上火,艾灸上火的价值就要大得多。
针对艾灸上火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如果身体没什么异常,可以适当降低灸量,继续艾灸;如果火太大了,无法忍受,可外力干预降火。
还有些人是上火的体质,那么艾灸时,第一是要滋阴,第二要引火归元,可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或者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各穴位10分钟等下焦穴位达到泻火目的。
8、艾灸不能有偏爱,浑身上下都要照顾!
大多数人艾灸,都会有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地方,比如很多人喜欢灸胸腹,其他地方几乎不灸,或者很少灸。但这是不科学的,这样做,就像孩子挑食子,营养不均衡,必然有些地方无法兼顾,达不到完全的满意。
我们平时艾灸,前胸后背,手臂胳膊,大腿小腿,最好都能兼顾一下,不要太偏爱某个地方了,不然这里的经络疏通,那里还是堵着,就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以上8件事,算是艾灸时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了,不说绝对,但适用于大多数人,大家可以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