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5706/8b0e0b1c1a870205.jpg)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高三了,高三开学第一天又要重新分班,从2000年开始是江苏高考政策摸索前行的变革时期,2000年和2001年,江苏省的高考方案是3+“小综合”,也就是说学生的高考科目实际是6门,即文科生是语,数,外三门单科,再加上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理科生则除了语,数,外三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
然而到了2002年,江苏高考改成3+大综合模式,大综合是将政,史,地,理,化,生6门学科综合为一张试卷,也就是不分文理科,对于出台这一方案的思路,江苏省教科院的一位专家解读为:“世界并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观的认识世界,就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同时还是创新的前提。”
然而,仅仅推行一年后,“大综合”就在“带给学生过于繁重的负担”的舆论中退场了。
2003年,高考开始实行3+2,3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2为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物理,化学6门学科中由考生自主选择的2个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
所以,高二时的分班已经不再适应高考了,根据最新的高考改革政策,2003年参加高考的这届学生又要开始重新分班,“3+2”的2麦芽糖选择了政治和历史,在高三三班,同时在高三三班的还有瑞峰和孟云,班主任换成了教政治的眼睛冯,不过,三班的语文老师仍然是李健。
张建国高三开学后已经很少呆在学校了,艺术类的学生要提前去报考的院校考试,很多艺考生都报了二三十个学校,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突然发现身边学艺术的学生突然不见了,那么,不要惊讶,他们不是在艺考,就是在艺考的路上。
从北京考试回来后,张建国给麦芽糖带回来一个甲壳虫外形的怀表,他对麦芽糖说,本来给麦芽糖买了一个爱心形状的,可是坐火车回来的路上不小心弄丢了。
和建国一起去考试的同学告诉麦芽糖,卖怀表的女孩背影和侧面都像极了麦芽糖,所以张建国追着人家不放,买了好几块怀表。
不久之后,建国考上了江西的一所很不错的大学,高三下学期直接去江西了。
…….
直到高中阶段结束,除了寥寥无几的几次书信来往,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麦芽糖读大学后的那年国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卷外音:
天空中几张零零散散的纸片飘下---
“晴弟,等到放假了,我就过来找你”
“国兄,你一个人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晴弟,这个假期我不回来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
…….
麦芽糖有了新同桌,叫冯妍婷,一个美丽大方的女孩子,雪白粉嫩的皮肤,瓜子脸,微厚的嘴唇,头发天生自然卷,活脱脱一个东方古典美女,冯妍婷和麦芽糖一样,也有个姐姐,不过已经嫁人生子,听别人讲,她的姐姐也是个大美女,甚至比冯妍婷这个妹妹还要美的多。
冯妍婷的家就在镇上不远,但是她和其他住在镇上的人不一样,她也住学校,只有在钱用完了,或者积攒的脏衣服够多了的时候,才会回家,她和麦芽糖“臭味相投”,“一见钟情”,很快就“如漆似胶”,加上住在上下铺,所以她们俩吃饭,睡觉,上课几乎都是形影不离。
那个时候,网吧正作为新兴的产业刚刚在农村崭露头角,瞬间就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只要有点零花钱,他们就三五成群的结伴去打游戏,更有甚者甚至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撒谎,逃课,寝室熄灯后翻墙头爬下水道跳窗户,说真的,如果不是网吧的出现,真的没想到这些孩子们的智商原来都如此高,虽然老师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围追堵截,甚至熄灯后去查宿舍,然而,卵用没有,想上网的学生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对策。
冯妍婷很贪玩,所以她经常朝网吧跑,以前是一个人跑,后来,认识了麦芽糖,就带着麦芽糖一起,甚至早读课时,如果班主任不在,她们就溜出去到镇上吃饭,打游戏或者闲逛去了。
在高三这关键性的一年,好孩子麦芽糖一改往昔乖乖女的样子,开始叛逆起来,虽然这个叛逆期来的有点不是时候。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何引导,是值得老师和家长郑重思考的大问题。
可能有些大人会认为,好孩子都是被带坏的,可是,为什么好孩子会被带坏?如果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不以权威的口吻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循循善诱的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会不会更好一点?
一种权威,总会被另一种权威打破,一种强势,总会被另一种强势取代,一种极端,总会被另一种极端碾压。
人生终归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要的不是指手画脚,而是恰到好处的引导。
王凡转学了,他离开了这所镇级中学,转到了县城的一所学校,那所学校的升学率一向很高,所以王凡的爸爸托了人,把王凡转走了。
当时王凡想让麦芽糖和他一起转走,但是麦芽糖拒绝了,一来县城离家远了,二来县城的开销比镇上大的多。
麦芽糖想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省点钱,后来发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说错误,因为接下来遇到了邹天一,可是,谁又能保证转学离开了就是正确的呢?去了县城,即使没有邹天一,可能也会有李天一,张天一......或者出现其他未知的状况。
人生的变化莫测,谁又说得准呢?
王凡转学后,几乎每个礼拜都给麦芽糖写信,王凡喜欢写日记,他准备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记录了学习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当然,还有很多想对麦芽糖说的话,他大概每个月从县城回家一趟拿零花钱,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到连城中学找麦芽糖,和麦芽糖聊聊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然后才回家,这也成了他们俩约定俗成的事情,每到月底的周末,麦芽糖就在学校门口等王凡,然后两个人一起去镇上吃点东西,或者去学校西面的那条小河边转转。
紧张的日子就这样云淡风轻的过着。
一天正上着晚自习,冯妍婷被猪头李叫了出去,回来后,她就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麦芽糖怎么劝都劝不住,所有的同学都傻掉了,齐刷刷的把头转向她们,用疑惑的眼神盯着妍婷,又瞅瞅麦芽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自习课结束后,冯妍婷把麦芽糖叫出了学校,走在黑漆漆的麦田小径,又是一阵嚎啕大哭之后,终于,她对麦芽糖讲述了她的遭遇。
冯妍婷的文笔不错,喜欢到处投稿,所以有的时候会找李老师帮她修改文稿,今天上午妍婷去找李老师修改文章的时候,李老师说有课要上,让妍婷晚自习去找他,结果妍婷把这件事情忘记了,但是没想到李老师主动来教室找她了,跟着李老师去办公室的路上,妍婷很感动,感动于这么晚了李老师竟然还记得文稿的事情。
可是,进了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后,李老师把门关上了,他把妍婷的文稿放在一边,盯着妍婷说:
“老师喜欢你很久了,你知道吗?”
没有思想准备,妍婷瞬间石化。
“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不想耽误你,但是老师还是控制不住喜欢你,我可以抱你一下吗?”
说完,李老师硬生生的过来抱她。
妍婷猛地清醒过来,推开李老师,冲出了办公室…
所以,就有了教室里冯妍婷大哭的那一幕。
听了冯妍婷的诉说,麦芽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怎么都没想到,猪头李竟然是这样的人,“畜生!”麦芽糖心里恨恨的想。
妍婷继续说:“你知道的,李老师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他对文章的见解很独到,我总喜欢找他问问题,他帮我修改了很多次文稿,我真的很尊敬他,可是我没想到,我最尊敬的老师,竟然会这样做。”
麦芽糖不知道该说什么,为人师表,老师,不是应该把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吗?
也许,所谓的师生情谊,只是单纯的人一厢情愿罢了。
成人的世界,永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而且复杂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