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花世界万物生灵植物的那些事
中草药的故事-益母草(标准中药)- 活血调经 - 传说中武则天的

中草药的故事-益母草(标准中药)- 活血调经 - 传说中武则天的

作者: 7a5497d49159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22:19 被阅读29次

    中草药的故事-益母草(标准中药)- 活血调经 - 传说中武则天的美容秘方

    image.png

    益母草的故事

    相传,在大固山脚下,住着一个叫秀娘的女子,心地善良。在她婚后不久,便怀了孕。一天,秀娘在家纺棉花,突然一只受伤的黄麂跑过来,抑头对她“咯咯”直叫,十分可怜。秀娘见远处有一猎人正追赶而来,她十分同情这只黄麂便将黄麂藏于自己的凳下,用自己衣裙遮盖起来。不一会儿,猎人追到门口问道:“大嫂,看到一只受伤的黄麂没有?”秀娘不慌不忙,边纺边答:“看到过,已往东边逃去了。”猎人便向东追去。看到猎人走远了,秀娘对黄麂说:“快快向西边逃吧!”黄麂屈膝下跪,连连叩头,然后向西逃去。不久,秀娘临盆,不幸难产,接生婆束手无策,催生药也无效,一家人更是急得团团转,呜呜直哭。正在这时,门口传来“咯咯”的叫声。秀娘睁眼一看,是自己救过的黄麂。只见黄麂用嘴叼着一只香草,慢慢走到秀娘床前,仰头对秀娘“咯咯”直叫,双眼含泪,显得十分亲切。秀娘知其来意,便叫丈夫从黄麂嘴里接过香草,黄麂点点头而去。秀娘服下香草煎的汤药,疼痛渐止,浑身轻松,没多时,婴儿呱呱坠地,全家高兴。秀娘知道草的用处,种了许多在家前家后,专门给产妇生孩子时服用,并起名叫“益母草”。

    image.png

    《新唐书》说武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令左右不悟其衰”。但未载涂泽是何物。武则天去世四十多年后,王焘《外台秘要》专载武则天长期用过的一首外涂美容药方,内中主要药物是益母草,称之为“近效武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其功效特异。此药洗面,觉面皮滑润,颜色光泽。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异于寻常。如经年用之,朝暮不绝,年四五十岁妇人如少女。

    《本草拾遗》记载:“唐天后炼益母草入面法:在农历五月五日采根苗,曝干勿着火,捣罗,以面水和成如鸡子大,再曝干。仍作一炉,四旁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勿令火绝。经一伏时出之。瓷器中研制,三日收用,每十两加滑石一两,胭脂三钱。”

    image.png

    益母草小时叶子比较大,长大后叶子反而小了。

    药材形态请参考 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 系列

    配方

    ①治痛经:益母草五钱,元胡索二钱。水煎服。

    ⑦治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一两,炖服,连服一周。

    ④治瘀血块结:益母草一两,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闽东本草》)

    ④治难产: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独行方》)

    ⑤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铰取汁,顿服之。(《独行方》)

    ⑥治产后血运,心气绝:益母草,研,绞汁,服一盏。(《子母秘录》)

    ⑦治产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圣惠方》)

    ⑧妇人分娩后服之,助子宫之整复:益母草九钱,当归三钱。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⑨治尿血:益母草汁(服)一升。(《外台秘要方》)

    ⑩治肾炎水肿:益母草一两。水煎服。(《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小儿疳痢,痔疾:益母草叶煮粥食之,取汁饮之亦妙。(《食医心镜》)

    ⑿治折伤内损有痪血,每天阴则疼痛,兼疗产妇产后诸疾: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担,以新水净洗,晒令水尽,用手捩断,可长五寸,勿用刀切,即置镬中,量水两石,令水高草三、二寸,纵火煎,候益母草糜烂,水三分减二,漉去草,以绵滤取清汁,于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饧。每取梨许大,暖酒和服之,日再服,和羹粥吃并得。如远行不能,将稀煎去,即更炼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一两服即瘥。其药辣疗风益力。无所忌。(《近效方》)

    ⒀治疔肿至甚:益母草茎叶,烂捣敷疮上,又绞取汁五合服之,即内消。(《圣惠方》)

    ⒁治妇人勒乳后疼闷,乳结成痈:益母草,捣细末,以新汲水调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捣烂用之。(《圣惠方》)

    ⒂治疖子已破:益母捣敷疮。(《斗门方》)

    ⒃治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碗,绞浓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卫生易简方》)

    ⒄治马咬:益母草细切,和醋炒,封之。(孙思邈)

    image.png

    参考资料

    image.png

    益母草煎蛋

    中药学描述

    可以参考 中药学-中医药出版社 十版 大学教材.pdf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益母草 药典

    【拉丁名称】 HERBA LEONURI 药典

    【汉语拼音】 Yi Mu Cao

    【中英别名】 猪麻 ; 贞蔚 ; 四棱草 ; 坤草 ; 茺蔚 ;
    所属类别:

    中药材 >> 活血化瘀药 >> 活血调经药
    古籍出处:

    《神农本草经》
    基原: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生或栽培。通常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后干燥。生用或熬膏用。
    炮制:

    鲜品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干品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状:

    鲜益母草 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 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
    贮藏:

    干品置干燥处;鲜品置阴凉潮湿处。
    药性: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
    本品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产科要药,故名益母。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可单用熬膏服,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上海市药品标准·上册》1980年版);亦可配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等药用,如益母丸(《集验良方》);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既可单味煎汤或熬膏服用,亦可配当归、川芎、乳香等药用,如送胞汤(《傅青主女科》)。
    2.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治水瘀互阻的水肿。可单用,亦可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用于血热及瘀滞之血淋尿血,可与车前子、石韦、木通同用。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
    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可与川芎、当归同用;治疮痈肿毒,皮肤瘾疹,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功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http://www.win4000.com/meinv137785_9.html

    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
    2.《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不得以益母之名,谓夫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
    3.《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难产,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化学成分:

    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亚麻酸、β-亚麻酸、油酸、月桂酸、苯甲酸、芸香苷及延胡索酸。
    药理作用:

    煎剂、乙醇浸膏及所含益母草碱对多种动物的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小鼠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益母草碱小剂量使离体肠管紧张性弛缓,振幅扩大;大剂量则振幅http://www.win4000.com/meinv137785_9.html变小,而频率增加。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

    临床上益母草会出现一些中毒反应。益母草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麻醉作用,特别能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具有箭毒样作用,使肌肉不再收缩而松弛;益母草碱有麦角碱样收缩子宫作用;能扩张小动脉,使血压下降。一般在服药后4~6小时出现中毒症状,中毒量为90~150g。主要表现为突感全身乏力;疼痛酸麻,下肢呈瘫痪状态;重者伴有大汗、血压下降,甚或虚脱,呼吸增快、增强,甚则呼吸麻痹。此外,尚有腰痛、血尿、孕妇中毒可引起流产。
    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超剂量用药和孕妇误用。因此,控制用量和孕妇慎用是预防益母草中毒的关键。发生益母草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洗胃以及对症处理,亦可用一些中药如赤小豆、绿豆、甘草等以解毒。

    image.png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茺蔚子 药典

    【拉丁名称】 FRUCTUS LEONURI 药典

    【汉语拼音】 Chong Wei Zi

    【中英别名】 益母实 ; 益母草子 ; 小胡麻 ; 茺玉子 ;
    基原: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炮制:

    茺蔚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茺蔚子 取净茺蔚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
    性状:

    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应用: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功效: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

    4.5~9g。

    image.p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草药的故事-益母草(标准中药)- 活血调经 - 传说中武则天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ph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