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钱穆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宋代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来自于现代性,而不是传统性。
在宋代,全国到处都有民间印刷作坊,信息传播的成本很低。
印刷的普及到了宋朝,它的手工业的关键字眼是工业,它需要提供劳动力和市场的城市化商业文明。到了宋代,这些条件彻底成熟了:
宋代的中国人口超过了1亿。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人口都在百万以上。宋代还有大量商业化小城镇,市镇人口脱离了农业生产,国家对他们进行单独的户籍管理。
代表城市化水平的风向标是房地产。中国第一个房地产高峰就出在宋代。
宋代大城市的土地价格,到了连文豪欧阳修、宰相寇准都买不起的程度,他们要租住政府提供的公屋,还专门写诗吐槽这些事情。
在宋代之前,中国的城市是“城”而不是“市”。唐长安那么发达,仍然是按军事和政治思路规划的“城”。
长安的坊有高墙,夜间实行宵禁;另外,作为居住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是有严格界限的。而在宋代,商店开设的地方就随意多了。古籍记载,北宋的开封,商铺酒楼密布,取消了宵禁传统,夜市每天营业20小时。南宋的临安,街上的人流到三四更天才减少,而五更天不到,又开始出早市了。
有了热闹的夜生活,就有发达的娱乐业。瓦子勾栏这个词,就是指宋代城市的歌舞综艺场所,表演包括杂剧、说唱、滑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