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在时隔三十多年,重返自己的故乡,那个似乎遥远又束缚自己的故乡,也深深刻在作者整个人生里,以此他创作了《回归故里》。
在漫长的时光里,他慢慢接受自己同性恋的社会标签,也用变相的自传写了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关于同性恋问题的思考》,但却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的平民阶级身份。那个既想逃离又眷恋的故乡是他的人生起点和底色,越是在意才越是被束缚的吧。
故乡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每个人所赋予它的色彩相异。
我从初中以后就很少回家,我不喜欢邻里的家长里短,我也很少听见。因为小时候在乡下就只有上学和玩这件事情,可能也是因为搬家离整个村的烟火气息都比较远。
大概小学的日子快乐更从容一些,没有刻意追求快乐,也从未缺席。我和朋友总是约着去河里摸鱼。我很爱那样的时光,常常在下午放学的傍晚就和好朋友顺着田埂去河里去了,夕阳总是映照在整片田野之上,洒在我们身上,那时候不懂看夕阳,可能没有那种多愁善感的气息。
回忆总是被放大,分外美好,也可能像影子一般,时常影响着现在与未来。
踩着鹅卵石,悄悄地翻开河里的小石子下面就是小鱼,很是惊喜。
后来,上初中以后就开始离家越来越远了,从周末回家到周日到两周一次,大学的半年一次,一年一次。但是也许不变的就是每年回家过年,一如既往我每年初一开门有红包。
以前也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去更远的地方。可是,后来我觉得有家人和朋友在的地方更温暖,那个自己生长的地方。因为生长在云南,我也不落俗套地变成了家乡宝。
虽然这里发展空间有限,却仍想在这里长久地生活,可能也间接印证了我实在是能力有限,也在漫长的二十多年里明白我志不在此。
我也许喜欢看看书,写写字,我仍然害怕一个人去面对生活,可是我也享受唯有我一个人的片刻,那是完整的自己。但愿后来能实现这样的日子吧。
02
因为我没有去大城市生活过,也没有体会过那种来自小城镇的格格不入感。唯一的体会方言和穿搭吧。大概从家出来以后,都用普通话讲话,即使很多时候大家说都是云南人,都听得懂彼此的方言,我也不想去说方言。因为彼此口音不同,就会被带偏了。虽然都是云南人我真的不觉得我完全能听懂,语速、口音、咬字不一样吧。
我习惯了在外面只说普通话,但是回家和爸妈打电话只说方言,熟悉又亲切,也是我们是一个世界的明证吧。可能这是我和整个世界联结的形式就是各自不同。
我想能妥善的在这两个世界生活。
我之所以能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非我一己之力。即使自己的父母没有那么多学识和见识带我看更大的世界,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把最好的都给了我,才能让我有机会走得更远。我想出走了,既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屑于故乡的没见识是不合适的。
但在作者这里是不得不吧,他的母亲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让他去上接触了资产阶级和知识的机会,而以致于根深蒂固的认为承认平民阶级身份而感到负罪感和羞耻感。
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标准里,意味着正常。偏见与歧视来自社会强加给个体,个体深深认同这些观念。
或许看社会学家写的书就是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去看待个体的人生时,每个人的人生被限定在这个结构和框架之内,无从逃离。个体的命运只能在被时代裹挟下前进。
在平民阶级以为是自己不喜欢上学主动选择离开学校,而实则是被动的选择,被这个选择机制所淘汰。
从他一开始讨厌高雅音乐、名著等,甚至以嘲笑来标榜自己不屑于进入这个阶级。在后来遇见了自己喜欢的男孩子,而去喜欢这些他所排斥的东西,才算找到自己的兴趣吧。之后他认为父亲在家修修弄弄的骄傲被自己摒弃,在朋友看体育节目时认为这是平民阶级才会做的事情,进而从不去做手工和看体育节目。延伸至父母的工作,以及之后撒谎以隐藏自己平民阶级的身份,害怕街上和自己打招呼的外祖父被别人看见,为了让自己成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否定了身边的所有。
文化人以高级文化活动的展览和音乐会来获得自我满足和优越感,说白了算是商业互吹吧。这和之前的上海名媛群事件有相似性,想跨越一个阶级就得看起来像这个阶级。作者即使不喜欢也在竭力去靠近,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用词。
此外,作者真的好敏感,因为母亲说他,你说话像写书似的,又变为以往的说话方式。 父母不愿意用低劣的言辞贬低他的同性恋身份,我想他的父母从来都是爱他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彼此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感情。
作者讨厌平民阶级以吹嘘物品的价格来展示荣誉感和骄傲的行为,可资产阶级又何尝不是。
他既着迷于马克思笔下宏大叙事的工人阶级的描述,却又与具象的工人阶级产生并不一致的矛盾。他的同性恋倾向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竭力地逃脱,又被竭力地束缚。
03
童年时作者数次搬家以及无尽的暴力,使得他活在想要逃离过去的身份。
在他的价值观里反对阶级分化,可偏偏因为自己的平民阶级身份让自己与资产阶级格格不入想要摆脱时,内心的矛盾不可调和。后来,作者凭借自己的努力遇见了福柯、萨特等。
福柯的著作里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定的规则和标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上层的权力阶级为了限制平民阶层的工具罢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左派也参与右派意识形态的构建,平民阶级的代言人也转向了统治阶级。左派的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将被统治者视为消极、被动的边缘人群,并以施以穷人救助的轻蔑。
人性里逃不开的对比,所谓的优越感,时时刻刻存在。人间的悲喜并不相通,在展示优越感以获得满足感的同时,另一个群体也在被贬低。资产阶级通过贬低平民阶级的粗俗来展现自己的高雅,平民阶级通话贬低移民来获得优越感,以掩盖自卑感。
无知代表偏见,一开始看这本书时候,作者简单地说自己接受了同性恋身份时,我以为对同性恋这个词他是不在意的,或者没有经受偏见和歧视,略过了他们这个群体所受到的精神和身体暴力,后面从他的叙述中才知并不是。以抽象的形式看待一个具象的人,抽象的去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将个体他者化,是无知与傲慢的体现。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社会进步了,平民阶级的生活也相应进步,但不意味着阶级之间差距的缩小,只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位移。
作者以一己之力在抗争,即使能改变的微乎及微,但也愿意去改变。平民阶级、边缘群体,也在发出微弱的声音为获得在这个世间的一席之地。
趋同性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快乐是建立别人的痛苦之上是可悲的。
也许,无知代表着偏见。
作者起初在面对自己是同性恋身份时为了保护自己以及获得认同而去贬低其他对象,以此来转移焦点。我们总在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正常,又做了多少伪装呢。
我想存在于这个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都被定义,但是其实只有你自己能定义自己。
生而平等,却在无形的框架之中处处不平等。
不同从来不代表不正常以及其存在天生是错误,进而遭受大多数人的暴力。也许多一些像作者这样的人,参与多数人的暴政的个体就能从中退出一个,带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减少歧视与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