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28日(周日)上午09:30-11:00,本月的第四次经典诵读《孝经》在青岛城阳图书馆二楼教室正式开催。

这次教室里的投影显示屏幕焕然一新,图书馆的王先生介绍说是刚刚更换的,投影字幕和图片非常清晰。

每次经典诵读来讲之前,青岛莲华印象的小周或者青岛邦尼茶艺培训学校安心老师都回来做准备工作。开篇之前,衷心感谢二位老师的付出努力,使得整整四期的【经典诵读】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没想得到的是,恰逢青岛城阳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一不留神上一回电视节目。

今天分享并一起诵读的是儒家经典《孝经》。据考证,《孝经》的作者至少有八种说法:孔子、曾子、子思、孔子门人、曾子门人、孟子、齐鲁儒者、汉代儒者等,不过主流的结论认定至少是在公元前241年前的作品。该作品出自孔子,因曾子在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属于72贤之一,且孝道出众,因而对话就在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间展开。

《孝经》为历代帝王和政治家、教育家们极为重视。汉代曾经设立"孝经博士"这一官职,专门弘扬宣讲《孝经》。自汉文帝、汉武帝、魏文帝、唐玄宗、清朝顺治等诸多帝王写序著疏乃至亲自宣讲。可见,这部经典受到历代君王和大儒们的重视程度。




因此次活动举办地在青岛城阳图书馆的尼山书院。惟明特别提及一位汉代大儒-郑玄(字康成),他曾经在崂山-城阳交界处新建过一所书院-康成书院。很可惜,即使是青岛当地人,也已经不知道两千年前有一座"康成书院"。有一次路过此地附近,和包老师建议,如果有机缘有一定的资金,一定回复这座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书院。
期待有缘人恢复古老书院的那一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难道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不是。
更重要的一点,在《孝经》中已经有答案,暗含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古人的刑法有三千中,其中有五种刑法是:墨(额上刺字涂墨)、劓(Yi割鼻子)、剕(Fei断脚)、宫刑(男子割掉生殖器,女性破坏生殖器)、大辟(死刑)。最重的刑法是"不孝"。
与曾子有关的一些成语和故事。
1.慎终追远2.吾日三省吾身3.任重道远。
还有一则就是因妻为哄孩子而谎称给儿子吃猪肉,曾子亲自杀猪兑现诺言守信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子女有很大的启发,教育先从自己对孩子的诚实守信开始,这样孩子走向社会以后,自然而然会做守法守信用的人。
服饰、言行、礼仪应该因时因地因场合而灵活变换,且符合氛围和活动场景。此谓"得体",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现在流行的做旧做烂的服饰,好好的一条裤子,故意让膝盖漏个大洞,短裤下摆像一天天撕破的旗帜。岂不知,既不利风水,又不利于健康。美在何处,意在何处,真得找不到什么依据。
包括一些大咖们,在极为正式的场合也穿着皱巴的牛仔裤+过于休闲的衬衣,太过于随便。这一点,应该多向我们的现实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日本,谦虚地学习!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两句金句警醒着我们。在我们经济高速成长过程中,演绎了多少名人、高官跌落神坛,失去世人的尊重和仰慕;多少曾经富贵一时而不可一世的富豪富,因虚荣、骄嗔、失德而败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谦虚低调立身处事模式,方是长守贵、长守富的最大秘诀。
孝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忠诚守信,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治理者又体恤爱护普通百姓,这样自然社会和谐。总之,一部《孝经》内涵丰富深远,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
《孝经》韵律优美、文字精练,老幼皆宜,让我们一起大声诵读经典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