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惠王篇内涵再认识

梁惠王篇内涵再认识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0-20 10:18 被阅读0次

现在的社会风气,崇尚流量至上,谁掌握了流量密码,谁就能够获得财富,因此干的都是博眼球的事情,比如包装人设,制造事件以图出圈,追逐热点,语不惊人死不休,毫无底线可言。这种现象的孪生姐妹是投机暴富心理,因此造假上市、炒作概念,制造爆款,甚至电信诈骗屡禁不绝,普通人也经常有一夜暴富的梦想,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现代世俗版的霸道,事事为了牟利。

那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事业的人,他们做事情是为了梦想,认准一件事,一张蓝图干到底,成功固然可喜,但功成不必在我,甘当人梯。他们也喜欢财富,但他们把事业放在首位,金钱是事业的副产品。这就是现代世俗版的王道。

王道着眼长远,需要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霸道注重眼前,希望一步登天,万众瞩目。霸道容易实现,王道则成效不明显。

霸道和王道之别,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摆布义和利的关系问题。霸道重利轻义,王道重义轻利。

《梁惠王》篇侧重阐述王政的具体内容,而《公孙丑》篇则侧重方法论,即孟子如何试图激发扩充齐宣王的善之四端,以说服齐宣王推行王政,可以说是这孟子推行王道的一个失败案例。

《梁惠王》篇阐述的王政的主要内容包括: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一个真正的王者应该胸怀天下,只有百姓安宁,国家才能太平,他批评梁惠王开口便谈利益,推行王政的关键,首先在于君主有没有平天下的大志,他告诫齐宣王,百姓不得安宁的责任在君主。鲁平公放弃了拜访孟子的想法,表面上看,是臧仓从中作祟,其实是鲁平公没有实施仁政的志向和意愿。

孟子以王政之才自任,坚决反对霸道,因此无论是梁惠王、齐宣王还是鲁平公,只要没有王政之志,他必然是选择离开。

第二、君主应该与民同乐,指出独乐乐不若众乐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从历史的角度,纵论古代的圣王都是与民同乐的典范,希望现在的君主能够以古代先王为榜样。

第三、如何让百姓快乐?孟子认为就是要真正为百姓办实事,而不是把为民办事作为博取名声的手段,孟子提出“民无恒产,则无恒心”。

具体而言,就是要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养生丧死无憾,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将桀纣作为反面教材,君主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要不为百姓谋利益,任何君主都可以被推翻。

孟子认为,不但要为本国百姓谋利益,还应当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因此他告诫齐宣王不要有吞并燕国的企图,应该为燕国百姓谋利益,为他们重新立一个有道的新君,然后从燕国撤军。

君主不可言一己之利,但要言天下百姓之利。百姓得到了利益,他们就快乐;百姓快乐了,不但国家太平,而且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那天下就太平了,能够实现天下太平的王才是真正的王。

第四、为百姓谋利益,不是称王的手段,而是出于内心,因此与民同乐的真正内含和本质是仁义,仁义才是王政的核心,君主对待百姓,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因此王政就是仁政。

第五、选拔、黜免、奖励、惩罚官员,不能依据君主个人的好恶,偏信身边人和其他官员的评价,而必须尊重民意。

第六、诸侯们都热衷于霸道,最喜欢的是战争,通过战争来掠夺土地和人口,以图称霸天下。孟子告诫君王们不要崇尚掠夺,战争分正义的战争和掠夺的战争,符合人民利益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才可以安天下之民。这就是霸天下与平天下的本质区别。

孟子指出,魏国要摆脱当前国势衰颓的困境,也唯有推行王政,霸道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企图通过战争来化解国内的矛盾是不可能的。

第七、大国通过推行王政可以平天下,小国要自保,抗御外敌,也只有推行仁政以得民心一条路。

【《孟子》简读之梁惠王篇23

相关文章

  • 《海说孟子》修订版9:众人皆杀(傻)我不杀(傻)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梁惠王篇:孟子遗憾离开梁国 孟子和梁惠王谈了这么多,惠王好像很感兴趣,可...

  • 一起读《孟子》:孟子警告!不要自己骗自己玩!

    对于孟子先修好国内政治再玩乐的建议,梁惠王还有疑惑,什么才算好的政治呢。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也是尽心尽力了。...

  • 非不能为 乃不愿为

    《孟子·梁惠王篇上》中记载孟子游说梁惠王,颇为有趣:“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

  • 《资治通鉴演义》之十五、梁惠王的疑问

    (大刘,这个梁惠王是谁?我好像只记得有个魏惠王哎。) 嗯,这个问题问得好。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因为魏惠王执政时将都城...

  • 《孟子》感言集之52:王道之始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于梁惠王的为国之道颇有感触,梁惠王治国理政不可不用心,“河内...

  • 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上)

    寡人之于国也 提起梁惠王这个人,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高中语文教材上就有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讲的是梁惠王满腹委...

  • 《孟子旁通》望之不似君

    当梁惠王和孟子慢慢谈得来,已经可以劝梁惠王不再怀疑“王亦曰仁义而已矣”的道理,不再犹豫去实施仁政时,不幸梁惠王却死...

  • 《孟子》感言集之17: 仁者无敌

    早起,高声朗读《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对于战国时期的梁惠王的处境深表同情,梁惠王的魏国与赵国、韩国都是三分...

  •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 陈建军 《孟子》第一篇《梁惠王章句》的第一章是: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

  •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这是一篇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对臣民十分尽心。河内出现灾荒把子民移居到河东,把粮食移到河内,救济灾民,河东闹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惠王篇内涵再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xo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