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提起梁惠王这个人,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高中语文教材上就有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讲的是梁惠王满腹委屈地对孟子诉苦。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你看啊,老孟,我对这个国家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河内地方(河南省济源县一带大概)遭受了饥荒,我便把那个地方的百姓移到了河东(今天山西省安邑县一带),同时还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移到了河内来解救那里的灾民,假如河东这个地方遭受了饥荒,我也是会这样做的。你看看现在魏国周边的国家,哪有一个国家的国君像我这样尽心尽力,我容易吗。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我即使是这样,别的国家的百姓还不来我这里?
孟子听了很无语,开始给他讲故事。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走,或五十步而后走,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说这个故事来暗讽,其实你们魏国没比邻国强多少,来了你这里,百姓还是会流离失所,还是会经历兵荒马乱,老百姓本来就安土重迁,如果来魏国没有特别明显的好处,怎么回来呢?
当然,后面的这几句,是我脑补的,聪明人之间的事情都是点到为止。
那怎么才能让邻国的百姓来你们魏国呢?老孟也不是省油的灯,接着开始趁机兜售自己的政治理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alabala”。
后面没有写梁惠王的反应,按照史家的一般逻辑,如果臣子说一番话,君主很高兴,会写“大悦之”,“深纳之”;君主感觉一般,会说“善”。
但是在《孟子》一书中,梁惠王什么反应没有记载,估计梁惠王后悔听老孟讲故事了。
上学时读这篇课文时,对于梁惠王这个人基本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是魏国的一位昏庸的国君罢了。对魏国也没有什么概念,只觉得是战国期间的一个小国罢了,最近读通鉴也参考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才知道,原来魏国进入战国原来这么生猛。
魏惠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前面还是魏文侯、魏武侯,到这里直接称魏惠王或者梁惠王了。这说来有点话长。
文侯经营魏国五十年,接下来武侯继续经营魏国二十年。经过七十年的励精图治,魏国实力远在一同分晋的韩国、赵国之上,一时间其他诸侯也难以望其项背。
取一段通鉴的简单描述就可以证明:
烈王三年,魏伐齐,至博陵。
烈王四年,魏败赵师于北蔺。
烈王五年,魏伐楚,取鲁阳。
注意,这不是我摘出来的,而是通鉴原文,通鉴对于魏国的这一段风光时期,描述的极其简略,可能是史料残缺吧。但是透过这简单的不到五十字的描述,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魏国予取予求的威风。
魏国一时风头无俩。所以到了惠王这一代就首先称王了,并且是在诸侯中间第一个称王,可见其自信。但是惠王的即位之路并不是那么顺利。
魏武侯死的仓促,通鉴记载武侯“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没有来得及立太子就挂了,造成了兄弟二人的王位之争,国内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韩国的公孙颀对韩懿侯说:魏国大乱,咱们可以趁火打劫。赵国的赵成侯这时候也是心情不好,为啥呢?前段时间也被魏国扁了一顿。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韩赵联军开始讨伐魏国。
韩赵联军在浊泽这个地方大败魏师,并且包围了魏国都城安邑。浊泽这个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山西运城一带,而安邑在今天的山西夏县,也是司马光的老家。
包围魏国之后,魏国为鱼肉,联军为刀俎,魏国的命运掌握在两个兄弟国家身上,但是在如何处置当时局面上,韩赵两国产生了分歧。
赵成侯比较简单粗暴:干脆将不听话的魏罃杀掉,立听话的公中缓,咱们两国再割点地,之后联军撤退,这样对你我两国都有利。
韩懿侯对此却又不同的看法:这样做有两点不妥,第一,你把魏罃杀了,显得我们比较残暴;第二,赤裸裸的割地,显得我们贪婪。这两点都会让我们在国际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将来外交不好搞。
不如这样,我们让魏罃和公中缓各自为王,这样魏国就会分裂为两个国家,单拿出一个来,连宋、卫这样的小国都不如,还哪里能是我们两国的对手呢?这样我们可以永远高枕无忧了。
赵成侯不答应,觉得这样占不到什么便宜,不听韩懿侯的。韩懿侯也不爽,心想你不听老子,老子还不干了,连夜带兵撤走,只留下赵国军队围城。当然,魏国受死骆驼比马大,打不过韩赵联军还打不过你赵国么?赵国军队也撤走了。
联军围城的危机就这样戏剧性的化解了。
公中缓没了靠山,没几天就被魏罃杀了,魏罃即位为魏惠王。
对于这段故事,司马光引用司马迁的话评价:
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嫡子,其国可破也。
翻译过来就是:魏惠王不死,魏国不分实在是由于韩赵两国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如果能听从一家的意见,魏国必然分裂,当然这里的一家就是指韩懿侯。
不得不说,韩懿侯的眼光比较长远,看的比赵成侯清楚。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真是为韩懿侯的主意点赞。赵成侯和韩懿侯相比,考虑问题方式完全不同,眼光之长短也不可同日而语。生活中,我们实在是要多向韩懿侯学习,要放长线钓大鱼,考虑问题要寻找最优解。
不得不说,魏惠王的运气实在是好,可是后来就没有这么顺风顺水了。
王好战
孟子说魏惠王“好战”。确实如此,在位期间发送多次对外战争,可惜败多胜少,战绩不佳。通鉴里面多次记载了魏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
即位三年,就联合韩军与秦军在洛阳干了一仗,可惜败了。
即位四年,讨伐宋国。没有记载战况和结局,估计是没有捞着什么油水。
即位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这次战争可以说是惨败。韩赵魏三国联军与秦军在石门这个地方展开了激烈战争,损失惨重。石门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一带。这次战争算是秦国对东方诸侯国的第一次大捷。
即位七年,魏惠王不服又与秦国干起来了。“战于少梁”,可惜又是败绩。少梁在今天的陕西韩城一带。也是在这一年,秦献公死了,秦孝公即位,第二年重用商鞅,变法图强,后面会介绍商鞅这个人。从此,秦国到了一个开挂的时代,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魏罃称魏惠王之后,齐国也不甘示弱,也称王。是为大名鼎鼎的齐威王。
伐赵
魏惠王“好战”,也有抱负,他一直想在自己手上再次统一三晋,复兴为原来统一强大的晋国,然而他本人却是有点稍微志大才疏了,终其一生在军事上乏善可陈,屡吃败仗。
公元前354年,也就是即位后的十四年,魏惠王伐赵,包围都城邯郸,算是赵国最为危急的时刻,离灭国仅仅一步之遥。
于是赵国向齐国求救、向楚国求救。楚国没有马上行动,齐国先出手。
齐国派出了赫赫有名的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的豪华阵容。这里司马光插了一段孙膑和庞涓的个人恩怨。
孙庞二人师出同门,都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然而庞涓总觉得自己不如孙膑学得好,可是庞涓这个人会来事,在魏国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此时孙膑可能还没有发迹,可能还在四处漂泊。于是庞涓把孙膑骗到魏国来,可能是说了一番魏王会重用你,哥们儿有肉吃就有你汤喝的话。孙膑没有多想就来了。
来了之后没多久,孙子就成了孙膑了。
通鉴里没有细讲庞涓是怎么用阴谋诡计陷害孙膑的,总之,结果就是“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砍掉双脚,脸上刺字,庞涓想要的就是一个结局:孙膑要从此成为废人。
同窗好友,多大仇多大恨。但庞涓忽略了一点,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最重要的是脑子。
孙膑选择隐忍,抓住齐国使者来魏国的机会,“偷渡”到了齐国。拜在齐国大将田忌的门下,并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
赵国来求救了,于是齐威王想让孙膑为将,孙膑推辞:我是一个刑余之人,怎能率领千军万马?
齐王表示理解,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
田忌率领救赵大军出发,想直接到赵国邯郸跟魏国军队开干。孙膑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当然出招不会这么low。而是给田忌上了一堂课: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大意就是:凡事不要轻易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多想一想,用最省力的方法解决问题。
接着,就谈及到当时的形势:
魏国和赵国交战,魏国必然把所有的精锐都用来攻伐,老弱残兵用来守城,您不如直接率军攻打魏国的首都,占领优势位置,进攻防守虚弱的地方,那样,他们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回来防卫的,这样我们就能解救赵国的困局,并从魏国得益。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
围魏救赵在实施的过程中分为三步:
一、佯攻魏国襄陵
毕竟齐国军队从齐国的临淄出发到魏国的大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路途遥远,如果魏国能够攻下邯郸,并及时撤军,齐国的围魏救赵就起不到效果了,要知道长途奔袭,劳师远征是用兵大忌。所以,孙膑派两个龙套齐城、高唐带领一支小队去佯攻襄陵,以此麻痹正在包围邯郸的魏军。这样不可一世的魏军就不会马上返回救襄陵,为齐国攻打大梁赢取了时间。
二、直接进攻大梁
同时孙膑派出了大军去主攻大梁。大梁当时虽然不是魏国的都城,但也是魏国的军事重地,如果大梁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主攻大梁,是为了慌乱魏军的阵脚,引诱魏军撤军自救。
三、桂陵设伏
孙膑在桂陵这个魏军撤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漂亮的围点打援战术。
计算如此周密,胜仗自然水到渠成。果然,魏军在占领了邯郸之后,火速撤军,但是撤到桂陵这个地方的时候,被齐军袭击,魏国大败。
这样魏国又吃了一次败仗。
当然,好战的魏惠王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