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一共有四个有实力的儿子,分别是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鲁庄公自然死亡,庆父、叔牙被赐死,鲁僖公封季友为执政卿,季友的儿子为季孙氏,封庆父的儿子为孟孙氏,叔牙的儿子为叔孙氏。因为都是鲁桓公的孙子,所以都带个“孙”字,按照当时的习惯,称呼三家为“三桓”。
到了季友的孙子季武子当执政卿的时候,季孙氏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另外两家,在公元前562年,鲁襄公在位的时候,季武子与另外两家瓜分了鲁国公室的三军,三家各取一军和相应的军赋,这就是“三分公室”。
季平子(图片来自网络)季孙氏在季武子死了以后,由季武子的孙子季平子执掌,在公元前517年的时候,鲁国已经是鲁昭公了,鲁昭公在别人的忽悠下,派兵攻打了实力最强的季孙氏,季平子的弟弟也被杀了,季平子求饶,鲁昭公非要杀了他。
后来叔孙家带人来帮季孙家的忙,孟孙家一看,也站在了季孙家一边,结果鲁昭公不敌,败下阵来,出逃到晋国。结果在晋国一待就是六年,也没人管他。
到了晋顷公死了,晋定公即位后,晋定公就想把鲁昭公送回去,便召来季平子问责,季平子说了一堆委屈话,认错态度很好,表示愿意接鲁昭公回国,可是鲁昭公的跟班觉得当初已经得罪了季平子,回去肯定没好果子,就胁迫鲁昭公不回鲁国,次年鲁昭公客死晋国。
当时的“三桓”已经得到了鲁国人民的爱戴,鲁昭公想除掉他们加强公室的权力,自身又没有绝对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铤而走险进攻季孙氏,结果客死他乡,让人叹息。
阳虎(图片来自网络)公元前505年九月,季平子去世了,季孙氏随即发生了变故,家臣占了主人的位置。阳虎是季孙氏的家臣长,在给季平子办丧事的时候抓了季桓子,鸠占鹊巢执掌了季孙家的大权。
次年,阳虎和季桓子盟氏,后者发誓听阳虎的话,才得到释放。阳虎又凭借季孙氏的实力,与孟孙氏,叔孙氏和鲁定公盟誓,三方都发誓听阳虎的话,阳虎实际上成了鲁国的执政官。
公元前504年,郑献公,派兵攻打周天子,并抢了几个城邑,晋国作为盟主心里很不爽,便让小弟鲁国派兵去惩罚郑国。阳虎带着人就去了,抢了郑国的匡邑,郑国也不认错,干脆叛离了晋国。
齐景公认为晋国已经势衰了,轮到齐国当老大了,便拉拢郑国和卫国当自己的小弟。郑、卫便改认齐国为大哥。齐景公有点膨胀,想把鲁国也拉到自己这边,就派兵揍一下鲁国,希望鲁国认齐国为大哥,鲁国不从,请晋国帮忙,晋鲁击退齐国。
阳虎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想趁着对外战争,自己有功于鲁国,把“三桓”除掉,计划把季桓子带到一个地方除掉,再去对付孟孙氏和叔孙氏,不料部下反水,季桓子逃掉了,跑到孟孙氏家里,孟孙氏对阳虎已有警觉,已经加派了人手护院,双方激战,阳虎劫持了鲁定公和叔孙氏向孟孙氏进攻,经过一番苦战,孟孙氏打败了阳虎,阳虎结束了在鲁国的三年执政生涯。
后来,阳虎逃到自己的封邑,“三桓”派兵进攻,阳虎不敌,逃到了齐国,齐景公抓了他,阳虎又逃到了晋国,投奔了赵简子,为其效力。
阳虎作为平民布衣,并非卿大夫家族的子弟,却执掌了鲁国三年,在春秋时期极为罕见,阳虎的出现,说明了春秋后期,布衣士人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参政的愿望,渴望在政坛一展才华。
布衣士子走上政坛大放异彩是战国时期的事了,春秋时期的阳虎似乎是一个探索者,不为卿大夫阶层所容忍,终究敌不过卿大夫这个利益集团的绞杀。不过阳虎的出现也说明了布衣阶层在逐渐崛起,贵族阶级在慢慢衰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