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实乃后人伪作》

作者: 黄思明 | 来源:发表于2021-10-03 15:57 被阅读0次
      《孝经实乃后人伪作》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之旨趣;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李隆基《孝经·序》

近来颇多人写关于孝道的文章,推古之各种非人做法,大家多有叹息和点赞,恨不得所写内容是有关自己一般。

作为现代人,作为21世纪的大好国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孝道思想?如何批判继承《孝经》所宣扬的思想?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绝不能不加思考,就胡乱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古代经典。所以《孝经》对每个孩子,不是说就一定适合读它,越是小孩子,毒害作用越大。

《孝经》是什么?是封建帝王用来愚民和禁锢思想的工具罢了。我们看看这个序言,它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给写的。

李隆基是谁?他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关键帝王,他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也一手造成的国家动荡的“安史之乱”。

唐朝经过八年戡乱,衰败之势无可逆转,所以说,唐王朝,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

李隆基给我们讲孝,简直笑掉大牙。他亲手把姑姑太平公主赐死,把老爸逼宫退位让给他,这种人还好意思给我们讲孝道。

不过,李隆基逼宫老爸退位不算什么,他更厉害的是把儿媳妇杨玉环给娶了当老婆,乱七八糟的皇宫生活,真叫我们大开眼界。

唐朝的乱,其实从开国之初,就已经见识过了,李世民杀了哥哥弟弟,逼宫李渊退位。后来把自己一干儿子都快杀光了,最后传位给身体不咋地的皇子李治。

李治这个奇葩,把武媚娘这个姨娘请回宫里当了皇后。所以,咱们千万不要以为李隆基娶儿媳妇有多大事一样,其实从一开始,他们李家就是这种乱七八糟的关系。

是故,我们读《孝经》一定要谨慎,里面的糟粕和精华我们都要仔细鉴别。当然,我们仔细看过后,也会发现,这书要说有多大糟粕也未必。

这本书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它就是假借说是孔子老人家写的。牛皮吹得震天响,秦汉时候,孔子老人家写书还没这么多,到了隋唐时期,他的书越来越多。孔子自己倘若知道,要把这些不肖子孙都拉出去毙了。

实际上,孔子述而不作,一本书都没写过《论语》都不是他写的。什么《诗经》《周易》《春秋》《礼记》等等,都是后人假托孔子的名义而作。

这就好比八九十年代,金庸小说出名后,一大批非金庸作品充斥市场,譬如金庸新作,令狐庸作,此外还有什么金童、金雍、金墉、金康、金翁、金鹰等等。

古代没有身份证,卖了假书还没人知道。所以但凡孔子伪作,竟然堂而皇之成了经典作品,您说逗不逗。

那么《孝经》究竟怎么读?因为它是我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还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

所以,对于研究古代儒家思想还是很有帮助,至于说对教育孩子多么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我觉得用处不大,还不如读读《论语》,也比读这本杂书强多了。

其实,我觉得,为啥会出现这么一本《孝经》呢?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大家读《论语》,觉得没读够。

很多人就想再看看孔子,还有没有其他的文字留下来,好让子女读了听话好教。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然后就有人假托孔子来编写这样的教材而已。

儒生可以从中大赚一笔,父母也获得了自认为可以拿捏子女的榜样教材,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啊!我们不妨摘录一段,试着解读一番。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是开宗第一段,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和《论语》相比,它的说教成分太浓厚了。《论语》里曾子还时不时会来一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的曾子像个木头,啥事不懂,啥事不敢说。你们觉得这书还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嘛?

这里面说了很多,身体怎样怎样,做事要怎么样,忠君爱国等等,就没有一句说到作为一个人的本身自己。

您说逗不逗,它内容说来说去,子女就是父母的私产。父母是天,子女都是奴隶一般听话就行。阿德勒心理学家说,做啥事都是为了父母,找不到自我的孩子,ta将悲剧一辈子寻找自我。

所以,这种书不结合当代心理学、教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去读,您单读这本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孟子早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难怪宋代的大儒陆九渊在《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现代作家和散文家孙犁在《我的史部书》中说:“历史可信吗?我们只能说:大体可信。如果说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虚无主义。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 还是有道理的。”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对《孝经》的观点大致如下:《孝经》可以读,但不是孤立地读,而要综合地读,结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内容去读。譬如《资本论》《列宁选集》《自卑与超越》《民主与教育》《哲学之改造》等等。

我绝不建议广泛推荐大众阅读这部《孝经》,简直是愚忠愚孝的代表作,读完不做思辨和去其糟粕,很可能都把人读回成了那种封建的思想头脑,这就很可怕了。


……——……

黄思明顿首

于国庆节

大西北迪兰市

2021.10.03

辛丑年八月廿七未时许

相关文章

  • 《孝经实乃后人伪作》

    《孝经实乃后人伪作》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

  • 《孝经》全文和译文

    孝 经 《孝经》简介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

  • 大王朝与大工程——夏王朝诞生发微(9)

    华夏三,征有苗 禹伐有苗,此事录于尚书•虞书•大禹谟,后世有人证此篇为后人伪作,不信。但墨子•非攻下也有记载...

  • 《孝经》的冥想与感悟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据说是孔子的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的附会。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八章,书...

  • 三十六计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①,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②,云雷屯也③。 【注释】①伪作:假装、佯装。②静不露机:静,平...

  • 名家说

    此名家说并非指出了名的人再说什么,而是指先秦名家的观点。 名家以《公孙龙子》书为著,其它外三种,疑是后人伪作的,仔...

  • 关于名人教子的那些事(1)

    01 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代表作《孝经》。后人钦佩他的品德,才学,故尊称他为曾子。 曾子...

  • 《玄门散识》文献卷☯《列仙传》简介

    ☯《列仙传》主要内容 《列仙传》是中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神仙人物传记著作,旧题西汉刘向所撰,被后人断为伪作,实当为东...

  • 财政

    财政 儒法之争,贯穿始终。儒法互为表里,“儒家为表,法家为里”,实乃后人对儒法关系的错误解读。儒家掌握对过去发生事...

  • 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并战计/ 假痴不癫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解析]:所谓“假痴不癫”,就是表面上是一付痴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经实乃后人伪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av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