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周二 晴
因为徐老师的极力推荐,所以又去读了一遍这本书。
第二次看的很快,本身书本页数也不多,花了两天就看完了,和第一次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的同事小严是93年工作不久的小伙子算是我的助理,也在一起看这本书。他看完那会儿我就问感觉怎么样,他的回答很模糊,觉得有些看不明白。我第一次看也是有些懵懂,但还是强行看完了一边没有继续摸索,可能现在看问题的高度不一样了,所以许多地方也看的清晰了。
这笔记拖了3.4天才补上,看书的时候其实没做什么笔记,就是很顺其自然的从头到尾看完了,当然也有一些细小的地方还没理解,也有一些可能翻译的问题不是那么好揣测作者的意思。总而言之是本好书,很适合做产品规划的同学去好好看一遍。
文章前面的铺垫介绍就不再赘述了,整本书的核心就是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主要是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明确”这个词很重要。至于“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就是明确我们通过产品得到什么?和我们的用户通过产品得到什么?明确了战略层,一般一份产品的商业企划书也就基本可以出来了,那是头部信息,也同时需要传达给下面所有员工的。书中后面大篇幅的介绍了怎么挖掘用户需求,其实我也没看的很深,因为实际工作里不太有机会用到,就浏览一下过去了,可能这也是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区别吧。
范围层,最不容易理解的一层。我印象里第一次读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结合实践不明白这一层的含义。这次看到这里回想之前的工作做对比,发现这一层才是落地前最重要的。战略层的意义当然非比寻常,但是能落地,并且落地后成什么样子同样是需要经常踩坑。因为大多公司的战略都是由老板产出,可能前期不一定完全正确,需要产品初步成型后摸索调整,但是定义好范围后,许多工作量都会有方向的执行。这也是我现在最需要学习克服的一层,没有对业务的深度剖析,是把握不好这一个度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是这一层要明确的。
结构层,我一直以为结构层是开始原型了,但真不是这样的,结构层是为了画原型也就是下一层框架层准备的。明确了产品路线,并定义好了产品的范围,我们就需要对该产品的架构有所认识。流程、架构、导航,让用户按照你的思路可以清晰的走到每一步就是成功了。
框架层和表现层,相对上面三层,这两层内容就实际很多了,基本就是原型交互和视觉设计,这两块有许多其他的书都可以参考,不多赘述了。
在结合了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后再来看这本书就会非常佩服作者,内容写的非常精炼,总结到位,非常值得产品同学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