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历十五年——历史的另一面(蚂蚁私塾江苏班分享文稿一)

万历十五年——历史的另一面(蚂蚁私塾江苏班分享文稿一)

作者: 公子一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22:36 被阅读289次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江苏班以及各位前来捧场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蚂蚁私塾《古代历史》的拆书老师小白,很高兴在江苏班见到大家。

    说到江苏,都知道是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的“鱼米之乡”。古人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里给了苏州极高的赞誉;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别的不说,只一条名传千古的秦淮河,便可足见其秀美和富庶。而私塾长花花所在的扬州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二分烟水一分人,廿四桥头四季春”。

    江苏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杰地灵,男才女貌。以唐伯虎为首的江南四大才子自不用说,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还有美貌与勇气并存的宋代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杜牧诗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除此之外,江苏还很富庶。从唐代开始,中国古代经济开始南移。到了宋代,朝廷财政大部分依赖江南。到了明代,江苏更是成了朝廷的纳税大户。而现在,江苏多个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带上耀眼的明珠,华西村更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

    综上,江苏的特点就是:景美、人美,钱多。真希望有一天到江苏来看看美景,看看美人,再沾沾财气。

    今天晚上,我主要跟小伙伴们聊聊明朝那些事。当然,我要聊的不是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而是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今晚的分享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大约会持续一个小时,下面进入今晚的分享。

    万历贵为天子,却处处受到文官的约束,是皇帝昏庸无能?还是臣子飞扬跋扈?万历早年好学勤政,而为何后来竟然荒废朝政三十年?是因为万历懒惰?还是另有隐情?

    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拥有无上的权威,掌握着帝国所有人的生杀予夺大权。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谁还敢去过问皇帝的事,那不是找死吗?

    然而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朝代,臣子不仅敢过问皇帝的事,而且皇帝还得看臣子的脸色行事。这个朝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明代。

    在明代的历史舞台上,常常被人们谈及的是宦官专权。但有一股超级强大的政治力量常常被人们忽视,它就是文官集团。这里说的文官集团,你也可以理解为不包括武官在内的官僚集团。

    文官集团在明太祖朱元璋时被打击和压制,无法形成气候;明成祖朱棣时由于皇帝本人势力的强大而无所作为。但到了明成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文官集团就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甚至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在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文官集团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股能够左右明代政治走向的强大力量的呢?这得从文官的前身“士”开始说起。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末期出现了新兴的士,他们帮助贵族处理政事,领取实物俸禄,不像贵族那样享有世禄,也不世代占用土地,他们的官职由贵族任意任免。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官,文官与贵族(封君或国君)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就像今天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老板可以解雇员工,员工也可以炒老板的鱿鱼。

    古代文士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成为开天辟地的君主,但却希望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操纵者。这一点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两部最典型地反映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小说中不难看出。

    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人物,但二人均处于军师之位,都甘心为一个“非文士”的主子效劳;而作为主子的宋江和刘备又必须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对军师言听计从而又勇于承担一切责任。这两部小说都完成于元末明初,反映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士理想中的君臣关系。

    明代文士阶层在明初明太祖、明世祖统治时期,一直受到皇帝的压制,文士理想中的君臣关系根本不可能出现。但渴望实际操纵国家政权的文士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愿望。明代文士从一开始便在为本阶层的群体人格独立而努力。从政治角度而言,这种努力主要表现为作为帝国权力操控者的文官集团的成长。

    一个强大的帝国需要大批文官来维持统治,因此,文官队伍在明初便已初具规模。一方面,帝国的统治需要文官;另一方面,文官势力的扩张对皇帝构成了威胁。因此,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的皇帝就会限制和打击文官。胡惟庸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打击文官集团的重大举措。

    胡惟庸案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但据历史学家考证,胡惟庸案诸多细节均为虚构,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帝国大权集于一身,达到了限制和打击了文官的目的。明初打击文官的举措还有蓝玉案,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当时的文官队伍中的其他文官多多少少对胡惟庸持支持态度。既然这样,朱元璋如此大规模的屠戮政策却没有引起文官的集体反弹呢?原因就在于他是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明初文官都由他选拔并在他的控制之下,因此此时的文官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却翻不起什么风浪。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虽然不是明王朝的开创者,但他同样是通过夺取政权而登上皇位。在他进行夺权斗争前后,他对文官队伍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也可以说,他重新建立了一支文官队伍。因此,他同样可以完全控制文官集团。

    在明成祖之后的其他君主,由于经过明初几十年的积累和巩固,政权稳定,天下承平,这些帝王基本生长在深宫之中,由嫔妃和太监养育长大,缺乏对帝国的了解。再加上明代严格的皇帝制度,使他们在即位之前没有接近政权的机会,甚至没有任何管理帝国的经验。

    因此,当老皇帝驾崩,新皇帝即位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对于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难免手足无措,不得不依赖于由大学士为代表的广大文官集团。再加上从宋代开始,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中国开始步入平民社会。没有了世家大族的牵制,明代文官集团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由内阁学士所组成的文官权力核心实际上掌握着国家大事的决议权。

    文官集团最终成为左右皇权的强大的政治势力,与科举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代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其本意在于加强对文官集团的控制。但这种制度一旦推行之后,实际上控制所有士子命运也即人才选拔权的并不是皇帝,而是各级文官。此话怎讲?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有这样一个传统,考中的考生一般都会去拜主考官为老师,考生就是主考官的学生,也叫门生。

    虽然帝国最高规格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就是皇帝的学生,一般叫做天子门生。但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只是个形式。一般情况下,凡是通过会试的考生都可以参加殿试并都能通过殿试,皇帝只是偶然更改一下名次而已。因此,虽然通过殿试的考生是天子门生,但是他们的仕途并不由皇帝决定,而是由文官集团决定。

    我们知道,参加殿试的资格是先通过由礼部官员负责的会试。而要取得会试的资格,则必须通过由文官主持的各省乡试。而乡试资格的获得,则是通过府县的考试而成为秀才。在这层层的考试中,主考官对士子的政治命运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既然士子的政治命运由文官集团决定,想要考取功名的士子自然会去抱文官的大腿,而不会去巴结皇帝。当他们金榜题名之时,他们更多的会感谢主考官。当这些士子进入官僚系统后,自然就成了文官集团的新生力量。

    另一方面,科考的成功者认为他们获得仕途的通行证,并不应当感激皇帝,而应归功于本人的努力。因为科考如此直接地影响着知识阶层的政治命运,而科考的通过又基本上凭借个人的才学和运气,这样,士子在步入仕途以后,自然就认为有理由控制社会的部分权力。

    同时,科举这种选拔政治人才的方式又为从知识阶层中产生的文官集团攫 取社会权力提供了便利。士子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必然要结成各式各样的关系:考官与考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考生与考生之间形成的“同年”(同年及第)或“同乡”(同乡考生)关系;同姓考生之间结成的同宗关系。这些关系的形成,无疑地为文官们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实力提供了保障。

    到这里为止,文官集团已经成为遍布朝廷和地方的强大政治势力。皇帝因不了解国家情况、缺乏执政经验而失去了对国家事务的实际决策权,只能就文官们作出的决策进行象征性的裁决。

    而文官集团想要的理想君臣关系是彻底架空皇帝,让皇帝成为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而让皇帝成为这样一位圣君的手段,便是将皇帝禁锢在紫禁城中,由一些年老德高的大臣定期向皇帝讲授儒家经典,用儒家经典对皇帝进行思想囚禁。文官集团对皇帝的这种禁锢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皇帝的即位年龄——皇帝即位年龄越小,成功率越高。如果皇帝即位时已经成年,文官便很难再将他禁锢。

    下表是明代皇帝在位年表,我们可以结合这张表来理解。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得知,从明英宗朱祁镇至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的十位皇帝(万历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即位时间只有1个月,故忽略不计),平均即位年龄为16岁,最小的即位时仅为8岁。

    前面我们说过,文官集团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就是皇帝做一个什么事也不用做的“圣君”,帝国的管理由文官集团来代理,这有些类似日本的天皇制,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具体实施国家权力的是内阁和官僚体系。

    因此,文官集团在掌握了国家权力之后,便开始了对皇帝的控制。举个例子。万历小时候喜欢书法。有一次,他让首辅张居正和其他大学士观看他写字,并将写好的字赏赐给这些大臣,张居正当面叩谢了皇帝。

    但在第二天他就启奏万历皇帝说,皇上的书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在没必要在这上面花费精力。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都是以德行治理天下,皇上你字写得再好,在治理国家方面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对于张居正的进谏,小皇帝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听从,从此不再修习书法。

    但当皇帝成年后,就不再满足于扮演文官集团理想中的圣君。这便必然要在君臣之间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万历在位时体现得尤为突出。矛盾激化的结果就是万历帝怠政长达28年之久。

    据史书记载,在这期间,他不上朝,不参加例行经筵讲学,不祭拜宗庙,不批阅奏疏,甚至连朝廷和地方官员缺员时也不增补。

    后人在述说万历帝怠政的原因时,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说他懒惰。这种说法简单明了,但并不符合事实。早年时期的万历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关于早年时万历的勤政,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1585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万历命令地方官员求雨,但没有任何效果。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宫外6公里远的天坛举行祈雨仪式,而且一路都不坐车,徒步前往。

    第二个例子是1587年阳历的三月二日,数以千计的官员赶到皇宫参加午朝,然而皇帝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都被谣传的假消息所骗。对于这一戏剧性的事件,万历本可以付之一笑,但考虑到这件事有损朝廷体统,为严肃纲纪,万历下旨彻查此事并对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处以罚没两个月俸禄的处罚。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早年的万历皇帝并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

    从勤政亲民的好皇帝到怠政的懒皇帝,万历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要解开这些谜团,得从万历的妃子郑氏说起。

    万历十五年——历史的另一面(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历十五年——历史的另一面(蚂蚁私塾江苏班分享文稿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jf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