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千字 DAY.01】
读《金刚经》久了,虽然依旧不是佛教徒,但是还是颇有触动。
南怀瑾先生说,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除了准确传达了梵文的意义之外,遣词造句方面也是颇为讲究,文学上也是非常有成就的。的确,《金刚经》中确实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值得细细揣摩,比如我最爱之这一句——不惊不怖不畏。

“不惊不怖不畏”,在另外一个广为传颂的玄奘法师译典之中,被作“不惊不惧、无有怖畏”,虽然看上去只是六个字和八个字的差异,但是多了两个字,虽然似乎更准确一些,读起来却总觉得缺少了一份典雅的韵味。
今天早起,照例如厕刷朋友圈,无意间看到朋友发的一个文章,大意讲歌手王杰上了一个节目,据说宣布退出歌坛了,引发了我的兴趣,于是上网找来节目看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四川卫视的节目,《围炉音乐会》,很难得,我居然不快进地看完了一个小时完整的节目,或许只是只因为嘉宾是王杰吧。
其实王杰真的不算是我的偶像,对这个人感兴趣是两三年前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他最近的一次演唱会,看着他破了嗓子在台上自己嗨,感觉很奇怪,于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当年被人下毒毒坏了嗓子,因而沉寂多年,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这个歌手。
有时候很难想象,换做其他一人,经历王杰这样的人生会如何反应,我很难用现在的任何一个歌手艺人来对应昨日的王杰,当年他红的程度我只觉得那句“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比较贴切一些。盛极而衰是娱乐圈的常态、明枪暗箭也是名利场的惯有,但是在如是之红之际被人下毒毁掉嗓子,从而跌落神坛,王杰恐怕只是华语唯一。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杰至今为止也没有说出下毒之人究竟是谁,用他的话说,人家已经功成名就,过去的就过去。这一份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豁达,让我在王杰身上看到了“不惊不怖不畏”这六个字。

其实,也许人生未必需要如同王杰那般大起大落之后才能够有如是的淡定从容,记得去年,张信哲上了《我是歌手》,录音的时候恰好赶上他感冒,状态不好,他很是难过,但是台下的歌迷在他开腔的时候就已经泪流满面了,我相信,而今,任何一个那个年代的歌手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在期待听他唱,所以有的时候会感觉前奏太长,而唯有王杰,当我看到他站在舞台上、站在灯光里,我却无比期待前奏不要停歇,感觉,与其让他去用尽全身力气唱那些他再也无法重新演绎的歌曲,还不如让他在音乐中安安静静地站着。王杰的歌迷们,似乎也更加懂得不惊不怖不畏这六个字。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北京国安的铁杆粉丝,这两年国安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起起伏伏成绩不好,不过我却非常喜欢国安今年的口号:我·在。
是的,在很多的时候,“在”就是一种状态,只是在,在这里、在那里,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在,不是占领,不是突兀,在,就是在。而今这个时代,或许你的电脑之中、手机之中都是李宇春、薛之谦,大街之上、网吧之中放的都是凤凰传奇、BIG BANG,但是这不妨碍这位已经唱不太好歌的中年大叔站在那里,他并不跟你说教,也不跟你哭诉,他不会告诉你他的昨天多么辉煌,他也不会告诉你他的今天多么落寂,他只是平平常常地站在那里,而他感染得我,也似乎忘掉了往昔的种种,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这一刻仿佛时间是停止的。


我极爱蒋勋先生的一本书,《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台湾版封底上就印着这句“不惊不怖不畏”,大陆引进之后,封面上硕大的字印着“舍得,舍不得”,多了一些直给,却少了几分味道。
PS:节目之中有一个桥段,王杰做了一道“红烧浪子鸡”给吉杰吃,吉杰感慨,真的没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吃到王杰做的饭,这让我想起某一期《吐槽大会》上有人调侃沈凌(沈凌是林忆莲的骨灰粉丝,在去年《歌手》的舞台上他终于和林忆莲同台合作)“想跟你的偶像合作,其实不用你自己红,可以等你的偶像不红了”,王杰并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红,不过我还是发誓此生一定要和王杰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