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在一条抖音说:其实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
或许你纳闷,但我深以为然。
小孩子吃饭总是慢慢腾腾,记得我侄女被我哥接受的教育方式就是抽打,虽然有时候轻轻用充电线打,但看到孩子身体上的抽痕,想必还是挺疼的。侄女每次被收拾之后就特别听话,不过这个听话却是暂时的。
但效果往往立竿见影,让爸爸特别有成就感。
那天,孩子哭了,我挺心疼说姑姑抱抱,结果他还是要钻进刚收拾她的爸爸怀里。
我家姑娘也是,哪怕上一刻你把她批哭了或者打哭了,下一秒你的怀抱伸开,她还会跑过来要你抱抱。
反过来,作为父母的我们呢?
孩子惹我们生气了,我们可能理都懒得理,抱都不想抱。甚至气的摔门而去,背后听到的确实撕心裂肺的追着喊“妈妈,妈妈”的声音。
记得以前有一个调查,让妈妈们给自己的孩子打分,结果妈妈们对孩子都是有或多或少各种不不满意,满分是10分,却没有一个妈妈给孩子满分。但相反,孩子给妈妈打分都是满分10分,甚至有孩子想要给妈妈一万分。
大家可以点击再看,我每次看居然都会泪流满面。
那天去上课,我们做一次体验,家长们各8人面对面排列,各用一句话对跟孩子说话,另外一个家长用倾听体验作为孩子的感受。
其中一排是给孩子的反应(我选取4段作对比吧):
1. 你快点吃完,磨磨蹭蹭的,一会我不等你了,你就饿着去!
2. 好,你不去学校是吧,待会老师电话过来,我就说你今天不想去,请假。
3. 那里的玩具快点收起来,家里乱七八糟的,不整理的话,以后就不要给你买玩具了。
4. (桌上的碗筷孩子想收拾)别动,待会打碎了。
另外一排给孩子的反应(我也选取4段对比):
1. 你确定不吃了吗?如果不吃的话,就要等到午饭时间了哦。
2. 那你自己给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你就可以不去了哦
3. 这个玩具你要自己保管好,她很需要你,所以你 要收拾整理好,他们也喜欢整洁的环境哦
4. (桌上的碗筷孩子想收拾)宝贝长大了,可以帮 妈妈做事情了,妈妈很开心哦,不过我们要拿好 它哦。
而作为孩子的体验式家长,反应就是第一排的反馈给的感觉就是不爽,总是否定我,我的决定,我偏要跟你对着来。
而对另一排的反馈是:妈妈,你很平和,我感觉被尊重,我还可以有选择。
其实,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都可以用很多次来表述,比如:阳光,自信,勇敢,上进,积极,责任,才华,快乐,健康......
可是我们对孩子不当行为的反馈,或者说对孩子的期待未达我们期待的时候,我们传统的反馈和教育方式,往往不自觉的是:指责,惩罚,恐吓,威胁,羞辱,打骂,唠叨,诱惑......
作家简·尼尔森说: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更糟?
值得思考!
我们的小体验活动中,其实另一排妈妈学习的就是正面管教的沟通模式。
什么是正面管教?
是以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由世界著名教育家、作家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应用于儿童教育。它教导我们用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相互尊重的方式,结合和善与坚定,通过家庭会议、班会、鼓励、从错误中学习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不当行为的核心,培养孩子成功的三个信念和四项技能,成为能够在未来社会立足、内心富足有力量、有社会情怀的社会公民。
简而言之的理解呢?
应该是正面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意思,而不是主观臆断,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负面评价或惩罚措施,而是解读这些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因势利导,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采取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原则,与孩子有效沟通,赢得孩子,达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实孩子表面行为的展示,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海底很大的冰根,是他的感受,信念以及归属感和价值感。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撕心裂肺的吼完之后,毫无作用甚至更糟,哪怕有时候瞬间有作用,但长期压制了孩子的特性,有着隐藏的危机。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种沟通方式呢?
那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的重要理念:
1. 尊重与平等,和善与坚定并行。
2. 孩子每个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3. 接受不完美,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4. 花时间训练孩子,小步前进
5. 关注问题的解决
6. 孩子感觉好的时候,表现才会好
正面管教的五个标准:
1. 是否对孩子尊重和鼓励?--和善与坚定并行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3. 是否长期有效? (惩罚等传统模式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 是否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5. 是否邀请孩子发现自我的潜能以及建设性的使用自己的权利。
按照这6个理念和5个标准不断去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就是提升我们自己。说是管教,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平等的沟通方式。
与孩子成为朋友,用共情去感受,去沟通,孩子的发展才是敞开的,积极的,阳光的,而我们也能更快的去发掘孩子的好的不好的点,去完善,去纠正。
孩子总是表现的很特别,让我们注意到他,其实 他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关于归属感的感受以及确定 他对家庭很重要时,他就会在一生中不断去寻找谁能够给他这样的感觉。而《亲密关系》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样的期待,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建立是不利的,因为你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无法感受纯粹的爱。
孩子到了3岁,开始想要自己做主,自己尝试任何东西,那就鼓励她去尝试吧,比如我家姑娘在3岁多的时候,非要帮我洗碗,尽快洗的很慢,而且满身都是水,鞋子也会打湿,满地板可能都是水,还特别喜欢玩洗洁剂,我知道她为了玩泡泡,可是想想她洗的时候高兴地告诉我:妈妈,我长大了,可以帮妈妈洗碗了。
就觉得特别开心,她能意识到,她做一件事都在寻求我的认同,认同她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事了,慢一点又何妨,弄湿衣服又何妨, 满地是水又何妨?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有所求,又无所求。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生活更多色彩。
其实孩子的到来,正在疗愈我们自己。
我不再那么苛求完美,而是享受当下,也不忘追逐着未来。
我不再急躁焦虑,而是享受与孩子的相处,在相处中感受孩子很容易感知的幸福。
我回到了童年时光,与孩子享受童年的玩具,游戏,阅读以及无聊的玩耍。
我找回自己,不做孩子的保姆,而是朋友,当妈妈活的足够精彩美好,孩子自然会跟随。
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
Be there for your children, you will become better togeth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