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读书
用的上的经济学,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1

用的上的经济学,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1

作者: 微芳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9:03 被阅读292次

今天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

心理账户

假设你今天晚上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300元。在你刚到剧院,还没买票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300元现金,你会不会继续买票看演出?

同样的场景,我们调整一下。还是你去看演出,这一次你已经提前花了300元买票,到了现场却发现这张票丢了,你想看演出就必须重新花300元买票,这一次你会不会选择再买一张票?

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设计的。如果丢失的300元是现金,88%的人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而如果丢失的是300元的演出票,就将有54%——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不再买票。

同样是损失300元,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人们的选择差异如此之大?其实这种不合理、不精明的决策,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从消费心理学的层面,有学者把这种不够理性的购买决策,归因为消费者的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在大概30年前提出的概念。塞勒认为,人们在决策时都有两套算法,一套是经济学算法,一套是心理学算法。经济学算法里,人们绝对理性,每“一块钱”都是可以由等价物替代的,只要绝对值相同。而在心理学算法里,每“一块钱”就不一样了,“钱从哪来,花到哪去”,每“一块钱”都是专款专用的。生活中,影响你消费决策的,实际上更多的是非理性的心理学算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心理账户。

用的上的经济学,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1

一句话理解心理账户:想让消费者买单,你需要给他一个更容易说服自己的理由。

在运用心理账户时,有三个方法:

第一、概念替换,从不太容易付费的账户,比如消费账户,引导到相对容易付费的账户,比如礼品账户;

第二、创造收益,让用户更关注自己的进项收益账户;比如说满500送200等等;

第三、项目打包,把消费者不太愿意接受的费用,打包到一个他习惯付费的账户里。比如住酒店的房费包含了早餐费、上网费等等。

损失规避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你走在路上,捡到100元的开心,可能远不及丢掉100元的郁闷。再比如你炒股票,会不会觉得赚了1万元,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而赔掉1万元的时候,“小心脏”疼的要命?有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损失1万元的郁闷,几乎相当于赚到2万元的快乐,也就是对同一件东西,失去的痛苦,几乎等于两倍得到时的快乐。

一句话理解损失规避:同样一件东西,失去它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的快乐。

在运用损失规避时,你可以:

第一,避免,损失描述;消费时刷卡消费要手续费,可以按加上手续费的价格标价,推出使用现金消费可以打折。

第二,消除,损失疑虑;为防止假货,可以无条件退货。

第三,放大,损失感受。电脑卸载软件时的风险提示,会促使很多人考虑不卸载了。

路径依赖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科学家就会释放高压水枪,浇湿所有的猴子。几次惩罚下来,已经没有哪只猴子敢再动香蕉了。

实验的下一步,是用一只新猴子替换一只原来的猴子。新猴子不知道这里的“规矩”,看见香蕉就要去拿,可接受过惩罚的4只猴子已经被吓到草木皆兵了,于是把新猴子摁在地上,一顿暴揍,直到它也懂了“规矩”为止。

实验人员就这样,把最初经历过水枪惩罚的猴子陆续地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没有一只经历过惩罚,但是它们还是小心地遵守着“规矩”,对这串香蕉“只敢远观,不敢亵玩”。

这个实验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什么叫做“路径依赖”,一旦你习惯了一件事,就像是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让你很难改变方向。

一句话理解路径依赖: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它的奴隶。

在商业环境中培养用户的路径依赖,我们可以运用:

第一、补贴策略;嘀嘀打车通过初期的补贴,培养一批依赖用户。

第二、任务策略;游戏中的每日任务,吸引人每天参与,形成依赖。

第三、场景化的情境策略。用场景带入的方式宣传,形成思维依赖。比如看到某种场景,就想到了某个产品。

比例偏见

假如有一天你去4S店,看中了一款车。销售员说:“您看中的这款车特别热销,没有优惠,除非您愿意花10分钟填一份调查问卷,可以给您便宜100元。”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花几十万元买车,才便宜100元?你是在开玩笑吗?”

同样的场景,如果你早已经买了车,今天到4S店是来做保养的。只要填个问卷,一桶300元的机油就能便宜100元,这时候你是不是就要计算一下了?有没有瞬间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能省一块是一块”?

同样是省100元,我们有时在乎,有时又无所谓,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可能大家平时都没少做。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比例”二字。

一句话来理解比例偏见:比例有偏见,掏钱莫打脸。

利用人们的比例偏见创造商机,我们可以:

第一、放大促销价值;单价低的商品促销可以打折,单价高的商品促销可以用优惠具体的金额比较好。

第二、巧设参照对象;买金额高的物品赠送单价低的物品,不如使用加一元换购。

第三、善用搭配销售。廉价商品搭配销售。

赌徒谬误

假设你已经连续抛了10次硬币,这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11次,你会押注正面还是反面呢?说实话,你的内心有没有这样的想法:都连着10次正面了,该轮到背面了吧?按概率来讲,连续11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只有1/2的11次方,这是一个无限小的数字。所以,应该押注背面。

真相只有一个:无论同一面连续出现了多少次,扔硬币的每一轮,正反面各50%的概率都不会改变。这听上去和一部分人的直觉有着巨大的冲突,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赌徒谬误”。在赌徒谬误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自我相关。

一句话理解赌徒谬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避免赌徒谬误,我们需要:

第一、独立判断,客观评价;

第二、排除干扰,合理归因。

第三、错就翻倍?除非无限。一个方向错误,双倍投资反方向,除非你有无限的资金,才可能成功。

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笔记

相关文章

  • 用的上的经济学,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1

    今天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 心理账户 假设你今天晚上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300元。在你刚到剧院,还没买票的时...

  • 生命3.0时代,有限理性人类的生存与进化 (上)

    这周,我们来聊聊的理性和进化。 1. 经济学与理性之争 10月9日下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美国行为经...

  • 学习之第一天 - 草稿

    今天师父讲了一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微观经济学,消费心理学与二经济学的一些概念。 一 经济学内涵就...

  • 来,我们聊聊

    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最柔软的组成,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而不是利剑相对很重要。 勤于反馈 “妈,我不喜欢你待人的方式。”...

  • 来,我们聊聊!

    公益,很多人都认为它高深莫测。那,公益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懂。公益是公共的利益大家维护,大家受益。其实,公益非常简...

  • 我们来聊聊

    @所有人  诚邀你加入一起学习成长, 传递正念,活出自在人生! 如期而至~周六见[烟花][烟花][烟花] #我们来...

  • 画书 <一课经济学>

    好久不见,这周我们来聊聊经济学。 读过财经类大学的童鞋们,应该都上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即使没有读过财经类书,多...

  • 目录——我们来聊聊日本动漫发展史

    我们来聊聊日本动漫发展史 我们来聊聊日本动漫的发展史(1)日本漫画的起源,二战之前的漫画 我们来聊聊日本动漫的发展...

  • 钻石你们真的懂吗?

    最近我的公众号都在讨论历史,今天我们换一个话题来聊聊,就是大家都爱的“钻石”。 首先我们先从经济学来讨论一...

  • 匹夫读财|让人生更自由

    经济学世界的10个关键术语(九):银行 今天我们来聊聊人人都熟悉的银行,这个我们每个人都与之打过交道的地方。这里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的上的经济学,我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ri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