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只读了七年级上下册的选文部分,所以最近几篇文只是紫湘的阶段性归纳。下面,我来谈谈让我印象很深的劝学篇。
首先来说说相对简单的《孙权劝学》,取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手下大将吕蒙要读书,说如今你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务繁杂推托。
孙权一听眉一皱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大将就是大将,吕蒙听进去了。乃始就学,马上就开始学起来了,这说明吕蒙的行动力也是杠杠的。所以若想学习的话,就不要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做就完事了。至于结果,不管多少,总会有所收获的。
过了一段时间,等鲁肃到寻阳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的时候,发现吕蒙大有长进。惊叹地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而吕蒙也非常自信地回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吕蒙的回答也尽显诙谐幽默。
于是鲁肃就去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那吕蒙到底对鲁肃说了些什么,让鲁肃对吕蒙的变化如此吃惊呢?别急啊,陈寿的《鲁肃过蒙屯下》恰好记载了这件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以上为原文节选)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
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
鲁肃何许人也?
印象中,小时候,爷爷经常会讲关于鲁肃的戏文。遗憾的是,紫湘戏文全不记得了,只记住了鲁肃这个名字。
网上对于鲁肃的概述是:
出身巨富之家,性豪爽,好施舍。为人方严,生活俭朴,治军有方,又勤于学,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善谈论,能属文辞,深谋远虑,有过人之明,非一般尚武之人可比。
对促成周瑜与诸葛亮的合作,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吕蒙这一系列发问和接连提出的应对方案,恰恰说明了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的确是精进了不少,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因为读书而改变的气质也赢得了鲁肃的好感。
在《鲁肃过蒙屯下》中有更细致的描写,吕蒙话毕,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鲁肃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这亲昵的动作,这由衷地欣赏和赞叹,这样一写更反映出吕蒙的进步巨大,非复吴下阿蒙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人,我看鲁肃这趟是来对了!
另外,这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突然遇见常用习语的来源,就像发现宝藏一样,对于紫湘来说也是一种惊喜和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