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散文集,里边第一篇《目送》,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字。
而这本散文集里还有其他72篇,写了三代人,父亲,母亲,兄弟,朋友,自己,孩子。如果说《孩子,你慢慢来》,是一种初为人母时对生命的惊喜和感动,那么这本《目送》,则道尽了生死离别时的绝然与不舍,深邃又忧伤。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次又一次的目送,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
孩子上小学,目送他往前走,他不停地回头,直到背影渐渐地消失。
可是再大点,孩子出门求学,你希望像小时候那样,看他一次次地回头,可是他却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而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父母送我们,我们似乎也在期待着他的回头,目送他们远去,却依然留下的是一个背影。
直到最后,在火葬场的门口,最后一次的目送,依然渐行渐远,却成了永远的别离。
这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走向别离。
作者深邃的表达把我们带入其中,好似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目送,自己与父母之间,自己与孩子之间。只是,我们当时还体会不到这样的感情。
就像当年我们看朱自清的背影,总也不理解那种与父亲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如今我们为人父母,再去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才感同身受。
家,是什么?
有人问龙应台,家是什么?
这个问题竟然难到了她。
她在书中很多次写自己的孩子,写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兄弟。可是,父亲最后患上老年痴呆,很多事情早已不记得,母亲似乎也在返老还童,时不时地提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而家对于他们,又是什么,他们很小就离开了家,似乎到老年才终于在儿女的陪伴下回到老家,可也早已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而作者自己呢,德国,美国,台湾,大陆,很多地方都曾经是自己的家,家到底是什么呢?
于是,她说: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会一个一个地走掉。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人会变,很多人在一起没多久就散了,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孩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作者给我们抛下了疑问,可是细往下想,也许,又会循环往复,家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
有一种关系叫手足
独生子女的一代,很多人未曾体会过一种感情——手足。
而手足之间,却是一种很奇特的关系。
“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
他们聚首,很多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
在母亲患病时,在父亲独自开车出事时,在父母召唤他们回家时......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不会让彼此去承受,可是,兄弟之间,如果没有了父母,会不会彼此相忘于江湖?
兄弟之间除了血脉,到底还有怎样的一种感情?
那是一种在彼此的容颜里能够看得见当初的感情。
彼此记得对方儿时的模样,记得一起长大时遇到的那些喜怒哀乐,是他们之间深藏心底的记忆,与世界上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的记忆。
就像龙应台写的那样:“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对于手足之情,这竟成我看过的最好的比喻。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这一生,有朋友,有手足,有父母,有孩子,有一个又一个的家。
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别离,又在一次又一次的别离之后走到一起。
不管哪种感情,不管哪段路程,不管哪种记忆,都只属于自己。
自己的人生,除了自己,谁还会知道呢?
我们目送孩子的背影,目送父母的背影,回头要走的更长的一段路上,却只有自己。
孩子求学,考试,读书,这些事情也只能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做。
父母生病,与病魔抗争,这些关,也只能他们自己一个人去过。
甚至到最后的终老,直到闭上双眼,那段与世界的告别,依然还是一个人。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程。
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只是电光火石,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即便有万分不舍,也终究逃不脱最后的时刻。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