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需求

作者: 塞北航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16:37 被阅读0次

    需求是接触经济学的第一个概念,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正是因为需求,推动了交换的产生,一切经济活动也随之展开。

    那么,什么是需求呢?大家觉得这简直是废话,不就是需要吗?而且日常生活中它们也常常被混淆着。实则不然。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拆开需求这两个字, 需代表我们通常理解的需要,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这是需求产生的基础,没有需要自然不会有下一个动作,而求,是达到需要所具备的能力,即能够实现这种需要。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今天想吃红烧肉,这是需,那么怎么实现呢?要么下饭店去吃,或者买来肉自己做,下饭店需要有足够的钱,自己做需要的钱会少一点,但需要烧饭的条件和能力,比如说厨房和厨艺。当我们评估自己具备了其中之一的条件,那么需求就形成了,有需要并能够实现这种需要。反之,如果仅仅是想吃,但没有钱或者钱不够,又不会做,那么你仅仅能够说我有吃红烧肉的需要而已。当然,你有钱但没有欲望,那就更谈不上需求了。

    在市场上,对一件东西(有形或无形),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价格,偏好 ,替代品和相关品,预期,时间等等,而其中,价格无疑是核心影响因素,并会间接对其他影响因素产生干预。价格是对事物价值的外在衡量方式,从人类开始交换伊始,我们就在用价格衡量着事物,但表现形式可能是以物易物,或贝壳这样的古老货币,以及以劳动或知识的形式,直至最终发展成为以传统的金银货币以及现代化的纸币、电子货币等实现价格功能。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直接的,我渴望买一辆汽车,价格是10万,我只有5万,需求就没有了,不论我是多么偏好于这辆汽车,都没有办法形成交易。对于普通的商品,一旦价格上涨,需求就会被抑制,因为有的人的预算达不到价格线,只能把需求改变了。可需求也不是被动接受价格,当需求不断下降,价格也一般会向下调整以刺激需求的产生,所以我们看到在一些商品销售低迷之时会有很多促销手段,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促进需求和交易的形成。

    偏好则是一个很主观,但并不随机的影响因素。以买车为例,我居住城市的人们偏好就是德系车,可这种偏好是因为德国品牌品质的影响与周围人普遍偏好叠加而导致,否则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随机出现我要买德系车的偏好恐怕也不容易。所以,很多企业在做品质,做品牌,让消费者脑海里形成偏好。当年史玉柱脑白金就是这样的,尽管我比较反感那个广告,可不能否认的是,不知道过年过节给亲友送什么的时候就去买了一盒脑白金。如果价格是从求上影响,偏好就在需上发力。

    再说替代品和互补品,这是价格影响的间接表现形式。如果资金足够,显然不属于考虑的范畴,而当资金不太足时,就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了。当下我国国产SUV的火爆就与这个因素有关,大家需要SUV的空间,高底盘,面子等体验,又没有足够资金买那些大品牌车辆,于是价格10万左右的国产SUV就应需而生了,仿卡宴,仿路虎,仿霸道,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品了。而这些替代品的需求就是价格的产物。互补品则是共生的,互补品的价格一旦高了,就相当于商品的变相提价,最终也会通过价格作用于需求。

  最后是时间,这个也很好理解 ,比如衣服的反季促销,就是时间影响的体现。冬天羽绒服价格高,一旦资金不够需求变消失了,而到了夏季,厂家出于回笼资金的需要,降价促销,我们就看到在一个没有需要的季节反而产生了需求。

    需求是一切交易的基础,无论这个交易以什么形式来开展。需求又是一个基于主观,但受客观条件尤其是价格影响巨大的经济行为,读懂了需求,就推开了了经济学的一扇大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篇 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xz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