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身 应对危机——《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读后
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这本书里,作者洛伦茨系统揭示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论述了由于现代文明严重偏离了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所出现的许多危机,列举了当代文明中最为突出、具有密切因果关系的八种“罪孽”,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衰竭征兆,可能使人类物种面临毁灭。他希望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这些“罪孽”的起因,从而减少危机的破坏性。
作者康拉德·洛伦茨,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现代动物行为学创始人,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除了学术上的开拓性成就,他的研究与思考还涉及心理学、个体与社会行为等领域,同时写作了大量动物学科普著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于分析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在西方知识界和大众读者中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
身处商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人,都有哪些典型性心理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危机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脆弱引起的情感死亡。脆弱表现,一是越来越不能忍受不快,二是不停地寻求新的、更强的快乐刺激。现代人形成了“新就是好”的观念,然而,随着反复刺激,快乐的吸引力会不断减弱,一件新衣服和一辆新车带来的愉快,只能维持越来越短的时间。
回避痛苦,等于割断了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使人的精神日益脆弱,像从天平去掉一端,也妨碍了人获得幸福、尊严等体验。都市人已经对舒适环境极其依赖,承受能力也变得很低,一次全市范围的停水停电,都会让许多人变得暴躁。
由于感情承受能力的脆弱,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隐藏自己,回避交流。这是心理危机的第二重表现:日益冷漠,失去关爱之心。人们会隐约地感到:自己和他人都在变得越来越冷漠。究竟是我们的生性如此,还是被城市生活改变了?
在这种脆弱与冷漠交织的情感表象下,隐藏着心理危机的第三重表现:恐惧之下的普遍焦虑。当代人的竞争,远远超过了必要限度,而且还愈演愈烈,功利主义混淆了工具与目的,将金钱由工具变成了所有人追逐的目标,使贪婪和焦虑成为了时代性情绪。这种情绪的本质是恐惧:现代人害怕在竞争中被超越、害怕贫穷、害怕不能应付时代变化。
恐惧不仅是健康的最大天敌,而且直接抑制了活跃的创造力,使人类的行动只受盲目的商业利益驱使。同时,这也剥夺了人类最根本的特性,也就是内省能力。内省是将各种经验总结提炼为理性思考的思维过程,是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而忙碌产生的恐惧,使许多人变得无法独处,竭力回避独自思考、自我反省的机会。
当代文明社会,文化道德方面都有哪些失衡?一个群体中,那些不再无私牺牲自己的个体,反倒会因为其他个体的牺牲而生存下来,引起遗传的连续蜕变。现代人的行为体系极其复杂多变,社会准则很容易受到干扰,当代文明社会已经出现了类似驯养动物的行为退化,对道德准则继续传递形成了障碍。
现代人在不断寻找新刺激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新东西的无节制嗜好。这种嗜好里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现代社会中有着大量的操纵者,他们将对自己有利的观念向人群强力灌输,转化为商业利益。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同大规模杀伤武器、环境问题等许多人类生存威胁一样,也是在自身发展中制造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同大规模杀伤武器、环境问题等许多人类生存威胁一样,也是在自身发展中制造出来的。人对自身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天敌。在自然界,天敌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休戚与共的。
虽然今天人类的环保意识在增强,但对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仍然缺乏认识,物种灭绝、掠夺性开采、农业生态恶化等趋势并没有减缓。人类科技在进步,生物系统的衰竭也在随之加速。生态环境所遭到的破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在城市内部,这个人们为自己搭建的居住空间里,人类最活跃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实际上,如果我们承认进化论,就会清楚,在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中,必然保存着动物本能痕迹。人的审美与道德存在联系,现代人在自己建造的丑陋环境里挣扎,不仅审美退化,道德和情感也在衰退。高度集聚的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通往自由和福利的捷径,到底是成就更大,还是危机更大?互联网带来的革命,究竟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加剧了问题?
也许,在这类思考中,最重要的并非答案,而是从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精英通过科学探索进行着思索,每次思索都在接近真相。有智慧的人向来不害怕发现问题、预知危机,懂得来自各方面的提示都具有益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种危机的起因被充分认识,那么它的危害性就会大大削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