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开国前些年,每年都由官府组织大规模的移民。
大规模的移民往往是伴随着民变,谁愿意离开故土,离开祖宗坟茔之地?
是以屡次移民,都是官府全副武装押运移民。
——都是罪犯。古代有很多读书人,发配到一地,成为一地崛起的标杆。
朝廷也不想如此,可天下战乱之后,有的地方已成白地,不移民怎么行?
即便如此,每年都有无数的官员泣血上奏,请朝廷停止移民。
国内尚且如此,若是移民到万里之外的番邦,怕是有人直接造反了。
——国家安定才能发展,才能国富民强。
其实在朱允熥心中移民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将来的分封。比如宗室之中那些朱家的龙孙们,都带海外去祸害吧,中原是不会容他们的。
可封王建藩最大的难题,恰恰在于人口。
“移民这事臣不懂!”李景隆想想,“世人都说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但凡有口饭吃谁愿意抛家舍业去异乡呢?不过,臣看来,也未必没人不愿意去!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的!”
——李景隆总是能让皇上开心,但是他也让皇上忧心。
朱允熥来了兴趣,“呜,你说说!”说着,吩咐太监道,“给曹国公端茶来,说了半天话,口都干了!”
李景隆赶紧谢恩起身,站起来准备双手接过。
“烫不烫,放边上晾凉,先说,说完了再喝!”朱允熥道。
李景隆伸出的手唰的收回,沉思片刻说道,“所谓有利才能驱动人心,臣回来的路上就在想一件事,如何把吕宋遍地是宝的事传遍天下!”
“官府来说,百姓是不信的!”李景隆沉吟道,“官府就是说破大天,百姓也不买这个帐。说的越多,百姓越以为是害他们!”
——为什么官府说出来的话,老百姓不信呢?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以臣以为,就要有一批带头人!”李景隆又看看朱允熥的眼色,“臣这次从南洋带回不少好东西,其中给皇上您准备了满满两船!”
朱允熥正听着他的话,没想到李景隆忽然岔开话题,说到了礼物上,“你给朕带什么了?”
“吕宋盛产的琥珀玛瑙宝石蜜蜡等玩意儿,还有沙金赤铜,各种未加工的香料,上好的水獭貂皮.......”
朱允熥忽然有所悟,“你的意思,朕差不多明白了!”
“万岁爷真是明见万里慧眼如炬!”李景隆一拍大腿,大笑道。
“你给朕带了两船,你自己带了多少回来?”朱允熥捏着果盘里的瓜子笑道。
——这就是皇上最担忧的:李景隆能办事,也会办事,但就是贪心不足,有时还无法无天,即便能化解,却也是在皇上心理种下了刺。治他可惜了他的能力,不治他吧,朝堂会乌烟瘴气。
李景隆面上一僵,表情变得不自在起来。
朱允熥也不追究这事,这事也不能追究,继续道,“你说让更多人知道吕宋遍地是宝,跟你带来的东西,有什么直接关联?”
“臣给皇上献宝,然后各勋贵之家都送些好玩意,必定轰动朝野天下!”李景隆笑道,“别人臣不敢说,那些开国的老杀才.......老军回侯们,一听说海外有这种金矿没人采,森林没人砍的地方,那不变成红眼鸡.........臣孟浪失言,皇上恕罪!”
——这就是李景隆,有福同享。只是他吃肉,别人喝汤,然后还让喝汤的人感恩戴德,或不敢说他不好。
“你接着说!”朱允熥笑道。
李景隆说的和他心里想的,其实相差不多。
——这就是情商吧。哪有绝对的光明正大。哪有绝对的对与错。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然律师都要失业了。
他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作为皇帝,这话他不能说更不能示意臣下如何。如今李景隆倒是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那些老勋贵军侯们眼睛一红,臣再一撺掇,别的不说,每家派出来百十个悍勇老兵是一点问题没有,他们去了吕宋搜刮一圈,回来不用别人说,保管下次去的阵势更大!”李景隆笑道。
“他们派去的人,是给他们自己弄钱,那对朝廷有什么好处呢?”朱允熥问道。
——这才是根本,没有国哪来家,主次颠倒,国将不国。
“各位勋贵之家派出去的都是半兵半民,臣的意思说让他们是兵他们就是兵,不是兵的时候就是民。民间武装在吕宋那边,杀人放火啥的总比咱们大明官军出面.......要体面一些!”
“真是个人才!”
朱允熥心中暗笑,历史上西洋诸国不都是这么干么。一个国家即便再贪婪,也要脸面。直接派军队肯定不行,还是这种民团最为合适。
——民团乱了,官军平乱才名正言顺。
“民团在前,官兵在后步步为营!”李景隆继续说道,“至于移民么!”说着,没有说话,目光看看朱允熥。
“看朕作甚,你有话就说!”朱允熥笑道。
“臣说句不该说的话!”李景隆吭吃瘪肚的,“咱大明天牢里有的是死囚,杀了也是杀了,何不流放到吕宋去?亡命徒肯定比普通百姓强啊!”
——流放犯。
说着,又顿了顿,“臣记得去年广东潮州两个村,因为半拉山头打了一个月。闹出人命十几条,官府动用卫所官兵,冲进村抓了四十多人。”
“这些人刑部核实之后是斩监后,臣觉着这些人放在大牢里养活着是浪费粮食,拉出去杀了浪费劳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