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康新教育学校语文组教师(小学)听课感悟》2017.8.25

《东康新教育学校语文组教师(小学)听课感悟》2017.8.25

作者: Candy520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22:55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对于老师,总是无限的瞻仰,想着: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他们说话怎么总能吸引我们?为什么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自带光环?或多或少,在心里便播撒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我要当老师。

            人呀!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多年后,很荣幸自己加入这光荣的行列,也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并实践着。几年的教育生活,让我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喜悦与忐忑,成功与不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在思索着,到底要教孩子什么?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是我想要的样子还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模样?孩子是否真正喜欢自己的课堂,是被老师的人格魅力吸引,还是被知识本身征服?我更希望自己是后者。  今日,我们跟随着巨人的脚步来到东康中学,聆听了四位老师的课堂,真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而《陋室铭》的解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打破了传统的教法,最主要的是老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背景,可以让其娓娓道来。另外,课堂问题的设置恰到好处,每一个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把控课堂、折服学生。便思索:我们小学课堂,也该如此。现在,只想说: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晓蓉

    我的梦——教师梦

          《陋室铭》众所周知,安贫乐道似乎是刘禹锡的代名词,过去我们从来不敢质疑课文,也从未明白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去树立人生价值观,很幸运的是今天我听到了一堂别具一格的《陋室铭》,李晓铭老师说:“刘禹锡的时代已经很遥远,无需我们向他学习安贫乐道的价值观,倒是刘禹锡每去一个地方就建立一个陋室这样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可见,李老师大胆的构思,幽默、犀利地挖掘文本,剖析问题,把文本解读变成了学术性研究。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存在漏洞的回答时,李老师则从不怪学生而是即使引导纠正再拓展升华,让学生们学得深刻,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了师生共探究,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反向思考,李老师在背后做了多少研究,一个老师应该有多深的底蕴才能为学生解惑,才不怕学生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做自我审视了。——王丹

            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因此,在对文本的解读时,教师要真正地沉下去,去探究文本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调动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再次,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是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去解决今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多多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钱颖飞

            刘晓铭老师在《陋室铭》一课中,对“陋”的解读从字形到字意,从字理上进行分析,在讲清字意的基础上更揭示了文章的大意。汉字的造字方法是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汉字的音、形、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汉字文化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对汉字文化有所渗透,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美,借助汉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理解和认同中国的汉字文化,解读文本中的生字,也无疑是深度解读文本的一种途径。----薛思琪


            今天听了四位老师的课真是收获满满,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老师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李老师的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是精彩极了!李老师的课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我特别佩服李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听完李老师的课,让我对文本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陋室铭》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李老师把其中的内在联系呈现在课堂上。我想这肯定离不开李老师对文本的钻研,对资料的查阅。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这样说,要讲好一课得付出很多的努力,查找大量资料,李老师真的是这样做。其次我觉得李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也是一流的,打破常规,重新对文本进行整合,直入主旨,突破重难点,特别到位。而且李老师的课堂语言很精炼,从中可看出他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李老师的课堂结构一环紧扣一环,过度自然,衔接紧密。整节课下来我没有一下有神生怕错过哪个精彩环节,真的吸引到我了,这就是我以后学习的目标!——吕蓉

            今日有幸倾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来自上海的李晓铭老师以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由易到难,从点及面而又不失深刻地讲解了《陋室铭》,其中的师生合作环节安排得十分巧妙,将落实贯彻其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押韵及对偶的好处。他以矛盾引起学生质疑并在不断追问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赵蕾老师的课大胆创新,她抓住"文眼"的作用,将重点突出化,锻炼了学生把握全文的能力。语文课的学习不仅要体验课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更重要的是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亚群


          今天,上海李老师的《陋室铭》使我耳目一新。他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模式,不再将重点放在语句翻译上,而是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关注文章内容、形式、写作意图上的关系,例如:1.通过引读,使学生发现文本语言上的对偶、押韵特点,进而发现特殊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何陋之有”,然后更深入的研读,发现两个语句间的逻辑关系;2.通过引导,发现“调素琴”和“丝竹”之间的矛盾,“金经”和“案牍”之间的矛盾,通过解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这些矛盾来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

            李老师的这节课彰显了他本人充足的自信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了对文本的质疑、批判。我觉得他本人极高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而自己这两方面严重欠缺,李老师的课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比一些专家的理论指导,我更喜欢李老师这样精彩课堂的呈现。我觉得课堂展示比理论要实用的多,非常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学习活动。——耿婷

            《陋室铭》这堂课,使我感受颇深。

            1.多媒体的适度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但一些老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上课尤其有人来听课就会刻意去使用多媒体,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但刘老师的课很好地使用了多媒体,简单而有深度,应该说本堂课的多媒体使用时恰到好处的。

            2.切入点的巧妙选择。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教材与课文的切入点带动全篇,选准突破口,举一反三,让学生主体性在特定的课文所能提供的最大空间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真正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在授课时刘老师从文章中“陋室”却“不陋”这看似矛盾的问题谈起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所以说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

            听完今天的评课活动我真是受益匪浅,很多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我而言觉得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胡洁


            一篇简单的《陋室铭》,老师讲出了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从语言形式方面分析出了文章的主题,很是巧妙,令人印象深刻。对于问题的设置,老师层层深入,而且每个问题都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做出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没有评判对与错,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并且理由充分,老师就给予肯定。真的是一堂开放性课堂。

            更令人佩服的是,老师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没有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以詩解文,以说文解字解文,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用“陋”的说文解字来剖析文章主题,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听完老师的讲课,我感叹老师的功底厚实,更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能将文化深层次解读,又如何教导学生领会文化的深厚内涵,这不仅需要老师有丰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老师有着批判和钻研的精神。——赵宁

                听完李老师讲的《陋室铭》我不禁拍案称绝。李老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根基和教学智慧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地示范课!在整堂课中我感触颇深的地方有两点:一、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表现出很全面,很深厚的语文素养,令我肃然起敬,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具备一桶水”,深刻体会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教与学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要做到边教边学,不断的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多听,多看,多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二、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看教材,而且课文都能烂记于心,脱口而出,再次展现出了他的文化底蕴!不看教材教学是我今后学习的重点,只有把所有的课文和教案都烂记于心,上课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樊晓宁

            此刻,对于教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教师,永远是办学的最核心元素。教师的快速、持续、优质的发展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石。愿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放飞自己的教育梦想,书写自己的教育传奇。

    你好,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康新教育学校语文组教师(小学)听课感悟》2017.8.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ep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