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拿来剪毛机,剪下的羊毛白又亮,堆呀堆呀堆成山,我把它挂在蓝天上……”
最近几天这首歌一直回荡在耳边,想想还是小学三、四年级音乐老师教的一首歌,而且还是二重唱版。
那时,还在农村上学,学校要求每天在老师正式上课之前,文艺委员要起头带领大家唱首歌。那时我们学了好多歌,从“采蘑菇的小姑娘”到“真心英雄”,各种风格。不过印象最深的是那首“剪羊毛”。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学唱的过程特别快乐。之前其他老师都是只管教会,而这位老师不光要教会我们音准,还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唱法。那次,他弹着手风琴,一遍一遍地教我们二重唱。他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提前两唱,二组再接上,然后再一起结束,就像众所周知的“黄河二重唱”一样。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二重唱,好多节奏感不强的同学总是唱着唱着就唱到另一组的节奏里了,最后经常是变成大合唱,每当节奏混乱之际,老师就会喊停,而所有同学还都在兴头上,还沉醉在被拐跑的快乐里,大伙儿都觉得这种唱法实在是太好玩了,所以每当被老师叫停进行细节讲解的时候,大伙儿都是哄堂大笑。我记得当时我前桌的男生特别搞笑,总是偷偷地回头,身体还打着节拍似地学着老师,一边唱一边有节奏的晃着脑袋,逗得大家哈哈笑。那首“剪羊毛”是我学会的第一首二重唱。
那年教我们音乐的是位“爷爷”,具体说,是位快退休的爷爷。姓字名谁已经完全记不起了,只记得他是个音乐爱好者,用现在的话说,他应该是当时村里的民间艺术家吧!那位老师自学了很多乐器,手风琴、二胡、葫芦丝、唢呐、笛子……他最拿手的是唢呐,每当逢年过节村里组织秧歌队时,肯定会有他老人家的身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方圆百里只有他懂音乐,后来他好像还收了几个徒弟。那时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他家,每天中午都会听到他在家练习乐器。我们小学毕业,那位老师也就退休在家了,时常也会在他家传出乐器声,不过已不似从前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就是时代落后,如果赶上现在的高科技,相信他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也许,那位爷爷年轻时也曾有过自己的音乐梦想吧,奈于时代,他只活跃于我们村儿了。不过在那个时代,他也算得上是明星了,村里大事小情只要需要乐队,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出现。不在乎钱多钱少,只关乎开心乐呵。
在写这篇短文前,以为自己远离文字太久太久什么也不会写了,但那首二重唱勾起了我很多儿时的回忆。都说回忆像流水,一旦倾泄就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很久没有写文字的我来说,这的确是件好事。毕竟曾经它与我为伴,虽然有些生疏,但只要打开了心门,一切就又回到了从前。
二重唱 二重唱 二重唱 二重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