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此山据说曾有太后出家香火鼎盛几百年,后来一度荒废,如今却申遗成功

此山据说曾有太后出家香火鼎盛几百年,后来一度荒废,如今却申遗成功

作者: 浩然文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23:16 被阅读103次
    梵净山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18年7月2日16:35左右,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铜仁梵净山获表决通过,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的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至此,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梵天云海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可以想见,借着申遗成功的东风,肯定会有一大波的朋友跑去一睹这梵净山的真容。所以呢,为了让各位朋友能够玩的清楚,玩的明白,今天咱就先给大家说说这梵净山的佛教传播历史。

    一、梵净山的早期历史和佛教传播

    以人类的时间观念来看,作为一座山,梵净山出现的时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而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梵净山实际上是一座相当“年轻”的山脉。据地质学家研究,梵净山和周边山脉,大概形成于全新世(距今11.7万年前)。至今,梵净山依然保持了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这也是此次梵净山能够申遗成功的重要原因。

    梵净山自然地貌

    不过,远古时期的梵净山,无疑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唯独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见于文献记载的梵净山的历史,大约开始于汉代。在《汉书·地理志》中,将梵净山称为三山谷,“三山谷,辰水所出”的记载。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有云:“沅水又经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三山谷。”沅水和辰水都是今天的沅江的支流,梵净山就在两条水脉交界的地方。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靠近辰水,梵净山被时人称为“辰山”(《元和郡县图》),到宋代则以附近的思邛水(今印江河)而被称作“思邛山”。此外,因为梵净山有九条水脉,所以明代前期当地也有“九龙山”的叫法。不过这些名称到了明万历年间梵净山佛法昌盛之后,就逐渐消失不见了,只留下梵净山一个名字,取佛教梵天净土之意。

    梵净山水脉丰富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逐渐经魏晋而至隋唐,在官方和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梵净山作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其佛教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在汉代至魏晋时期,梵净山一直是作为少数民族“武陵蛮”的圣山而存在的[①]。按照当时少数民族的习俗,这里应该有一些相对原始的宗教设施遗存,不过可惜今天都已经看不到了。最早关于梵净山地区佛教的传说,大概要到唐朝。唐末五代的时候,据传言有河南僧人湛智来过这里,不过也没有留下文献的记载。最早在梵净山传播佛教的记录应该是北宋初期,在梵净山西麓的思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这座寺庙兴建于宋太祖年间,后反复重建存续了1000多年,应该算是佛教在梵净山的“祖庭”了。[②]

    二、明清时期梵净山佛教的兴盛

    佛教真正在梵净山地区兴盛起来,还是要到明清以后。梵净山以“梵天净土”得名,也是在这个时期。明人郭子章曾记载:“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③],可见最晚到明代中期(郭是嘉靖、万历年间人),梵净山已经名扬四海。据当地方志记载,明代开始,在梵净山区域内陆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包括镇江寺、引佛寺、钟灵寺、洞德寺等等。另有时人记载,明正德年间当地居民“葬祀俱用浮屠”,可见佛教已经深入地影响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其兴盛可见一斑。

    梵净山山门

    明代梵净山真正达到鼎盛,是在万历年间,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万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明朝万历三年(1575)开始,万历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兴建”梵净山的历程。首先是万历三年下旨在山中广兴佛寺,万历二十四年(1596)又下旨疏通进山道路。同时,有着皇家背景的玄妙禅师(国舅李颖,又名李青莲)入山潜修,也为梵净山带来了更多皇室和官僚的关注。当然,万历朝兴建梵净山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杨应龙叛乱,军队最后躲入梵净山中,在官军的围剿中许多寺观毁于一旦。之后万历四十六年(1618),在玄妙禅师的奏请之下,万历皇帝再次降旨为梵净山“重塑金顶”。这次降旨重修还得到了皇太后李氏的资金支持,并由国舅爷玄妙法师亲自主持,自然得到了从官到民的大力支持,盛况空前,闻于两京,惊动13省布政司。重修后的碑文甚至都是当朝户部郎中李芝彦亲自撰写的。

    梵净山寺观建筑群

    梵净山得“弥勒道场”之名,也是在明代的时候。据传说,梵净山金顶之上原来是一块完整的大石头。石头非常光滑,每天日出的时候都能映出红云,故有“红云金顶”之称。这块好地方呢就引来了释迦和弥勒两个佛祖的争抢,最后两祖商量好,拿一柄金刀将大石头一劈两半,一人一半,于是就有了现在金刀峡的景观。后人以索桥链接金刀峡两边,并在两侧分别建立释迦、弥勒二殿,后来弥勒殿香火鼎盛,于是就有了弥勒道场的名号。

    金刀峡

    关于明代万历年间这次“重塑金顶”,后来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就说这万历朝的李太后对佛教的信仰特别虔诚,梵净山修好之后,李太后就跑来山上出家隐居,后来肉身成圣,白日飞升而去了。当然,这明显是民间的牵强附会。不过这位李太后在这次重建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后亲自出面捐钱捐物,自然引来下面大小官吏热情踊跃。梵净山重建惊动13个省的布政司,跟这个是脱不开关系的。

    在明末的战火当中,梵净山因为地处偏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所以在清朝前期依然走在继续兴旺的金光大道上。到了康乾盛世,其盛况更是胜过明代。据当时记载,每年六月,从远近各省前来进山礼佛的人数达万余人,除了当地周边的信众,最远甚至有从中原、广州等地前来朝圣的。当时进山道路险峻,仅有一条绕山的小路,万余人手扶山壁迤逦而行直入云海,从山下望去真如列队升天一般。

    红云金顶

    康乾年间,当地官民集资扩建了明代留下的10余座寺观,并新建了40余座寺观,如太平寺、鱼泉寺、天马寺、天恩寺等等,使得梵净山香火愈发的鼎盛。乾隆年间有人曾摩崖石刻,描述当时礼佛盛景,摘录于此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梵净嵯峨净南天,崇尊五岳共巍然。

    古今世相生成佛,来往谁为游此山。

    注释:

    [①] 张明:《梵净山开发史略》,《史志林》1994 年第1期。

    [②] 张明:《梵净山佛教源流考》,《佛学研究》2005 年总第14卷。

    [③] 郭子章:《黔记》。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山据说曾有太后出家香火鼎盛几百年,后来一度荒废,如今却申遗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l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