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
“老板,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你赶紧过去吧,有人说:在我们店买的烟是假的!”A君急匆匆地,略带责备的说。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有一个人在我们店买了一包中华、一包芙蓉王,说我们的烟都是假的。”我从A君话语中,能感觉出购买者是故意找茬的。
一路小跑来到店里,我看到店里坐着一个年轻人在玩手机,光头、身材魁梧。没有太多的不悦!
我问其他店员“客人说的是哪一包烟,是哪一个客户!”
我拿过客户购买的烟打开看是否表面有黑点,从经验来看,如果发霉了的话,品质和口感是会不同的。我看过之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我走到客户跟前,解释我们的烟都是从烟草局进的,你看每条烟上都有我们的编码,不会是假的。
客户根本不听,“你们的烟口感与我们在其他地方买的完全不同,就是假的。”
“是否是假的,我们可以找质监局来确定,如果确定是假的,该赔多少,我们赔多少?”
“你只要找个人来抽下这个烟,就知道真假!这个是假的,你到底退不退?”
“钱可以退给你!但不是因为是假的才退给你。如果你认为是假的要我退,我们需要到质监局确认好后才能退给你!”
矛盾升级......
事后反思
1、购买中出现的客诉,虽然超市那块没有专门的学习,但是“母婴”那块是有专门的培训的。事后的复盘,才发现是自己的一次次错误将这次很小的事推到较为麻烦的地步。
处理客诉正常的流程:
- 先安抚客户的情绪,解决客户的问题,再分析责任;
现在回想起来,客户其实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他觉得有问题的产品退了。虽然这对我来说,会有一点损失,但这点损失相比我宝贵的注意力,和一天好的心情来说又算什么?
注:或许担心损失是我顾虑的极小一部分,我可能更关心的事我门店信誉!
2、从新反思后,如果再处理类似的问题,应该这样:
a. 进到店里,了解完初步情况后,把客户请到一个远离收银台的地方。
尽可能减少此事对门店的影响。
b. 找一个可以坐下来的地方谈。
坐下来谈,人的心情要平静很多。也便于处理后面的问题。
此次矛盾升级,跟我和客户都是站着讲,后来甚至是面对面的讲也有很大的关系。
c.找到客户的诉求,如果不是太无礼,能满足尽量满足!
d.给客户解释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 争取得到客户的理解。
3、出现这个事情后,一上午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到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后,心情才好一点。
处理任何事情,我们需要记住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用这个标准来作为做事、想事的依据。
我在乎门店声誉的面子,客户在乎自己的面子,终究我们是有一个需要作出让步,需要吃点“亏”。有些事情一开始时,是没有办法讲道理的。
4、保持理性,是解决任何问提的基础。
处理问提我们有古典老师提到的ETA脱困四问,有吴伯凡的“先解决问题,再分析问题”,有笑来老师“元认知能力”,可是躁动的心是没办法调用这些正确的处理“进程“,无法很好解决任何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