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电影漫谈
未婚未育四肢健全,他被裁了

未婚未育四肢健全,他被裁了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9:31 被阅读74次

Sir最近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欧洲游记《远方的鼓声》。

正好私家电影地图来到意大利,想看看村上对于去意大利旅游有什么建议。

总体看下来,他的建议应该是,别去……

意大利(应该说主要是罗马)留给他的印象是——

小偷极多:意大利人开车,下车时会把音响整个拔下来,随身带走(Sir还看到新闻有说偷方向盘的)。村上妻子在回国前一天就被抢了包,去警署报案,他们还会开玩笑说,抢东西的家伙肯定不是意大利人,是南斯拉夫人……

邮政极慢:当地秉持着“能寄到就够幸运”为原则,包裹还常会丢。曾有过“二战期间,一个美国大兵从罗马写信回国,结果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寄到”的趣闻。

办事极烦:手续琐碎、效率低、态度差、架子大……而且每隔半年就心血来潮改规则,改到自己都记不住。

意大利,是不是真这么讨厌呢?

今天Sir要聊的这部片告诉你。

是的呢!某种角度,就是这么讨厌!

《我去哪儿?》

Quo vado?

电影由意大利喜剧演员切柯·扎罗内(Checco Zalone)自编自演。

男主角名叫,切柯·扎罗内(嗯,连名字都懒得取)。

切柯是个生活幸福美满到极点的大叔,也是史上数一数二惹人嫌的大叔。

他儿时的所有愿望都实现了——

一睁眼,妈妈就把早餐送到嘴边;

所有衣服,妈妈都熨得平平整整;

出门前,妈妈配好领带任你挑选。

他还从事着梦寐以求的工作,一做就十几年,美滋滋。

一大早11:30起床(你没看错,11:30是起早了),悠哉悠哉出门。

骑上自行车,蹬一腿就到办公室。

△ 这么近的距离还要骑车,除了拉仇恨真想不到别的理由(竖中指)

什么工作这么爽?

盖章。

给狩猎许可证和捕鱼许可证盖章。

别嗤,这可是切柯从小训练的“绝学”。

右手盖了十年,换左手盖。

忙的时候,两只手一起盖。

这都什么鬼玩意儿啊!

还竟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骂他。

妈宝男?不思进取?

可是人家好乐意这样哦……

估计有很多人羡慕他:

一直希望(或被寄托希望)能找个铁饭碗。

朝九晚五,福利齐全,终身免炒,一干到老。

外加老妈贴身服侍,老爸承包吃住水电气,女友为了沾光千依百顺任劳任怨笑脸相迎。

这样的生活你想不想?

切柯就说,估计要倒八辈子血霉,才能有一辈子过成我这样。

可能是连上帝都看不过去,想让切柯也“霉”一下——

各种没效率还腐败的意大利政府终于号称要改革了,不符合各项条件(已婚、已育、工龄够、赡养老人等等)的切柯,要被炒了。

但不是直接炒。

政府够意思,用“贬职+补贴”的方式,变相让他自己走。

这种情况怎么办?

当然是,赶紧找后台啊!

切柯赶紧找到一位,曾经把他们一家子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议员,老铁。

切柯问老铁,我该不该辞职?

老铁立刻给了切柯一大嘴巴子。

不许你侮辱这份工作!政府工作是很神圣的!

切柯“醒悟”了:绝绝绝,绝不能辞职。

人生在世,绝不能放弃“工作”!

所以,从他撕烂辞职合同那一刻起,《我去哪儿?》就正式开始了。

我去哪儿?

切柯说不走,领导就只能逼他走。

切柯被相继贬到苏萨山谷(Va di Susa)

△ 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大区皮埃蒙特内(首府都灵),苏萨山谷在都灵西边。那里是冬季度假胜地,驱车1小时不到就能到达欧洲最负盛名的滑雪胜地之一,银河滑雪区。主办过06年冬奥会的多项赛事,设施十分齐全。

撒丁岛(Sardegna);

△ 位于意大利半岛西南方,是仅次于西西里的地中海第二大岛。附近海域曾生产沙丁鱼,“撒丁”可能就是“沙丁”鱼一词的由来。《007之海底城》《踩过界》等电影曾在此取景。

兰佩杜萨岛(Lampedusa Island);

△ 位于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不少北非非法移民会乘船越过地中海到这里来。

切柯在这些偏僻的地方,难受吗?

不,待得非常高兴。

因为每天的工作比盖章只麻烦一点点——

到小镇放放羊、在办公室复印几个文件、给非法移民批一下入境申请……

而且还拿到了很多当地特产(贿赂):皮埃蒙特大区的奶酪、苏萨谷的腊肠、兰佩杜萨岛的刺山柑(一种腌制后可做开胃小吃的果实)、撒丁岛的烈酒……

简直是带薪度假。

领导当然不能让他那么舒坦。

所以领导一狠心,决定把切柯发配到一个“恶心到连放射性废物和寄生虫都活不下去的、像化粪池一样的地方”。

我又要去哪儿?

北极。

意大利当然没有北极。

这是挪威的北极部分——新奥尔松国际研究中心。

这下,切柯真哭了。

给他娘打电话:我他娘快要被冻死了!

△ 这大老爷们连手机壳都是妈妈的照片……切柯口中的罗卡拉索(Roccaraso)是拉奎拉省的一个市镇,也是个滑雪胜地。

但领导有政策,切柯就有对策。

他打算以“我有精神病,呆在这里会发病”为由,申请调岗。

没想到,被一个姑娘(的颜值)留住了。

这个姑娘叫诺比利,挪威本土小姐姐,是位非常热心的环保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

她的性格跟男主完全相反,热情、善良、工作积极,两个凑一起就是“美女与(不会变身的)野兽”。

有喜欢的人在,即使化粪池,它也是香喷喷的。

领导原本以为这次能整死切柯,打通电话想“慰问”一下,结果发现,人家依然十分幸福。

这鬼地方,难道北极熊还能来贿赂你?!

领导也不容易,她有裁员KPI,赶不走切柯,她自己就要变成KPI了。

于是她决定深入冰冷的“敌营”,去北极“刺探军情”,结果……

她亲眼看到,切柯在那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她也挺高兴的,因为爱情。

爱情,多好的劝退理由啊——

要留,你就辞职;不辞职,你就跟女朋友拜拜,回意大利去。

切柯没辙,又联系老铁。

老铁说,傻孩子呀,你有三个月年假嘛……

我还能去哪儿?

没有那么长年假的我们,自然不知道超长年假的使用方法——

当然是请假留在挪威,跟女朋友high啦~假期混完了再说。

好,在挪威继续美兮兮拍拖、还不用上班的日子里,切柯发现:

这里似乎有一种叫“文明”的东西,我怎么好像没有呢?

是的,意大利人对自己真狠。

在用切柯的夸张经历,吐槽完意大利政府冗员、懒散、贪污、扯皮,把所有数得出来的重点打击行为都吐槽干净之后,电影的后半段就开始直接黑意大利人了。

他们很容易“不舒服”。

不插队就不舒服;

停车非要肩并肩停,不堵住别人出路就不舒服;

垃圾不乱丢不舒服,不摁喇叭不舒服,不说粗话不舒服……

是不是觉得意大利人应该很不待见这部片?

并没有哦。

相反,2016年上映的《我去哪儿》是意大利当年的票房奇迹。公映一周,就打破了《星战:原力觉醒》的三周总票房。

至今,仍然以超过6500万欧元的票房,位居意大利电影票房榜第二,仅次于《阿凡达》。

切柯本人在意大利的地位,基本相当于阿米尔·汗在印度,是票房和笑声的保证。

他总共有四部作品(都是和搭档热纳罗·努基阿德合作),《阳光凶猛》和《美好的一天》分别位列意大利票房排名第三和第五(前者黑意大利人贪财,后者黑意大利警察无能)。

就像村上在《远方的鼓声》里形容那样:

意大利人丝毫无意改善糟糕透顶的状况,首先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改善也无济于事,其次是因为考虑其它方法来代替变革志向更符合他们的性格。

比如:

逃税与足球。

这可是对意大利人来说最要紧、最投入的两件事……对他们来说,逃税乃是处于正当防卫的“经济行为”,循规蹈矩的纳税之人纯属傻蛋。

好吧,这也是一种世界观……

意大利人看到这些,完全不觉得冒犯,甚至可能觉得,哈哈哈对啊对啊,我就是这样的!

所以《我去哪儿?》到最后就变成了……

我想回家

切柯终于想回家了。

在挪威度过了极昼,又迎来了极夜。好长一段时间,他都坚持认真排队,好好停车,垃圾分类丢,以及说挪威语。

行了,受不了了。

他想吃正宗的意大利面,不想再吃用开水烫熟、然后随便淋点素食酱的冒牌货;

△ 切柯问意大利面餐厅老板借了一把螺丝刀和梯子,出去把人家招牌拆了。

想使劲摁喇叭。

忍了好久的切柯,在自己摁响的喇叭声里,体验到了颅内高潮。

正好前面那辆看到绿灯都不走的车,车主也是个意大利人。

刚经历完高潮的切柯就更爽了:

喂哥们儿!我也是意大利人啊!来干一架吧!

于是,两个意大利人偏要等红灯才启动车子,然后使劲摁一路喇叭。

摁喇叭一时爽,一直摁就一直爽。

切柯想家甚至想出了幻觉。

看到的极光都是意大利色的🇮🇹。

好,爱情终究打不过乡愁。

最后,挪威姑娘妥协了,跟切柯回了意大利。

但故事还远没结束,因为《我去哪儿?》是以切柯被非洲土著抓住为开头的。

他为什么去了非洲?挪威姑娘能适应意大利生活吗?切柯的铁饭碗最后保住没?

留个悬念吧。

我是为意大利人鸣冤的分割线

在本片里,尽管意大利有种种让人讨厌的地方,但人家优点也很多。

听说的种种都只是别人所说,当有一天真正踏足这片土地,那些无限美好的风光、花样繁多的美食,甚至包括不讲理的车,叽叽喳喳吵闹的人,其实不也是一种属于你的体验?

别随便把一个地方一棒子打死。

就像切柯这个人。

讨人厌的地方很多,比如懒惰、没本事、混吃混喝,妈宝男外加有点小无耻……

Sir尤其厌恶他的寄生虫属性,这也是本片最黑色的部分。

但人家唯一的优点,可能是心大

心大,让他身处各种逆境,仍然活蹦乱跳。

心大,让讨厌他的观众,也总还希望给他留一条活路。

心大是个基本属性,能让你比别人更容易快乐一些。

不过,世上有两种“心大”。

一种是切柯这种,傻心大,看不清局势,看不清自己。

而真正的心大Sir觉得,要回到片名——“我去哪儿”。

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我们常常琢磨个没完的问题。

它本该是连环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儿?

自己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追求或需求,又如何知道“我该去哪儿”。

还没想好该去哪儿的,就跟着Sir吧。

相关文章

  • 未婚未育四肢健全,他被裁了

    Sir最近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欧洲游记《远方的鼓声》。 正好私家电影地图来到意大利,想看看村上对于去意大利旅游有什么建...

  • 疑似京东大裁员 职场女性如何度过裁员危机?

    今天,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疑似京东开始大规模裁员,而且未婚未育女性成为首先被裁的对象。 在经济环境不太景气的情况...

  • 有个女儿是种什么体验?可能就是每天都甜甜甜吧

    文/夏小忧 有了女儿后,身边很多未婚未育、已婚未育,或者已婚已育但只有儿子没有女儿的朋友,都会问我:“有个女儿,究...

  • 【读书清单】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二)

    01 女性友谊 已婚已育一桌,已婚未育一桌,未婚未育一桌……女性友谊似乎和人生阶段绑定。 所以女性之间的话题那么窄...

  • 四肢健全

    最近接受朋友推荐,开始看美剧《绝命毒师》。 的确学到了很多英文家长短句,心里美美的。但我也得到了另外一些启发。 主...

  • 生命的意义

    10月底的一天,一个未婚男同事凌晨从自家20楼的窗户跳了下去,还提前留了遗书。他四肢健全,有房有款,头脑清晰,连遗...

  • 此时

    此时正年轻 未婚未育 初尝生活困苦 不知前途 突发妄想 将来有了孩子 愿他自在安然 不需为生活忧伤 不需为努力而努...

  • 第一次相亲,我和女方进了派出所

    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逐渐脱离单身,他们之中已婚已育、已婚未孕、未婚已孕、未婚未孕还处在恋爱阶段的现象,足以概述我如果想...

  • 0414-无题35

    若问周末哪里人多?那要分层次来讲!未婚的:商场里的茶叶店。已婚未育的也可参照未婚的。已婚已育的绝对是在补习班,而且...

  • 红爹老冯推荐-张丽娟(短婚未育)

    85年,1.60.属牛,短婚未育,本科学历,是一名正式的小学音乐教师。 希望男娃:大五岁之内,未婚,离异未育也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婚未育四肢健全,他被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zn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