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哲学
转:凡圣含灵常寂光

转:凡圣含灵常寂光

作者: 陶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9-30 11:49 被阅读0次

文/西莲

常者,绝对,不变,不动,恒常,真常,永恒。

只有唯一真理“常”具备这种属性,再无余者。

“常”与“佛”、“道”、“体”、“性”、“神”、“主”、“上帝”、“无极”、“太上”、“上梵”、“形而上”等同义异名,纯一理体。

“常”——寂——一真谛——大乘的常、乐、我、净是一组,“无常”——光——世俗谛——小乘的苦、空、无常、无我是一组。选其代表的“寂光”而言,“寂”而恒“光”,“光”而恒“寂”,双遮双照,绝待圆融。

在本体“常”之中,显现“寂”的本体不动和“光”的作用变化这两个基本特征。简单地说,“常”具有“寂”和“光”之一体功用。

如是,如来、如如、法性、法位,寂照、空觉、空明、空有、空相、止观、定慧,静虑……都是寂光这种寓意的表达。

《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阐述“常”之“光用”:情种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些都在表达“无常”的意蕴。

《法华经》却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晕不晕?不晕!这是在说“常”之“寂”体恒用。本体不动不变,却可以随缘显现“光”的幻“用”,即显现幻动幻变幻灭。生老病死也好,生住异灭也行,成住坏空也罢,可以在空寂体中无休止地幻演游戏下去,有体即有用即有相,永远相续循环下去,故此“世间相常住”。这些都在表达“常”的内涵。

因此,“常”与“无常”是方便相对建立的概念,犹如手心手背或水波关系。其体不二,不变随缘;其理是一,随缘不变。

所以,“寂”由“光”显,“光”由“寂”现,体用一如,均表“常”理。

俗言讲的“老天报应”,“老天”就是常理,“报应”就是光用;佛家讲的“如是因果”,“如是”就是常理,“因果”就是光用;道家讲的“天网不失”,“天网”就是常理,“不失”就是光用;……常理光用,母子天然,不相舍离,“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此,为人处世,循理守常,不昧因果,必得善报,自然得道。

极乐世界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皆归指向常寂光土。四土是依据人们无明或迷惑的程度区分的。试想,哪有什么实质的无明与迷惑?四土本质是一土——西方四土在一起——极乐世界——一切凡圣含灵共有的家乡——常寂光!

相关文章

  • 转:凡圣含灵常寂光

    文/西莲 常者,绝对,不变,不动,恒常,真常,永恒。 只有唯一真理“常”具备这种属性,再无余者。 “常”与“佛”、...

  • 张拙:涅槃生死等空花(图)—道德真源

    来源:道德真源《圣贤法语》栏目1213篇 摘自:《五灯会元》 制作:东方阳熹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

  • 魔道 · 袖藏陈情可为恨?

    含光君抚琴问灵十三载,江晚吟袖藏陈情十三年,都为候一不归人。 抚琴问灵为寻爱。含光君爱魏无羡...

  • 问答撷录·心经枢纽

    心经枢纽 详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无差别之心,虚灵洞彻,澄湛常恒,即寂即照,非有非空,绝凡圣之名称,无生灭之幻象...

  • 悟道诗

    唐·张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

  • 张拙悟道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 趋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 涅...

  • 悟道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 涅...

  • 2019-04-闲隙碎笔

    灵入宏愿身处尘 抛却燥浅转深沉 提起放下有为事 寂光祥瑞佑伊人 美人气,僧伽心 露洗天阶晓色临 未眠人在仓储间 虚...

  • 常寂光寺:色彩丰富的赏枫体验

    常寂光寺是日本佛教主要宗派法华宗的寺院。依山而建的寺院出名之处在于满山的红叶与山坡上的多宝塔。 常寂光寺在距离京都...

  • 鹧鸪天.欲雨却晴

    灵入愿兮身处尘 抛却燥浅转深沉 提起放下有为事 寂光祥瑞佑伊人 美人气,僧伽心 露洗遥峰晓色临 未眠人在战场上 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凡圣含灵常寂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le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