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作者: 7cb199ca2385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10:17 被阅读4次

      2019年7月,我参加了2019暑期第二季兴成长网络培训。特级教师贲友林在春晖学院讲了一节《鸡兔同笼》,感触颇深。

      一、课前互动,让师生产生熟悉感

      贲老师先提出几个问题“上课有什么要求?上课需注意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期间老师适时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归纳出上课要注意听讲,老师总结听讲听讲,先听后讲。讲完不完整需补充;讲得不对需改正;讲得好需鼓掌;讲得不明白需再讲。进而总结出课堂的几点要求: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敢于表达。

        通过互动,不仅让师生更加熟悉,也让学生知道了这节课我应该怎样听讲,为这节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上真实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

      课前老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手中的研究资料:鸡兔同笼,上有9头,下有26足,问鸡、兔各有几只?资料中分我会做,分析与解答;我不太会做,尝试解答。老师又在课前对学生做得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编号,将会做的编号1一15,不太会做的编号16一30,期中有一名同学什么都没写,另外校有四名学生依次编号。然后老师不是按照以往讲公开课时都找好学生,而是让听课老师从不太会做的同学中随机选。随机选取了16号同学上去展示,16号同学展示材料中书写工整,但讲解时却说不会,说是其他同学给他讲的,这是课程预设之外的,听到这儿真为老师捏把汗。但面对这种尴尬,贲老师没有回避,而是一步步引导、启发、画图,从而让学生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

        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让课堂进入死胡同后回归正常规道。

        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又提出还有没有不同解法,学生没有回答,老师就通过巡视发现,17号同学的解法与众不同,老师让他上去展示,结果展示的和讲解的又有出入,这给老师又提出了挑战。老师适时予以指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索出了用列举法和假设法等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课上贲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整节课掌声不断,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喜爱,回归了真实的课堂。

      贲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关注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让我学会了如何做才能不代替学生去总结归纳。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是我所向往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尽快改变。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2019-07-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ri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