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是心理学和犯罪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所处环境中的不良现象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比如一群熊孩子路过一个没人住的房子,如果这座房子的窗子是完好无损的,基本没有人会主动去破坏。但是,如果其中一扇窗子上面的玻璃破了一个洞,那这群熊孩子中肯定会有一个忍不住往破窗上丢个石头,其它孩子也会纷纷效仿。
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个洞不是他们打坏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心理负担。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
我第一次去南宁,走在广西师范大学门口,那条大路特别干净,干净到一个烟头都没有,一个瓜子皮都看不到。于是,我觉得把烟灰弹到地上都是一种罪过。
但是,走了一段路之后发现有人随手弹了一个烟头,于是我也跟着他把烟头弹了出去。回头一看,后面几个人也都开始往地上弹烟头。
于是,两个保洁大姐走过来,瞪了我和其他几人一眼,默默地把地上的烟头全捡了起来。
生活中的破窗效应无处不在,我们个人习惯养成中,其实也有破窗效应的存在。
就拿写作来说,很多人都在坚持日更,之所以叫坚持,因为不敢停,怕一停下来就接不上了。因为停更之后,大都会自我安慰——停了又怎么样?也不过如此嘛!
于是,很多人在停更之后就再也没有捡起来过。
有一句话叫“少不入川,老不离蜀”,之所以说少不入川,是因为四川生活太安逸了,那种安逸的生活特别容易把一个人变懒。
当年我第一次去四川,发现大家都要睡到八点多才起床,让我这个习惯了五点半起床的人有些不可思议。
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习惯,早睡早起,晨读晚练,可是周围的人看我就像在看一个怪物一样——这人有病吧?这么折磨自己。
于是,在某一天晚上,我跟同寝室的兄弟们出去疯了一个通宵,回来睡了一个白天。从那以后,每天晚上耍到十二点,早上睡到日上三竿。
半年后,我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多年以后,我离开成都回到青岛,工作是早上八点打卡,我的天那,怎么会这样,八点哪,这在成都是闹钟刚响又把它关掉继续睡一会儿的时间。
为了让自己六点钟起床,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五个闹钟,手机闹钟挨个响才能把自己叫起来。
当年在成都,那一个晚上的通宵就是破窗效应的开始,它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少不入川”。其实川人本无错,错就错在自己的毅力和定力不足,经受不住舒适安逸生活的诱惑。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生活那么舒适和安逸,我们又为什么要抵制它呢?
好吧,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又是在给自己偷懒找借口。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警惕习惯养成中的破窗效应,不忘初心,守好自己的底线,坚持住自己的坚持。
警惕习惯养成中的破窗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