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制造业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如何提质增效也成为了服装工业制造业升级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日前在参加某论坛时表示,信息技术、能源及使能技术会引起工业革命,智能制造对于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来说十分关键。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比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作自动化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高效的、绿色的、环境友好的发展。这一切都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才得以实现的。
可以说,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进一步增强我国互联网优势的迫切需求。不过,目前,尽管大量企业已开始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布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目前的工业数据尚不能支撑企业做出决策,智能制造仍是任重而道远。
从工业互联+物联入手
智能化、物联化或者网络化应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
“如果我们把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理解为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典型标志,那么智能化、物联化或者网络化应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王忠辉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传统工业到智能制造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整个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整个新一代信息显示技术的诞生,为工业再一次革命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从国际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我国亟须弥补的短板。我国是互联网大国,消费互联网领先全球,而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产业互联网与欧美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充分发挥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的双重优势,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进一步增强我国互联网优势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引导。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已经把智能制造作为最优先级的攻克方向,明确指出了要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其中既包含了新材料,也包含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工业互联网联盟架构任务组的联合主席林诗万也在2017全球智能工业创新大会上提出,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这个新格局,还有互联网、消费者文化的兴起,制造业企业既要对产品、生产技术甚至业务模式进行创新,也要优化企业的业务经营和生产管理的水平,提高效率与绩效,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革,包括对大规模、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制造也成了企业必不可少的应对策略及手段。而制造环境的信息化则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一条必由之路。
其中,工业物联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一年我和我的同事们走遍了全国的31个省区,跑过上百家不同的企业,现在我们对整个工业物联的认知是,一是优化既有的流程,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的变革。”树根互联副总裁李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一方面,工业物联能够帮助传统制造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员增效提升产能、提升价值,可以帮助传统的制造业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做生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业甚至是其他的传统行业用更新颖的方式做一些原先自己可能无法想象的生意。例如按照使用付费,把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转型,这些在整个工业物联技术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此外,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持续增多,对企业也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在家电行业尤甚。长虹集团信息化主管管符欣表示,以前电视机的型号可能一年到头生产线都不换线,一直都制造同一个型号。而现在个人化、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一年可能会生产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型号,甚至还有子系列,就需要智能制造提供支持了。
转型难题颇多
尽管大量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布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目前的工业数据尚不能支撑企业做出决策。
尽管多方看好,但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仍存在颇多难点。李剑提出,即便工业物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三大难题:
一是如何能够把那些目前没有联网的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上来。根据现有的调研数据,现在国内存量的工业设备当中至少97%是没有联网的“哑”设备。而工业物联是一个封闭性很强的领域,市面上大概存在几十种不同的协议和几千种不同的型号,要想兼容这些,把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机器联网是个难点。二是,市面上现在存在名目繁多的满足定制化需求的软件,而这些软件可能只应用于某一个具体企业的某一个环节,都是单一的个体。三是,很多企业目前认识到需要机器联网,需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但是联网以后、机器接入以后会给企业的哪些方面带来变革,很多企业仍很模糊。
对此,北京大学工业工程系主任侍乐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工业数据分析是支撑企业智能决策的重要基础,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ERP系统和MES系统了,然而数据在中间是呈现断层的。即使是从国家到产业层面都开始关注智能制造关注工业4.0,但是目前几乎没有制造企业能够根据优化的数据进行决策。在工业3.0时代,ERP系统计算出的交货期和采购期数据都是不正确的,而MES系统仅仅能够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库存管理系统,也仅仅是把库存当作目标,而实际上库存是一个中性指标,库存多或者少是以企业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单纯追求库存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侍乐媛举例说道,尽管现在许多制造业企业都已经更加关注及采用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方式了,但是目前连很简单的交货时间也不能准确给出。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制造主要是信息化的技术与工业深度结合的产物,这样能帮助我们的质量、成本、效率大幅提升及改进,但这不同于以往做硬件设备的简单升级换代,它会触动企业的流程和相应的软件等多个方面,包括平台、流程、软件。这也就要求企业在组织、人员和流程上面都做非常大的优化与改进,而这是十分困难的。
然而,无论是从产业链的成熟度还是整个政策的扶持程度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高速发展的拐点。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朱辉杰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智能制造仍然不是一个确定的事物,还在动态变化之中。同样,在智能制造这条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每个企业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需要面面俱到,毕竟人力、财力都是有限的。目前,智能制造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研究机构、应用企业甚至解决方案供应商都在进行摸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动态调整,企业要看到所在行业几年以后的变化,必须要考虑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