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也。妄心亦照也。真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之学矣。”
对“照心”的理解一直不太清晰,查了资料,看了学友们的心得,才知照心指返身观照之心,其与妄心相对,人的变化多端、起伏不定的状态叫“妄心”,安然清晰的觉知状态是“照心”,先生告诉我们,越是刻意的去求宁静求照心,则内心越不宁静,因为刻意去求时,这个妄心一直在动,而照心或者说是本心却是不动的。天地之所以生生不息,恒久不变,是因为天地间一直有这个观照之心,照心在,则照到动静皆在,亦照得到妄心。而妄心照心实际上无有分别的,因为心处于天地之间,无始无终以来一直处在,分别了,就有了止息,有了对立。要想无有分别,还需达到“万像不住观自在,对景无心即是禅”的境界。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
看到这里的未发之中, 想到了《中庸》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种状态就是中,先生说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所以这种状态也是良知了,其无前后内外,无动无静。
《中庸》里后一句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是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情绪,这个时候情绪表现出来的是“皆中节”,即是恰到好处,不过分也没有不及,符合当时事情所在的环境,那么这样也是一种“和”的境界。实际上连动静,发与未发,也是一体的,“所遇之时”也,是根据事情发生的不同时间不同情况而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