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隋唐04~高僧一行

作者: 雨外斜阳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07:43 被阅读0次

    大概因为皇家重视佛教有关,唐朝时期有很多得道高僧,青史留名的不过少数几个,堙灭于历史的可能数不胜数。

    这些高僧不只是在佛法上造诣深渊,在文学、历史、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都是佼佼者。一行玄奘鉴真慧能高僧,还有诗僧皎然,贾岛也是个和尚。这里只说说一行大师。

    由于对大师不是十分了解,以下全文引用《图说中国史》原文。

    一行(683~727),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一行的先祖是名列凌烟阁的开国功臣——郯国公张公谨。少年时代的一行非常聪明,博览群书,由于撰写《大衍玄图》,他又得到了“后生颜子(回)”的美誉而名动长安。当时的权臣武三思想和一行结交,但一行不攀附权贵,为避开武三思的纠缠拉拢,他在嵩山嵩阳寺剃度为僧,法名一行。
    创制《大衍历》
    开元九年(721),根据高宗麟德年间(664~665)李淳风所编制的《麟德历》,在几次预报日食过程中都不准确,引起了玄宗的不满。《麟德历》行用了五十多年,误差渐大,已需改革历法。为此,玄宗遍选天下善于天文学和算学的人才,想创制一部新的历法。这时,有人推荐了高僧一行。于是,玄宗诏令一行负责主持制订新历。
    为了修订历法,一行首先对天文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测和研究,他和任率府兵曹参军的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以及许多工匠一起共同创制了一架黄道游仪。黄道游仪的用处,是在观测天象时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的坐标位置。一行用它更为准确地研究了日月的运动,并且重新测定了恒星的位置,首次发现恒星的位置和古代所测位置有显著变化,从而推动了人们对恒星的观测和研究。
    开元十二年到十三年(724~725),在一行的倡导下,在唐朝全国北起北纬51度的铁勒(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南到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中部)的13个观测点,测量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这几天中午的日影长度。在这次测算中,以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所做的一组观测最有成就。根据这些观测,一行测算出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约合今131.3千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比阿拉伯人的相同成就早了90年,有着十分珍贵的科学价值。
    开元十五年(727),经过三年的实测工作,新历法《大衍历》终于编纂完成。这部历书共52卷,因依《易象》大衍之数,所以取名《大衍历》。该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中国历法史的伟大里程碑。由《大衍历》而制作的通用历书,也随之颁行天下。从开元十七年(729)到肃宗至德二年(757)止,共通行了29年。开元二十一年(733),《大衍历》东传日本,在日本通用了将近一个世纪。
    密宗大德
    一行除了在天文学和算学方面的造诣之外,在佛学上也颇有建树。在一行离开嵩山外出游学的过程中,凡是当时有大德名僧的寺院,他都前去拜访,史传称他“三学(经、律、论)名师,罕不咨度”,由此奠定了他丰厚的佛学素养。
    开元五年(717),一行撰写出《大日经疏》20卷,后成为佛教密宗的“宗经”。其后,一行又师从高僧金刚智学习密教大法,并受金刚智灌顶。一行先后受善无畏胎藏界密法和金刚智金刚界密法,成了密宗两部密法的传法师。此后,佛教的密宗就以一行为始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营隋唐04~高僧一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z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