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读后感

作者: 简单人D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23:46 被阅读0次

说服是门科学

1,个人想法

看完序言与目录,再适当看看下内容,感觉这本书看着不容易。需要一些耐心好好看。

2,简介

通过阅读简介,让我明白了,原来«说服»与«影响力»是同一个作者(记不住外国人名字)。而«影响力»这本书,我至今还未看过。

3,简介二

«影响力»的六大原则:互惠,权威,承诺,稀缺性,偏好,社会认同。

而«说服» 则是通过60篇文章,具体阐述这六大原则及运用细节,并且强调了这些方法的运用情境-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

4,看书与实践

看到这本书,让我再次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写看什么书,最终如果脱离了实践,都只是停留在看而非学到的层面。当然,并不是所有书都要看,所有都要去实践,而是有所判断与筛选。

5,案例

本书内其实有很多案例,并且涉及到我们工作与生活,这也让我有了继续阅读的动力,速读一本书,特别是筛选阶段,会更多看简介,序言,目录。但是,也会跳跃式的看书中的案例,都是为了作者核心思想列举。

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可行性极强,就是要告诉我们,看书看书,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书本知识而实践到生活与工作中。

6,科学性

说服是一门科学,而非一门艺术:本书中讨论的社会影响力策略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来自证据翔实的科学实验,并非大众心理学或者常见的“个人经历”。

看到这里,我们确实过于依赖个人经历,也过分看重自省。

7,社会认同

在小家庭里想获得父母的认同,进入社会就也想会的社会认同。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做,就会去观察他人,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

所以,文中说到:旁人的行为是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点几乎无人质疑。也容易理解了,再结合书中案例。

8,心理学

影响力与说服力,这里让我看到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运用。比如,巧用从众心理和怕失去的损失厌恶心理等。

9,选择过多

以前开店铺时,产品选择性多时,反而购买欲减少;产品相对不多时,顾客选择性少反而购买更多。

10,总结

这本书,简单的速读远远不够,还是需要适当跳跃性都精读,才会收获更多。

相关文章

  • 现学现用——为什么我推荐你读《逻辑说服力》

    ——《逻辑说服力》读后感 听说《逻辑说服力》刚出来的时候,就遭遇了缺货,我都惊掉下巴了,这是要有多火热?!敢情它还...

  • 《说服》读后感

    1.对添加一个“不作为“选择简单理解。 说服别人时,在让对方选a或者选b的后面再加上一个“可拒绝参与的选项“,这个...

  • 说服读后感

    说服是门科学 1,个人想法 看完序言与目录,再适当看看下内容,感觉这本书看着不容易。需要一些耐心好好看。 2,简介...

  • 《说服》读后感

    《说服》这本书看完了。打开书以前,我以为他写的是谈判中的技巧,或者是你想让员工或者孩子更听话的说话的艺术,看完本书...

  • 《说服》读后感

    察觉: 说服,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正常常识。 “谁能帮我”VS“我能帮谁” 反思篇: 如果我的行事...

  • 《说服》读后感

    说服是一门科学。它不仅需要技巧和策略,还需要心理学的原理。说说我的一次染发经历。。。 去理发店染发,面对色板上众多...

  • 主题《说服》读后感

    1说服是一门学科,而非一门艺术 001. 读<说服>此书的三个理由从未变过: 1人类行为所遵循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根...

  • 《说服》读后感一

    摘自文中引用的《影响力》6个原则:互惠(人们认为有义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承诺和一致(人们希望自己的行动与自己的...

  • 《深度说服》读后感

    书声2020/张博文 一、先扯两句闲话,本人是一名记性不好的深度奇葩说粉丝,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一到六级看下来啥金句...

  • 《Yes!说服》读后感

    关于说服大家存在着很对问题,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如何做到说服他人,在说服的过程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同呢 那在这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服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sd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