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永澄老师一起《跃迁》
用系统思维和黄金思维圈分析有效学习的过程,用TMBRT解决我的学

用系统思维和黄金思维圈分析有效学习的过程,用TMBRT解决我的学

作者: cff6bfb49e96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4:54 被阅读43次

    我迫切渴望跃迁,但是读《跃迁》一直心不在焉、拖延后,最后直到活动开始前,只是草草浏览了一遍。因为里面的思想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度大,又陌生。但参加共读后,对全书有了深刻的认识,再读就快速且上瘾,不由自主地要更深入地思考下去。问题在哪里?看一看我前后的差别就知道了:1.共读前:未知无法解释未知,必然痛苦而拖延;2.共读后:真实的投射端更有吸引力。一旦掌握高维的原理,简约、高效又普适,轻易就打通了新知识和自己体系内的旧知识,并且具有级联放大效应,打通会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总结经验:学习要先快速搭建粗略的感知,然后必须升维以尽可能贴近投射端。当然最后还要再整合到自己的认知体系里。但是这样讲太粗略了,不利于实践,利用系统思维和黄金思维圈把学习过程拆分开,具体分析如下:

    学习的本质就是两次升维:求真和整合

    学习的对象(书、技能、课程等)也是一个系统,具备元素、结构和功能。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系统从黑箱变成白箱,并整合到自己的系统。

    这个过程需要两次升维,第一次用来求真,解读学习内容;第二次用来整合知识体系,本质就是“三层系统”:给出一个更高层级的系统,将“新知识”和“我的知识体系”两个系统包含进去,解决悖论,合为一体。而持续学习的过程就是两次升维不断循环、迭代,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持续升级、升维。

    学习过程具体分析

    1.准备:

    未知无法解释未知,那么就快速冲进度,先把握关键元素和结构,对系统的功能有个大致的感知(只要大概知道what,这时纠结why和how会让你痛苦和拖延,先不要管)。

    这时不要陷入细节,一定要快速而总揽全局。但是全然陌生的领域,如果认知水平不够,很可能抓不到重点,为了提高效率和效果,请教高手;如果是书和课程,那么一般会有提纲、关键字,可供参考。

    如果是学习实用技能,那就找出高频小套路(最基础、最常使用、最小可用性)。

    2.第一次升维:求真

    在此基础上,再拆解黑箱,层层分析,变为白箱。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求真必须升维,跳出系统,用上帝视角,无限接近投射端(寻求why)。

    知识在作者的大脑里是高纬度的系统结构,所有经过授课或者写书表达出来的知识,都是经过降维铺陈出来的,你要学得会,必须把它还原成作者表达出来之前的结构体系。这就是第一次升维。

    那怎么跳出系统(你要用什么原理和依据,why)?多出来的这个维度,从哪来(推理过程,增维的途径和方法,how)?这个维度到底具体什么样(what)?那就一一来分析:

    why

    既然要升维,局限在学习对象内部的内容是不行的。既然为了求真,随便跳也是不行的,要找到正确的出口。

    先分析清楚系统的元素、关系、结构:系统的关键词是什么?重要结构是什么?它从结构到功能的推导过程是什么?除了关键词,还有没有与它有重要关联的概念?这其中必然有你不懂的知识点以及推导过程,先要把它们搞懂,抓住其中的要点或者说控制点,你才具备升维和跳出系统的前提。

    然后,你就可以找出口了。出口必须不属于系统内部,并且与系统密切相关。

    How

    找出元素和元素间的结构关系,最重要的是虚参量,抓住最小,生长出结构来。

    可以通过两个方向来达到目的:1.系统内的重点,再深入研究;2.相关内容,进一步向外关联。

    what

    1.系统的重点内容,不是学完系统内部的那部分就好了,还要更深入研究(就好比《跃迁》一书中提到的“系统”);

    2.还要向外关联。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联系或调用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虽然不是系统的重点,但却有重要关联的知识点;

    3.进一步还要再分析这些切入点,是否只能解释它所涉及的这一小部分内容,还是只要利用它,就能在大范围完成系统功能推导和理解,也就是“简约而普适”(比如和《跃迁》相关的“维度”和“系统”)。“简约而普适”的切入点更高效,更优质。

    3.第二次升维:整合

    然后就是把新知识系统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系统里。也就需要再给出一个更高层级的系统,把这两个系统涵盖在内,提供更高的视角,消除悖论,合二为一。

    在第二步的求真过程中,两个系统已经进行过关联(向外关联过程)了。在更高层的系统中可能出现:1.两个系统契合或重叠的部分;2.两个系统相悖的部分;3.两个系统互不相关的部分。这三者均可以存在,但并不必须同时存在。“1”的话,将更本质更颠覆的内容,这个高层系统的任务就是解决“2”和“3”:化解相悖部分,并整合不相关的部分。

    首先处理“2”

    1.是否存在回路问题?是否要打断旧系统的负循环,利用新知识建立正循环?

    2.是否属于层级问题?可以运用黄金思维圈。

    除非你学的东西是糟粕,或者旧知识体系有问题,否则背后的why应该是契合的。那么通过why层级就能解决低层级的悖论问题。

    要是why确实不契合,那么搞清楚到底是哪个系统的问题,以优汰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搞清两者背后的why,到底是真的不契合,还是两者本身就适用于不同的情景和目的,如果是后者,归于“3”的范畴。

    整合“3”

    互不相关有两种可能:

    1.两者适用于不同的情景和目的(获得了新的插件)。

    那么不要强求统一,没有什么意义,只要把新体系当作插件,来补充完善旧体系,用于解决原来的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了。通过刻意练习,或者认知的升级,仍有可能最终能将所有插件统一起来,不必非要变成一体,而是形成一个有效的调用体系。

    好比TMBRT、RSQC、BTAFE等等,各种模型,不需要强行整合为一个模型啊,运用各自的优势解决相应问题就好了。然后因为永澄老师融会贯通、运用娴熟、维度更高,就有了自己的体系——见图“我的暗箱:自我管理系统”,在适当的时候触发相应的思考,有效调用各种模型。

    再比如,物理学家自始至终追求着终极理论,以求统一描述自然界的四种力。以往四种力有各自的描述,也并不影响各自在适当的范围内使用,虽然这符合极简,也就不够美,更有违人类求真的秉性。我们希望有一个完美的三层系统能解决同一问题,于是理论不断更新,层级不断提升,插件不断整合,直至出现了M理论,也许能最终解决理论统一问题。

    2.学到了全新的东西,所以暂时跟旧体系没有任何关联。

    这种情况不同于“新插件”,只是因为暂时认知的深度、广度不够,接触到了从未涉及过的内容,随着认知扩充升级,最终还是会融为一体。

    我目前的主要问题:

    如何踏出第一步?利用TMBRT找到问题。

    学习是正循环,越学越上瘾。那我的问题就在于逃避搭建正循环的第一步,这一步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更何况还有自己的惰性。那如何确保自己踏出第一步?

    反复出现的问题,可以用TMBRT模型解决,在这个环节中,导致问题的原因:开始学习的第一步带来认知紧张,于是——一方面欺骗自己认知放松;另一方面放任各种触发器逗引大象,帮助认知放松;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一直以外部奖励为刺激,激励自己行动,结果导致缺乏外部刺激时动力匮乏。(庆幸的是,在《跃迁》共读活动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学什么、做什么都要产生知识结晶,来跟别人分享交换,一方面这样做边际成本递减,另一方面也可作为陌生人协作网络中我的被识别模式。我就做了一些小套路、流程,写了深入思考记录和改变决策,虽然水平很一般,拿不出手,但是以此倒逼输入,学习更高效、收益更大,还可以不断积累+迭代。由此,体会到了通过努力而成长带来的愉悦,才是最优质的认知放松。)

    那么解决方法大概就是短期内用首胜状态提供动力;长期里要不断用优质的认知放松奖励自己。由此,不断强化正确的触发器,并且驯服动机。

    这里还有没有漏掉的细节?具体应该怎么改正?再用自问话术梳理一下。

    自问话术,进一步梳理:

    1.明明应该在认知紧张中把问题解决的,可是,怎么偏偏就自我欺骗又放松了呢?

    没有认识到why:我真正需要也真正有效的奖励是成长后带来的认知放松,而不是自欺欺人的一时放纵和逃避问题;我真正面临的认知紧张应该是一事无成带来的挫败和被碾压的危机感,而不是学习未知内容的焦虑。

    2.到底是什么让我做错了?

    过往经历的第一反应,直接选择逃避;加上以往的外部奖励刺激带来的后遗症,导致动力匮乏;每日反省不到位,不能及时警醒自己时间被浪费,惰性被低估。

    3.我用什么谎言让自己放松了呢?

    反正还有时间;反正只要我有意识地想着还要做这件事情,我就一定会做的。不仅自欺欺人,还主动忽略对以上两点的反思,一味逃避。

    4.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a.明确why:用真正的认知紧张刺激动机;用真正认知放松作为奖励促进触发器建立;调控好系统1和系统2的切换;

    b.反省、反省、再反省。做好每日计划执行清单,及时回顾反思,明确时间紧缺且人的惰性不可低估;用每天的错失带来焦虑,逐渐终止不良的触发。

    c.番茄钟用起来,在行动当时就杜绝偷懒的可能性;

    d.持续产出知识晶体的做法,不断用及时小成就来促进触发器的建立。也就是说,短期内,不断用首胜状态激励自己,并通过多次重复强化这种刺激;长期的话,通过最终知识晶体的产出、迭代,带来认知提升、能力提升,来奖励自己,并通过不断重复强化对这种认知放松的认同。

    5.总结:打断负循环,建立正循环——用正确的why控制住系统1和系统2,用及时小成就和最终奖励调整触发器、驯服动机,用番茄钟监督行动,用反思及时调整。

    决定:

    在得到首胜状态前,就给自己定一个规矩,不管学什么,给自己一天时间,这一天的任务是完成“准备”这一步骤,把握学习对象的“what”,这一天里设置一个触发点:只要“一有空”就“学”,什么都不想,只要有空,就找关键词、关键结构,了解功能。然后迅速总结出一个小套路,小知识晶体,最好拿出来炫耀一番,获得别人的赞美,由此得到首胜状态,并且也突破了未知阶段。

    接下去的阻力会减少很多。经过不断的强化,来建立起正循环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系统思维和黄金思维圈分析有效学习的过程,用TMBRT解决我的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vsextx.html